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想法读书
经典,心灵的过滤器一一致敬《我与地坛》

经典,心灵的过滤器一一致敬《我与地坛》

作者: 石边蒲 | 来源:发表于2022-11-04 17:50 被阅读0次

上次,在晚自习静静的氛围里,我与一位女生分角色读了《秋天的怀念》,并录了音,最后孩子们竟然鼓起了掌。

今天线上课堂复习《秋天的怀念》。我想怎么让孩子进一步了解作者史铁生呢?就搜集了在线阅读《我与地坛》,并粘贴在文档内,放大字体,让学生以接力赛的形式阅读。


摘录:

我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心里一惊,良久无言。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位朋友说:“我的动机太低俗了吧?”我光是摇头,心想低俗并不见得低俗,只怕是这愿望过于天真了。他又说:“我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我想,他比我坦率。我想,他又比我幸福,因为他的母亲还活着。而且我想,他的母亲也比我的母亲运气好,他的母亲没有一个双腿残废的儿子,否则事情就不这么简单。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溯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小公园,指的也是地坛。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乌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


每个学生读后,我都给以鼓励,让他们尝到阅读和被老师肯定的喜悦。

小说获奖后作者想与母亲分享,而母亲却不在人世,让“我”追悔莫及的内容我来读,读着读着竟然读不下去,我就让一个男生接着读。渐渐的,我听到他的声调儿有点儿断续,当时我以为是他是有点儿紧张......

接着,我又让两个女生来读。从她们的语速可以判断,她们阅读习惯很好。我趁势让她俩分享了读过的书目。两人都爱读沈石溪的书,有一人还读了高尔基的作品,我给她以衷心的赞扬。

最后还是一名男生,他读的书有《骆驼祥子》《傅雷家书》。四大名著中只有《水浒传》没读过,听后更让我对他大加赞扬。

中午。那个男生发过来两页手写文字,说是中午他听了一首歌后很受感动,就记录了下来。我认真读后,鼓励他说:坚持做日记,瞬间的触动最感人。

真没想到,两节阅读竟然有这样的感染力,再次向经典致敬,向用生命写作的人们致敬!

相关文章

  • 经典,心灵的过滤器一一致敬《我与地坛》

    上次,在晚自习静静的氛围里,我与一位女生分角色读了《秋天的怀念》,并录了音,最后孩子们竟然鼓起了掌。 今天线上课堂...

  • 《我与地坛》经典语句摘录

    1.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

  • 《我与地坛》经典语录

    1、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2、...

  • 01《我与地坛》结构分析及片段仿写

    《我与地坛》一 ——史铁生 主题: 通过描写地坛与我家很近,自小我就去地坛里玩耍,瘫痪后更是与地坛形影不离,地坛的...

  • 一些小事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散文,每当我想要给心灵找个安静的地方,就会来到史铁生笔下的地坛。但不论抱着一种...

  • 邂逅一纸书单,倾注半生流年——你值得拥有的书单

    (一)经典小说类 《尘埃落定》——阿来 《活着》——余华 《平凡的世界》——路遥 《我与地坛》——史铁生 《呐喊》...

  • 命运•态度•地标

    《我与地坛》阅读笔记 一 我首先仔细地阅读了《我与地坛》的第一章,作者回顾自己与地坛的渊源...

  • 我与地坛

    地坛还是史铁生笔下的地坛,但我所说的不是史铁生与地坛,而是我与地坛的邂逅。今天去雍和宫附近办事,吃过午饭,距离火车...

  •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寻找“缘分”,感悟生命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集子里的《我与地坛》 我能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思索“生死”这件大事就是看了高中课文《我与地坛》后。懵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心灵的过滤器一一致敬《我与地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lu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