明日端午,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和端午有些关联的故事,同时悼念并致敬一位我非常敬重、非常喜欢的老作家。
十天前,香港著名作家、编辑家刘以鬯先生于港逝世,享年100岁。
刘先生原名刘同绎,字昌年,1918年12月7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镇海,1948年底定居香港,曾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他自上世纪30年代起投身严肃文学创作,创作涵盖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门类。代表作有小说《酒徒》《对倒》《寺内》《打错了》《岛与半岛》《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模型·邮票·陶瓷》,评论《端木蕻良论》《看树看林》等。他在创作中完好继承了五四新文学传统,率先引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为香港文坛哺育了一大批作家,被称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之父”。其代表作《酒徒》和《对倒》,更是王家卫电影《2046》和《花样年华》的灵感来源。
在无数悼念他的文章中,最打动我的是这一句:电影是普世的,文艺青年可以在电影院认领王家卫。但“文学是一种苦役,真正爱好文学的人都是孤独的。”既然如此,他只好独自开创了香港现代主义。(《新京报书评周刊》吴剑文)
文学,是匹马孤军的事业,刘先生在他的时代里,展现了如此的勇气。
刘先生毕生致力于纯文学创作,他的《酒徒》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他的文章充满了实验性,结构处理上不停另辟蹊径,遣词用句上始终糅合了古典与现代的诗意。在我心目中,他既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一脉相承,又是将之与西方文学进行深度融合,并产生了现代性功用的成功典范。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为人低调,生活朴实,身上同样一脉相承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文人精神。
廖伟棠在微博的悼念上写:
“劉以鬯先生仙遊,雖是笑喪,亦頓感蒼茫。先生純為香港新文學的一代宗師,篳路藍縷,為人低調,不居功自傲,殊為難得。小說深富詩性,背後是那一代香港文人的冷暖自知,攬鏡自照,亦是鏡鑒眾生。 ”
今天要分享的这篇小说就是刘先生的作品。
故事的背景是《白蛇传》,围绕着端午那杯雄黄酒。一个被无数次用新嘴唇讲述的老故事,在刘先生笔下,却具有着一种强烈的“古典美的现代性”。我很惊讶,一个写于1978年的故事,竟然这么有女性主义意识。
一个男人,因为心中的“不相信”,逼出了一个女人的“原形”。蛇的真相是错?抑或那杯雄黄酒才是罪魁祸首?千年修行化解不了的原罪,岂是蛇身?千年道行的努力,抵不过一颗杯弓蛇影的心。
—
蛇
文/刘以鬯
1
许仙右腿有个疤,酒盅般大。有人问他 :“生过什么疮?”他摇摇头,不肯将事情讲出。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讲出来,绝不会失面子。不讲,因为事情有点古怪。那时候,年纪刚过十一,在草丛间捉蟋娜,捉到了,放入竹筒。喜悦似浪潮,飞步奔跑,田路横着一条五尺来长的白蛇,纵身跃过,回到家,右腿发红。起先还不觉得什么 ;后来痛得难忍。郎中为他搽药,浮肿逐渐消失。痊愈时,伤口结了一个疤,酒盅般大。从此,见到粗麻绳或长布带之类的东西,他就会吓得魂不附体。
2
清明。扫墓归来的许仙踏着山径走去湖边。西湖是美丽的。清明时节的西湖更美。对湖有乌云压在山峰。群鸟在空中扑扑乱飞。狂风突作,所有的花花草草都在摇摆中显示慌张。清明似乎是不能没有雨的。雨来了。雨点击打湖面,仿佛投菜入油锅,发出刺耳的沙沙声。他渴望见到船,小船居然一摇一摆地划了过来。登船。船在水中摆荡。当他用衣袖拂去身上的雨珠时,“船家!船家!”呼唤突破雨声的包圈。如此清脆。如此动听。岸上有两个女人。许仙斜目偷看,不能不惊诧于对方的妍媚。船老大将船划近岸去。两个女人登船后进入船舱。四目相接。心似鹿撞。垂柳的指尖轻拂舱盖,船在雨的漫漫中划去。于是,简短的谈话开始了。他说 :“雨很大。”她说 :“雨很大。”舱外是一幅春雨图,图中色彩正在追逐一个意象。风景的色彩原是浓的,一下子给骤雨冲淡了。树木用蓊郁歌颂生机。保俶塔忽然不见。于是笑声格格,清脆悦耳。风送雨条。雨条在风中跳舞。船老大的兴致忽然高了,放开嗓子唱几句山歌。有人想到一个问题 :“碎月会在三潭下重圆?”白素贞低着头,默然不语。高围墙里的对酌,是第二天的事。第二天,落日的余晖涂金黄于门墙。许仙的靴子仍染昨日之泥。“你来啦?”花香自门内冲出。许仙进入大厅,坐在瓷凳上。除了用山泉泡的龙井外,白素贞还亲手斟了一杯酒。烛光投在酒液上,酒液有微笑的倒影。喝下这微笑,视线开始模糊。入金的火,遂有神奇的变与化。荒诞起自酒后,所有的一切都很甜。
3
烛火跳跃。花烛是不能吹熄的。欲望在火头寻找另一个定义。帐内的低语,即使贴耳门缝的丫鬟也听不清楚。那是一种快乐的声音。俏皮的丫鬟知道 :一向喜欢西湖景致的白素贞也不愿到西湖去捕捉天堂感了。从窗内透出的香味,未必来自古铜香炉。夜风,正在摇动帘子。墙外传来打更人的锣声,他们还没有睡。
4
许仙开药铺,生病的人就多了起来。邻人们都说白素贞有旺夫运,许仙笑得抿不拢嘴。药铺生意兴隆,值得高兴。而最大的喜悦却来自白素贞的耳语。轻轻一句“我已有了”,许仙喜得纵身跃起。
5
药铺后边有个院子。院子草木丛杂,且有盆栽。太多的美丽,反而显得凌乱。“这院子,”许仙常常这样想,“应该减少一些花草与树木。但是,树木与花草偏偏日益深茂。这一天,有人向许仙借医书,医书放在后边的屋子里,必须穿过院子。穿过院子时,一条蛇由院径游入幽深处。许仙眼前出现一阵昏黑,跌倒在地而自己不知。定惊散不一定有效,受了惊吓的许仙还是醒转了。丫鬟扶他入房时,他见到忧容满面的白素贞。“那……那条蛇……”他想讲的是 :“那条蛇钻入草堆”,但是,说了四个字,就没有气力将余下的半句讲出。他在发抖。一个可怕的印象占领思虑机构。那条蛇虽然没有伤害他,却使他感到极大的不安。那条蛇不再出现。对于他,那条蛇却是无所不在的。白素贞为了帮助他消除可怕的印象,吩咐伙计请捉蛇人来。捉蛇人索取一两银子。白素贞给他二两。捉蛇人在院子里捉到几条枯枝,说了一句“院中没有蛇”之后,大摇大摆走到对街酒楼去喝酒了。白素贞叹口气,吩咐伙计再请一个捉蛇人来。那人索取二两银子,白素贞送他三两。捉蛇人的熟练手法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坚说院中无蛇。白素贞劝许仙不要担忧,许仙说:“亲眼见到的,那条蛇游入乱草堆中。”白素贞吩咐伙计将院中的草木全部拔去。院中无蛇。蛇在许仙脑中。白素贞亲自煎了一大碗药茶给他喝下。他眼前有条影不停摇晃。他做了一场梦。梦中,白素贞拿了长剑到昆仑山去盗灵芝草。草是长在仙境的。仙境中有天兵天将。白素贞走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盗草,只为替他医病。他病得半死。没有灵芝草,就会见阎王。白素贞与白鹤比剑。白素贞与黄鹿比剑。不能在比剑时取胜,唯有用眼泪博得南极仙翁的同情与怜悯。她用仙草救活了许仙……许仙从梦中醒转,睁开惺忪的眼,见白素贞依旧坐在床边,疑窦顿起,用痰塞的声调问 :“你是谁?”
6
病愈后的许仙仍不能克服盘踞内心的恐惧,每一次踏院径而过,总觉得随时的袭击会来自任何一方。白素贞的体贴引起他的怀疑。他不相信世间会有全美的女人。
7
于是有了这样一个阴霾的日子,白素贞在家裹粽,许仙在街上被手持禅杖的和尚拦住去路。和尚自称法海,有一对发光的眼睛。法海和尚说 :“白素贞是妖精。”法海和尚说 :“白素贞是一条蛇。”法海和尚说 :“在深山苦炼一千年的蛇精,不愿做神仙。”法海和尚说 :“一千年来,常从清泉的倒影中见到自己而不喜欢自己的身形。”法海和尚说: “妖怪抵受不了红尘的引诱,渴望遍尝酸与甜的滋味。”法海和尚说 :“她以千年道行换取人间欢乐。”法海和尚说 :“人间的欢乐使她忘记自己是妖精。她不喜欢深山中的清泉与夜风与丛莽。”法海和尚说 :“明天是端午节,给她喝一杯雄黄酒,她会现原形。”……法海和尚向他化缘。
8
桨因鼓声而划。龙舟与龙舟在火伞下争夺骄傲于水上。白素贞不去凑热闹,只怕过分的疲劳影响胎气。许仙是可以去看看的,却不去。药铺不开门,他比平时更加忙碌。他一向怯懦,有了五毒饼,有了吉祥葫芦,胆子也就壮了起来。大清早,菖蒲与艾子遍插门框,配以符咒,任何毒物都要走避。这一天,他的情绪特别紧张。除了驱毒,还想寻求一个问题的解答。他的妻子,究竟是不是贪图人间欢乐的妖精?他将钟馗捉鬼图贴在门上,以之作为门禁,企图禁锢白素贞于房中。白素贞态度自若,不畏不避。于是,雄黄酒成为唯一有效的镇邪物。相对而坐时许仙斟了一满杯,强要白素贞喝下。白素贞说 :“为了孩子,我不能喝。”许仙说: “为了孩子,你必须喝。”白素贞不肯喝。许仙板着脸孔生气。白素贞最怕许仙生气,只好举杯浅尝。许仙干了一杯之后,要她也干。她说: “喝得太多,会醉。”许仙说:“醉了,上床休。”白素贞昂起脖子,将杯中酒一口喝尽。头很重。眼前的景物开始旋转。“我有点不舒服,”她说, “我要回房休息。”许仙扶她回房。她说 :“我要在宁静中睡一觉,你到前边去看伙计们打牌。许仙嗤鼻哼了一声,摇摇摆摆经院子到前边去。过了一个多时辰,摇摇摆摆经院子到后屋来,轻轻推开虚掩着的房门,蹑足走到床边,床上有一条蛇,吓得魂不附体,疾步朝房门走去,门外站着白素贞。“怎么啦?”“床上有条蛇。”白素贞拔下插在门框上的艾虎蒲剑,大踏步走进去,以为床上当真有蛇,床上只有一条刚才解下的腰带!
9
许仙走去金山寺,找法海和尚。知客僧说 :“法海方丈已于上月圆寂。”许仙说 :“前日还在街上遇见他。”知客僧说 :“你遇到的,一定是另外一个和尚。”
(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一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