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如其名,是得到上去年的整理课,重听后,得出以下几个重点:
【课程一:原则】
梳理出1年没用,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适,不心动的东西。不是东西不好,是一年内生活方式改变了,是当下的我不需要的。或许乍看之下,不扔也不影响整体格局,但是实际问题是,这些没用的东西占用其他物件的空间,占用个人的管理精力,进而集中在重要事务上的精力就少了。
【课程二:物品属性】
根据物品属性,将这些类的物品集中保存:例如消耗品、存储品、工具、精神类物品等。
讲资产类物品集中保存,可以在不再满足自己精神需要时,果断道别。
【课三:整理实战】
把物品进行分类,所有同类的集中放,可以同类中分拣,然后处理。
处理方便防御分别为1扔,2卖二手(目的是尽快出手),3捐(别人需要的)
感悟
大脑皮层对事务运行过程的预演来判断事情的难易程度,并进行风险评估。但有时却也会产生误判,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一想到清理房间的事就会让我觉得累人。但实际上,清理的想法比较累人,清理的过程却是享受的,而最后清理完也是清爽的。而大脑皮层的误判也是人们产生拖延症的一大原因。所以,我要赶紧动起来,把想法落到实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