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女娲造人神话传说

作者: 十二语宇 | 来源:发表于2020-03-11 19:22 被阅读0次

         

  关于人类的起源,从古至今,不论中方西方,一直是人们在不断思索与探索的重要问题。早在我国史前社会时期,人们就用神话传说去解释人类的产生,我国民间神话传说众多,在众多璀璨的神话中流传最广的应属女娲造人神话。

  徐旭生前辈曾考证,女娲造人神话是有相应的历史素地,直至今日,仍有相关历史遗迹留存,有陕西蓝田县的华胥氏陵(女娲的母亲),甘肃的伏羲女娲庙,甚至在广西壮族一个地区至今把女娲当图腾神崇拜的风习。

  从中国的神话谱系上看,女娲是中国的第一女神,不强调性别,娲是中国的第一神,《说文解字》记载,“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女娲造人神话至今有两种说法,本文重点研究主要在第一种说法。第一种就是抟土造人关于女娲神话,女娲造人神话记载最早是在先秦时期的《楚辞》和《山海经》,但确切提出女娲造人故事的是《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风俗通》所记载的,用黄土造人,同时由于方法不同,人被分为了三六九等,是有等级差别的。

  第二种说法是性交,唐代李冗《独异志》记载,“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 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 而烟悉合; 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

  当我第一次接触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时候,我自己是有诸多疑问的,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女娲的形象,相传女娲是人首蛇身,创造人类的始母为什么是蛇身呢?

  有一种猜测是这样的,当时长江流域的原始初民是以蛇为图腾崇拜的,人们面对自然界猛兽的侵袭产生极度的恐惧感,因此原始的人们就认为动物具有超乎想象的神力,于是他们就幻想得到动物的保护,选取他们认为最有神力的动物作为部落的图腾崇拜。而女娲的形象选取蛇则与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有关,这一地区温暖潮湿,多产长蛇,而蛇也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而他们对蛇顶礼膜拜,甚至将其视为始祖神就可以理解了。

  其次为什么是我国神话是女性造人,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和圣经,都是男性造人。目前主流的解释都是从母系氏族社会角度出发的,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中国的原始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 妇女是氏族公社原始共产制经济的主持者,享有较大的权力,并受到普遍的尊敬。妇女担任采集植物, 看守驻地, 烧烤食品, 缝制衣服, 养老育幼等繁重工作;而壮年男子则从事打猎、捕鱼和保护集体安全这些事物。当时氏族内部实行群婚, 每个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来确定。

  恩格斯说过:“在一切形式群婚家庭中, 谁是某个孩子的父亲是不能确定的,但谁是孩子的母亲确是知道的。”我国古籍中则叙述成“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还有一点是黄土的背后意义,目前研究主要是认为黄土有两大象征意义:一者,中国有广大的黄土区域,中国人的肤色是黄色的;二者,用黄土造人,而不是用其它的东西,寓示着陶术的发展,火的使用,也展现着人类的进步,即原始初民在长期探索过程中学会了用土坯来烧制陶器,在此之前,人们的加工仅仅是改变器物的形状,并没有改变其性质。陶器是最早经过火加工而成的制造品,陶器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在那个时代,烧制陶器主要是妇女的职责,泥土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器物,于是人类当然就会从中获得灵感,这就创造了用泥土造人的神话。由此推想人的最初创造就是由泥土变化而来,或从泥土的胚胎中孕育成长,正合乎原始人那种物我一体,万物有灵的思维逻辑。女娲抟土造人神话故事,正是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发明陶器以后社会生活的折光反映。

  在这里,我还想将女娲抟土造人和《创世纪》的上帝造人进行一定比较,两个东西方神话的代表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的,相似性在于两种神话都是用土造人,女娲用得黄土,上帝用尘土。不同之处,首先在性别上,西方是男性,《圣经》属于希伯来文明,当时是父系社会,宣扬父权的至高无上性,女娲则是母系氏族的产物。在造人上,女娲亲手造的人被誉为高贵的人,而用绳子甩出的泥点则地位较为低贱,这暗含着奴隶等级制的烙印。亚当和夏娃相对来说是平等的,上帝只造了亚当和夏娃这一对夫妻, 并对他们说:“你们要生养众多, 遍满大地, 治理这地”。世上所有人都是由这一对夫妻繁衍而来。一方面,体现了耶和华的公平原则, 一母同胞, 无分贵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耶和华希望人类因为同是一根所出的血缘之亲的关系, 而相亲相爱, 和谐相处。在《圣经》中,开始时,人的身份地位并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 人在这方面处于平等的地位。回到两位造物主身上,与耶和华相比,女娲更具有神性,耶和华则更有人性,这在造人之后体现得尤为明显,女娲一心一意地为了人类好, 是华夏民族理想化的神的形象, 救人类于水火,比如后面的女娲补天。女娲是女性, 对人类怀有普遍的女性关怀和母性大爱, 对万物怀有深切的悲悯之情。这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密切相关, 历来不放弃任何一个人, 大爱无崖, 大爱可以感化任何人。而耶和华则是对人类施以必要的甚至于可能略有些残酷的惩罚, 耶和华见世人变得“坏”了, 内心后悔忧伤, 便发动大洪水将人将人全部淹没只留下义人挪亚一家。

  总体而言,女娲造人神话的背后都是存在着一定历史缘由的,可能由于时代的久远,故事存在了一定加工性,有学者考证抟土造人存在一定变异性,最初的人类是没有等级之分的,关于女娲,也有说法说和青蛙有关,娲其实就是蛙,受蛙图腾影响。但不论事实上是哪种说法,女娲造人神话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上影响深远的一页。

参考文献:

1. 纪燕:女娲造人神话文化意义阐释,成都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2. 龙兴:浅论中西造人神话之比较分析——从耶和华与女娲谈起,农家参谋,2017年10期。

3. 王剑钊:关于神话《女娲造人》原创版研究,兰台世界,2016年08期。

4. 艾华:女娲造人:面孔的上升与遮蔽,书屋,2015年07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女娲造人神话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mh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