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讲述了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如何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培养成世界摔跤冠军的故事。
励志的情节、令人热血沸腾的摔跤场面,不被理解而又感动人心的父爱,为影片赢得了惊人的票房和炸裂的口碑,使之成为国内有史以来票房最高、口碑最好的印度电影。
在父亲的训练下,两个女儿一步步从乡下摔跤场走向省级摔跤比赛,直到取得了全国摔跤冠军,进入了印度国家体育学院,专门学习摔跤,并等着将来走出国门,为国家争取荣誉。
她们最终也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世界摔跤比赛的冠军,帮父亲实现了梦想,替国家赢得了荣誉。
影片对于父女之间相处模式的刻画,除了让中国观众熟悉的敬畏与距离之外,还引起了大家对印度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热烈谈论,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女权平权的争议。
有人认为,片中的父亲马哈维亚其实是极度自私的。他将自己的梦想强行凌驾于女儿身上,逼迫她们为了实现他自己的世界冠军梦而放弃美好童年,终日与泥土、汗水为伍。
从表面上看,女儿们是摆脱了传统女性相夫教子的宿命,但实际上她们沦为了父亲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工具,依然是父权的傀儡,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影片是在宣扬女性独立,而这恰恰又是对女性的压迫和控制。
甚至有人提出了“精神阉割”一词,来表达剪去女儿的长发是父亲对女儿们女性身份意识的剥夺。
父亲的一系列行为都代表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
其实,这样的结论对这部电影来说是不客观的评价,是有失公正的。
得出这样的评价,除了因国内上映的是删减了近半小时的版本,少了很多细节衔接外,我们还忽略了电影发生的社会背景。
如今的印度经常被戏谑为80年代的中国。
“印度和这个世界的差距太多了,我们还可以说:印度和世界隔着一个温饱、和世界隔着一个男女平等 、和世界隔着一个识字率、和世界隔着一个厕所、和世界隔着一个高速公路甚至和世界隔着一枚奥运金牌。”——环球网2013年的一篇评论。
而电影里父亲放弃摔跤退役的时间是1987年,大女儿Geeta1988年出生,二女儿Babita1989年出生,她们成长在90年代的印度。
彼时的印度,贫穷、落后,阶层分化明显,重男轻女现象尤为严重。
女性地位落到印度社会中每个个体身上时,更充满了一种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和习以为常。
女孩子们戴着头巾,穿着长袍,喜欢用各种首饰装扮自己。等长到十几岁的年纪,便被父母亲做主,嫁给自己甚至从未谋面的男子,相夫教子的度完自己的一生。
但是,父亲马哈维亚不顾世俗对女孩的性别偏见,固执己见让女儿们剪掉长发、穿上露腿的运动裤练习摔跤。
他或许是真的有些自私了,自私到为本该和其他印度女孩一样,到14岁嫁人,过着相夫教子的一生的女儿们谋划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他打破了性别偏见,给予了女儿突破世俗眼光和自我的勇气。
他甚至挑战宗教,违反教规,让两个女儿吃鸡肉以强身健体。
女儿们起初是很不情愿的,在下巴快要惊的掉下来的乡亲们的嘲笑下,她们穿上用堂兄衣服改制的运动服跑步锻炼。
被强行剪了头发后的Geeta和babita泪流满面,从起初无法面对村民和同学们的嘲笑,到最终勇敢而骄傲地行走在大地上,接受同学们膜拜的目光。
这一切,发生在父亲看到女儿有成为摔跤手的潜质的前提下,他并非头脑发热,一时兴起地找了一个虐待孩子的差事。
何况他说是以一年为期,看女儿们究竟是否真的具备成为一名摔跤手的素质。
记得他对跟自己摔跤失败了的省级摔跤运动员说:“摔跤给了我尊严和荣誉,但是没有钱,我无法生存。”
在他的认知里,摔跤可以为女儿们赢得尊严和荣誉,并非是金钱回报。
可以说,是父亲给了Geeta再次站在世界舞台上的信心和勇气。
在那样的年代里,那样的社会下,一个家庭并不富裕的父亲,能为女儿的人生计深远,而没有将她们视为交换金钱的物品。
他能从孩子身上的特长和潜质出发,引导孩子发展一件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事情,并最终当成一项事业来成就自己,我们还要再说他是压制女性意识、歧视女性吗?
也有人发出疑问:让女子学习摔跤、变成像男子一样难道就是女性独立吗?明明是歧视女性,压迫女性意识,好吗?
发出这样疑问的人或许忽略了一件事实前提:父亲马哈维亚本身就是一名摔跤手。
试问,如果将影片的摔跤换做舞蹈、游泳或是其他运动呢?
大家还会觉得让女儿从事跟父亲一样的运动是在歧视女性、压迫女性意识吗?
或许,真正歧视女性的并不是片中那个让女儿从事摔跤的父亲和电影本身,你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