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的单刀会

作者: 小桃爸爸 | 来源:发表于2023-11-13 18:45 被阅读0次

藐视吴臣若小儿,

单刀赴会敢平欺。

当年一段英雄气,

尤胜相如在渑池。

这是《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中的赞诗。这个故事大家也多少有些了解,说的是赤壁之战后孙权找刘备讨要荆州不得,于是强行任命官员去荆州赴任,结果被驻守的关羽赶回。于是鲁肃献计,邀请关羽过江宴饮,并设下伏兵准备杀之。

结果关羽只带了周仓等十人,携带着青龙偃月刀赴会。席间关羽佯装醉酒,任凭鲁肃讨要荆州而不作回复,最后拉住鲁肃将其挟持到船边,之后登船潇洒离去,只留东吴众人望江兴叹。

小说中的这段故事很精彩,同时其中的许多对话和情节在史书中也可以找到根据,只是做了一些改动。但恰恰是这不多的改动,却将整个故事的气质改变得与史实大相径庭。

鲁肃其人

受小说的影响,鲁肃的憨厚老实几乎成了普遍印象。但历史中的鲁肃并不是那样的糊涂人,他性情豪爽,为人仗义,并且能够审时度势,对当时的天下乱局有着十分清醒的认知。

正是他首先建议孙权放弃建立霸业,而是以江东为根据地进取天下建号帝王。也是他让孙权明白投降曹操不会有好结果,唯有联合刘备进行对抗才有可能生存。

鲁肃并不是因为妇人之仁所以偏袒刘备,而是看清了时局,知道刘备可以利用,所以才让孙权接纳他。其后刘备做大,与孙权势均力敌,这个时候鲁肃的思想也是以对抗曹操为先,所以需要做好统战,这与后来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与东吴修好是相同的方针路线。

但刘备并不是个听话的马仔,等到他跨有荆益并且占据长江上游之后,就对下游的孙权构成了威胁,这让孙权无法坐视不理。于是孙权便以当初借给刘备江陵为由,希望他也能将长沙零陵和桂阳让给自己,但遭到刘备的拒绝。

接下来的事情就和小说中描述的一样,孙权强行派遣官员,但是遭到关羽驱逐。但之后孙权并没有找鲁肃,而是直接派吕蒙率军准备武力夺取。

到了这个时候,鲁肃的策略已经被孙权放弃了。

单刀相见

孙刘准备交战,鲁肃被派驻益阳,恰好他所防备的敌军统率就是关羽。这个时候鲁肃便提出要与关羽会面,其目的是为阻止战争做最后的努力,而不是想要图谋关羽。因为这次会面并不是小说中所说的在江对岸设宴,而是双方将各自的兵马停在百步之外,主要将领每人只带一把刀到阵前相会。

顺带一提关羽手中的刀也不是青龙偃月刀,这种武器在当时是不存在的,所有人都只是带了一把佩刀而已。

小说中说关羽接到信之后关平等人曾劝阻关羽说对方没有好意,但史书中却说鲁肃的手下都认为这次会面会有危险,劝阻鲁肃不要前往。鲁肃大义凛然地说道:

“今天我是去说和的,荆州的事究竟谁是谁非还没有定论,他关羽有什么胆子危害我的性命!”

会面之后,鲁肃说道:

“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这句话在三国演义里是这样说的:

“吾主只区区江东之地,而肯以荆州相借者,为念君侯等兵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则荆州自应见还。乃皇叔但肯先割三郡,而君侯又不从,恐于理上说不去。”

这两段话的意思大致相同,小说里的话可以视作对古文的通俗化,但两者之间的语气是不一样的。

小说中鲁肃讲这番话之前先说的是:“有一言诉与君侯,幸垂听焉。”态度十分客气,而史书中简单明了地记载鲁肃“因责数羽曰”,所谓“责数”是责备数落之意,口气是十分强硬的。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态度,他的话还没等说完就遭到了关羽手下的驳斥:

“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在小说中也有差不多的话,说话的人是周仓,他是这样说的:

“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

这两短话貌似只是最后一句有所不同,但意思却相差许多。史籍中的话暗示这片地谁有能力占着就是谁的,不服的话就来抢。而小说中的隐义则是说刘皇叔有德,荆州的百姓爱戴他,而你无德的孙权不配拥有。

历史上的鲁肃听到这番话当即变脸,厉声呵斥对方。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呵斥的内容,但从“辞色甚切”四个字就可以知道他的话说得相当重。在两军阵前面对关羽这样的猛将,鲁肃也丝毫没有一点惧怕和让步,他的态度反而逼得关羽拔刀而起斥责手下:

“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

然后使眼色让那个人离开。

小说中也保留了这段情节,但是进行了一些加工。首先小说中删去了鲁肃的愤怒,在周仓说完之后关羽马上变脸,抢过周仓捧着的青龙偃月刀站在庭中,瞪着他说:

“此国家之事,汝何敢多言!可速去!”

这里关羽也给周仓使了眼色,但用意却是暗示他赶紧去江边叫船前来接应。小说中将关羽的迫于形势巧妙地改成了为计谋而顺水推舟,并且很好地衔接到了后面挟持鲁肃撤退的故事上,是很成功的改编。

怒怼关羽

历史上的这一次会面,鲁肃始终在气势上压着关羽和其他刘备军将领一头。在小说中,关羽斥责周仓之前还和鲁肃论述过荆州的归属,关羽说:

“乌林之役,左将军亲冒矢石,戮力破敌,岂得徒劳而无尺土相资?今足下复来索地耶?”

意思是说赤壁之战之时我们也是立下大功的,怎么就不配占据一块地呢?

鲁肃则答道:

“不然。君侯始与皇叔同败于长坂,计穷力竭,将欲远窜,吾主矜念皇叔身无处所,不爱土地,使有所托足,以图后功。而皇叔愆德隳好,已得西川,又占荆州,贪而背义,恐为天下所耻笑。惟君侯察之。”

意思是我们主上当初是看你们在长坂坡丢盔弃甲很可怜,所以才大方地借你们一块地让你们建功立业,现在你们拿下了西川就该把荆州还回来,不然会落一个背信弃义的名声被天下耻笑。而关羽直接回避问题,说这事你跟我大哥说去,跟我说没用。

历史上关羽也说了上面的那段话,但鲁肃的回怼更加激烈:

“不然。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荫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

前面的意思和小说里大致相同,但后面鲁肃并不是说让天下嘲笑那么简单,而是说你刘备夺了益州还要霸占借给你的荆州,这种事情就算是普通人都做不出来,身为领导的你又怎么好意思。其后更是不给关羽回避问题的机会,对他说你身为集团骨干应该明辨是非劝阻领导,如果仗着手里有点兵就想来抢,到时候损兵折将目的还没有达成,又图的什么呢?

小说中的关羽很潇洒,但在历史上直接就被鲁肃的话怼得哑口无言。但无论这场嘴架谁获胜,双方都不会放弃这块地盘。此时化解问题的人不是鲁肃和关羽,而是曹操。

小说中说曹操率兵准备南下,孙权大惊失色,于是赶紧撤回了军队。但实际上曹操是准备征讨关中的张鲁,这让刘备感受到了威胁,于是主动与孙权讲和。孙刘双方以湘水为界各退一步,刘备继续占领南郡、零陵和武陵,而将江夏、长沙和桂阳让给了孙权。

相关文章

  • 妖言三国:单刀会之深度剖析

    文 | 乄妖乀 《单刀会》是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讲述关羽凭借智勇单刀前赴鲁肃所设宴会,最终安全返回的故事...

  • 单刀赴会

    单刀赴会 词语释义 更多义项 单刀赴会(start asolorun),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 《三国风云录》(第一百一十二回)

    第一百一十二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鲁肃拿了刘备文书,急急忙忙辞别,径直奔到荆州。 关羽迎接鲁肃入城,分主宾...

  • 2020-03-14

    单刀会 关汉卿 这是关汉卿的历史剧中的一篇。 第一折 (冲末鲁肃上,云)三尺龙泉万卷书,皇天生我意何如?山东...

  • 《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简介

    关公单刀会鲁肃,伏皇后图操丧生。 话说孙权要索回荆州,张昭献一计。权从之,遂召诸葛瑾老小,虚监在府,修书打发诸葛瑾...

  • 【395】你眼中的鲁肃是什么形象?这6个成语了解一下

    有多少人印象中的鲁肃还是个老实人形象?实际上鲁肃的形象应该更加饱满:一掷千金的豪情,单刀赴会的魄力,筹谋画策的智略...

  • 单刀会①

    三气周瑜后,周瑜身亡,鲁肃担任和大都督。 但是孙权却怪鲁肃当时不应该把荆州借给刘备。因为刘备答应取...

  • 单刀会②

    关羽听了周仓说的话,十分生气,对周仓大吼道:“国家大事,岂能容你管理?赶快给我滚出去!”周仓顿时明白关羽就...

  • 三国演义——单刀赴会

    我读了《三国演义》里面的《单刀赴会》,讲的是孙权定计让鲁肃请关羽赴宴的时候要关羽交出荆州,不答应就杀死他。...

  • 《〈三国志〉故事新编》233:佩“安国刀”的朱治故事

    佩“安国刀”的朱治故事 周瑜、鲁肃和吕蒙故事见我所写拙作《三国史话》中《绝代风华周公瑾》《单刀赴会鲁子敬》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肃的单刀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rd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