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书,对读书人来讲是天大的事情,我一直认为,能出书的作者都是绝对的牛人。但是,自从我看了《我如何成为一名畅销书作者》这本书后,我对出书这件事的认知改变了,原来出书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谁都可以出书。
就拿《我如何成为一名畅销书作者》这本书来讲,作者通过揭露关于畅销书写作的十六条法则,然后就是一阵东拉西扯,东拼西凑,一下将这本书的内容引用一部分,一下又将另一本书的内容引用一部分。再将他如何写的过程写一下,再写一下他出书的进度、他想象中的情景,然后就是实际上的情景,再将他在书中的主人公的写作作品发表一部分。就这样,居然一本书就写完了,而且还获得了不少好评,居然还就真的成了一本畅销书。可见,出书这件事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
当然,我也不是在批判这本书不好,毕竟能够发现出版行业的秘密、发现写作的秘密,绝对不是傻瓜,而且他在书中明明将读者当成傻瓜,但读者还是很买他的账,说明他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发现了读者的阅读心理特点,这说明他本人绝对是修路高手。我只是想表达一点,就是写作、出书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难。
出书,有几种方案,一种是由你自己全部负责销路的,你等于只要买一个书号,然后请出版社帮你编辑印刷就完事了,这种方式最简单,要求就一条,你自己有钱就行。好些学术刊物,由于销售没有保障,基本上都是由作者自己负责销路,至于你是送人,还是怎么的,都没关系。如果你的书只是版权卖给出版社,销路要由出版社负责的话,相对就难些,你的书在图书市场要有销售预期,否则基本没戏。作者本人必须无条件配合出版社进行图书促销与推广,比如新书签售活动,很多作者都是马不停蹄地在各大城市给自己的新书做签售或其他促销活动,就是这个原因。
至于你的书畅销不畅销,跟三个东西有关系,一是书名取得好不好。二是书的内容好不好。三是作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如何?
题好一半文,同样,书名取好了,销路就有了一半的保障。比如说《我如何成为一名畅销书作者》这个书名就取得相当好,但凡跟文学梦沾点边的文艺青年,谁敢说没有一个出书的梦想,当看到这样的书名时,一下子就被俘虏了,乖乖掏钱买单,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书名取得越来越长,越来越用心的原因所在。毕竟书名是销路的重要保证啊,哪个作者、哪个出版社都不敢大意。
书的内容好不好,可分二块来讲,一是你的内容跟有没有紧扣时代主题,是否符合当前的流行文化。就像《我如何成为一名畅销书作者》这本书发现的写作秘密一样,你要学会总结目前出版行业的热点,搜索到恰当的关键词。比如说前些年流行执行力的书,于是作者与出版社一窝蜂地写执行力方面的书;比如说现在流行心灵成长类的书籍,于是作者们与出版社又一窝蜂地出这方面的书。二是你的内容有没有深度,有没有新意。你写的东西是不是拾人牙慧,道听途说得来的,写的全部都是人云亦云的东西,没有半点内容是自己的,你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已。还是你写的东西都是前人没有阐述过的,或者他人没有从这样的角度讲过,你有自己的深思熟虑,有你智慧的见解在里面。
作家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就是销量的代名词,只要是大牛、大神,无论内容怎么样都有人买单。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大神级作家一年出好几本书,而以前的作家再怎么高产,对现在作家们的出书速度也只能甘拜下风。难道是现在的大神作家们真的有三头六臂?其实际却是这样的,比如请人捉刀或雇人代笔,冠以自己的名字即可,或者以合作为名,将著作者的名字写后面即可。以这样的模式来运作,一年出几本书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而已,哪里要费多大力气。
现在的出版行业真是很牛,消费心理学掌握得很透彻,将读者都研究透了,同时通过高明的策划手段,给新书营造浩大的声势,书未出,势已成,万事俱备,只等新书印刷、发行了。于是,众多的读者被出版社牢牢地控制在手中,这个书单、那个书单;这个推介、那个推介;这个文化热点,那个文化热点;想让你读哪本书,你就得读这本书,想要你读那本书,你就得读这本书。前面有一年读八百本书的牛人,后面有源源不断的可供快速阅读的新书,又新增了谈话的谈资,又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真是一举数得,岂能不快快下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