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本的诺贝尔奖宏图计划
日本在2001年3月出台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当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计划。
二十一世纪初的日本还深陷九十年代经济泡沫破碎的泥淖里,虽然以它GDP体量,它还是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直到2010年才被中国后来居上。但论人均GDP,中国还是远远比不上日本。
而诺贝尔奖自成立后的一百年里,日本仅有9位得主,其中科学奖7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39264/cf4503dbbb6a7608.jpg)
02
日本:18年18位诺奖得主
从提出诺奖计划的2001至2018年,已有18位18位日本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照这样一年一个的节奏,“50年30个”目标,几乎已没有悬念。
但是,最让人折服的是,日本的26位诺奖得主中,大多数人都是毕业于地方上的公立高中,只有一位来自东京,三位来自大阪,三位来自京都,其他都是来自于小城市的高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39264/bf46f007a3a6aa78.jpeg)
03
中国真的“寒门难出贵子”吗?
我们从无数的自媒体的叙述中,看到了无法承受的私立贵族学费,看到了清北的父母和孩子一起上学而思,看到了寒门状元之死,唯独没有看到希望。
这个希望是地方对于教育的财政支持,这个希望是国家对于教育人才的倾力培养,这个希望是互联网公司做出最好的教研产品来缩小知识鸿沟。
那我们光在教育方面做好就可以了吗?
日本近几年积极改革僵化、分割的旧科研体制,如把文部省和科技厅合并;重点发展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环境和纳米技术等;支持企业科研,为了促进成果产业化,还设立专门的技术转让机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法确定科研方向;在自己创造有世界水平的成果同时,开展国际合作。
(来源:中国网)
今天最热的一条新闻莫过于成都七中的发霉食品事件。这是成都最好的高中之一,也是前不久《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中大山孩子难以企及的明星学校。如此不堪的食品安全事故还是这样发生了。
日本对于食品有着非常严格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包括《消费者基本法》、食品安全事故数据库、食品身份证制度等,进口到日本的食品都快要经过苛刻的检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39264/9ae5d78b1ebb5d66.jpg)
04
结语: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良心,家门可寒,良心不可寒。
日本没有“寒门难出贵子”的神话,反而一手缔造了诺贝尔奖神话。
*欢迎关注并留言<柠檬经济>*
文/柠檬经济
图/来源于网络 Bing Image
转载收费,资源合作,请私信留言联系作者
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