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志
家人-《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书评

家人-《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书评

作者: 麦小兜的阿MAY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08:51 被阅读22次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麦小兜的阿MAY(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94240466/

        我是一名伪文学爱好者。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季羡林这位老人的了解只是知道他的名字而已。翻开书本的封面,内页简要介绍了这位作者,我这时才知道原来他已离世。说实话,在现今网络发达的时代,我才会不经意间获知许多名人信息,而比如九年前的消息,我是不大主动去获知的。我一直比较“随遇而安”,不会主动去寻求一些东西,比如歌曲,书籍,影视,都是在偶尔间遇到了,比如在广播里听到一首动听的歌:昨天听到林志炫演唱的《离人》觉得特别好听,虽然事后得知这首歌已经红透大江南北,但是这之前我真的没有听到过;比如那时候辅导高三学生,课间的时候看到课桌旁的地上掉落着一本《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我就捡起来看,当时正是2016年,杨绛先生刚离世,在这之前我也对她只是知道个名字,连她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也不知晓,现在还记得书中杨绛先生写的一首诗的后两句:“久坐槛生暖,忘言意转深。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 。 ”当时看的好感动。其实我有时觉得,或许那些名人也会喜欢我这种三心二意的粉丝,毕竟我只是爱他们的作品,而不是被人贴上标签的名气。回到这套书上来,我看的是这套书的第二册《感恩是赋得永久的悔》,开篇就介绍了季羡林老师的永久的悔,看他描述的儿时旧事,我也不禁陷入童年回忆中。 

            我快奔三了,想起三十年前的日子,我只想感叹,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真的有了很大的提升,我深有体会。记得小时候,我家是真的很穷,两间小平房,地还是泥土那种,不要说瓷砖,连水泥都没封过。当然我是和同村的家庭比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我家的家境算贫寒,要是和全国那些特困的地区那还是稍微好一点的。我对三岁以前的记忆,毫无印象。我的父亲有四个哥哥三个姐姐,传统的农民家族,家里很贫困。我记得小时候在家里,吃鱼吃肉都是很奢侈的事情,在我稍微大一点的时候,我家还会吃有一点点馊的饭。爸爸是搞建筑的,也算一门手艺,会建房子修房子,在我幼儿园到三年级,那时候由于家乡很穷,爸爸只好出远门找活做。家里就我和妈妈,妈妈会去一些小厂里接点小活做,因为她不识字,又要照顾我,只能找薪水很低的流水线的活。每年只有爸爸回来,才会有一点积蓄,可以吃的好一点穿的好一点。我记得小时候,我有一回,特别想吃鳗鱼,我从小就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不大会讨吃的。可是那时候不知道怎么了,我真的特别想吃鳗鱼,就忍不住和妈妈说了,妈妈当天晚上就去我的一个叔叔借了10元钱,第二天给我买了一条鳗鱼,我们当时鳗鱼的做法是买过来晒干,和其他菜炒在一起吃,没想到,妈妈收拾好晒在院子里,被一只野猫偷走了,我当时就哭了,我哭半是因为没得吃了,半是因为知道这鱼得来不易。妈妈第三天又买了一条,结果又是被猫偷走了,我对妈妈说我不想吃了,妈妈还是又买了一条,这段记忆在我的脑海里,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很鲜活,我记得小小的自己哭泣的样子,记得妈妈忧愁的样子,我当时一定很后悔,为什么闹着要吃鱼。对小时候家里贫困的记忆还有很多,但是还好我有一对疼爱我又上进的父母,所以美好的回忆又占了大半的。

          在上幼儿园以前,无论生活多难,我们一家人都是在一起的,爸爸去哪里出远门都会带着我和妈妈。爸爸是识字的,虽然也是小学水平,每天干完活,他都会教我识几个字,妈妈就在一旁给我们的衣服缝缝补补。每个月,爸爸还会带我们去电影院看一次电影,现在想想我的爸爸真的是很会教育孩子,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都没有忘记丰富我的精神生活。后来我快到上小学的年龄,外地读书太难了,才回了家乡,爸爸那时候手头还有工程,所以三年后才回到我们身边,期间我们一家三口一直在一起,直到我上大学,才离家,后来毕业工作,我又留在了浙江省会杭州工作。记得大一的时候,和爸爸妈妈打电话,爸爸说他觉得很孤单,我说我才孤单,你还有妈妈,他说我不在家里,少一个,就是会觉得孤单。可是爸爸就说过那一次,后来工作了无论我一年才回家一次他也从没说过他孤单的话。

            我想我一直是幸福的,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让妈妈提前退休了,爸爸偶尔接点小活干,妈妈和我生活在一起,带带我的孩子,做做家务,爸爸十天半个月来一次我的家,同享天伦之乐,在我的意识中,只要我们三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现在又添了我的先生和孩子,还有我的公婆,一大家子,目前为止还未红过脸,生活融洽。我的愿望就是老人们身体安康,孩子健康成长。,我以前有过很多后悔的事,或许我以后也会有很多后悔的事,但是只要和家人们在一起,大约不会有永久的悔。我会珍惜自己拥有的,感谢季羡林老先生让我更深刻地明白了这些道理,和家人的羁绊,是一生的幸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人-《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tt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