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究竟为了什么呢?为快乐。
有人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说,写作就是要高效地写出文章,从而实现财务自由的写作梦。
那么问题就来了,快乐写作与高效写作是相对立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图片源于简书谈写作专题本期牛人堂请来了江小麦老师为大家分享,如何从写作中获得快乐,同时也能高质量,高效地完成写作。
本期分享共分三大版块,分别是:什么是快乐写作;什么是高效写作;如何从快乐写作到高效写作。
江小麦老师就用这三个维度,来向我们说明如何从快乐写作到高效写作。
关于快乐写作
一、什么是快乐写作
把写作当成好玩的、快乐的事情,就是快乐写作。
只有这样,才能将写作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写作之路才能离我们更近。
发自内心的、开心地写作,让写作变成一个持续性的动作,对于刚开始写作的写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如何从写作中获取快乐
通过写作分享内心的愉悦、排解忧伤的情绪、满足自我表达的欲望等,就是写作中快乐的事情,从而达到抒情言志的快乐写作状态。
三、如何保持快乐写作的状态
保持敏感的心灵与勤于思考的头脑。
随着年纪渐长,阅历丰富,我们练就宠辱不惊的心智,对身边的事物早已见怪不怪,以致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度也随之下降。
加上各种生活压力与杂事缠身,也容易使我们放弃思考,随波逐流。
因此,身为写作者应保持童心,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对常见现象进行“打烂沙盆问到底”的思考。
从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中,挖掘到深层次的意义。
当我们看到,
经历风雨后坠落的枯叶时,
是否会感叹,是风雨的强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遇见被淋湿的小猫,
我们是否可以对它之前的经历展开想象,写出一个故事?
保持敏感,勤于思考,还能让我们敞开心灵,感受生活的细节,从中获得写作素材。
如,知名作家莫言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是源于其无意中看到被举起的红萝卜,在阳光下显得透明而产引发的思考而写的。
俄罗斯作家茨维塔耶娃,在打吊瓶这件小事中,发现了爱情以及生命的真谛,从而写下:
脉管里注满了阳光
而不是血液
在一只深棕色的手臂中我独自一人,对自己的灵魂满怀着巨大的爱情。
四、快乐写作的注意事项
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要为写作而写作。
不要把写作变成压力,把写作当成任务。
引用里尔克的名言:
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须要写。这是最重要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问自己。我必须要写吗,你要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
保持写作,不仅仅是指“写”这个动作,不一定要写出来,才算是写作。
保持思考才是写作的本质,“写”只是思考的表现形式,不必每天都写。
如果没有表达欲望与心情,而强迫自己去写,不仅写出来的东西没有感情与意义,更会磨灭掉写作热情,与快乐写作背道而驰。
因此,有表达欲望才写,处于快乐的状态中,写作才能水到渠成。
五、既然不必要每天写,那么在没有写作时,我们可以做这些
1、多读书
每一位成功的作家,都是博览群书的读者。
阅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在阅读的过程就是提升写作能力的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以写作者的角度,用以下三种方法读书:
1)泛读
采取此方法的原则有三要:读书的格局要大;视野要广;涉猎面要阔 (中外书籍、科普类、纯文学类等的书都要读)。
此方法的作用是:尽快地提高选书品位,知道什么是好书,这样才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
我们都知道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模仿名家的作品。
但要找到真正喜爱作者的作品,模仿才有原动力,塑造自己的写作风格才能固定统一。
否则这也模仿,那也模仿,会导致写作风格飘忽不定,失去学习方向。
2)精读
我们因喜爱一部作品而喜欢上一位作家,从而促使我们迫切地想要阅读其创作的所有作品,以此来了解这位作家。
因此,通过泛读找到自己喜爱,并适合自己写作风格的作家时,精读其所有的作品。
精读的过程,实则是与作家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从中吸收的知识精华,这比任何一本写作书籍分享的写作技巧或他人传授的写作套路,有用得多。
3)重读
对于写作者来说,阅读的重要性不在于读书的数量,而在于把一本书读了多少遍,是否读透。
要善于对一本书进行拆解,利用洋葱阅读法,把书中的内容层层分拆,吸收。
第一遍,因喜爱或满足好奇心而读。享受阅读过程。
第二遍,带着问题而读。分析书中情节设置、人物架构等。
每次重读,都要用作家的态度,来重新解构书中的内容。
2、放松身心,积极投入生活
写作源于生活,是生活教会我们写作。因此写作写的是生活,是生活本身的体验。
优秀的作者,一定会拥有丰富的生活。
这里所说的“丰富”,包含两个维度:
1)外在生活的丰富。
如法国知名作家杜拉斯,她有着曲折传奇的一生。
2)内在世界的丰富。
即使生活单调,优秀作家懂得不断思考,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凡。
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出生于富有的家庭,一生没有遇到巨大挫折,但他却善于将所见所闻,人情世态以文学的形式真实描写出《追忆似水流年》。
事实证明,即使有着平平无奇的一生,也能拥有丰富内在的精神世界,这要做到以下三点:
① 注意观察
有善于发现的眼睛:从相同中看到不同。
细致观察,捉住不易被人察觉的事物细微变化。
有善于聆听的耳朵:接收外界新闻、别人口述的经历等。
② 多体现
强调一下,这里所说的“体现”,是要与“经验”区分开来。
经验,是指因经历过而获得的认知和身体感知。
如,生过病的人,都知道受病魔折磨之苦。
只有对所得的经验进行思考,才会产生体现。
如,作家史铁生,从自身身患残疾,思考到生命的困难与意义。
③ 善于挖掘
从表象挖掘深层次的内容。
挖掘自己。
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可以从我们的童年生活,伤心,开心,尴尬等经历入手,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文章。
挖掘他人。
可以从他人口述的故事,网友的发帖描述经历等入手。
挖掘社会。
通过社会新闻,热点,发现人生百态。
挖掘自然。
知名画家莫奈的一系列作品《干草堆》,就是以其对每天、每季不同时间的光线的敏锐观察而出名。
关于高效写作
一、什么是高效写作
所谓“高效”,并不在于写作速度与数量,而在于写作质量。
二、如何高质量地写作
1、了解人,学会写人
文学即人学。
几乎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都能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
通常作者关注的是人物的道德与情感,这两方面。而读者在其两者之间,更关注情感方面。
例如,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为艺术抛妻弃儿的行为,放在现实生活中是违背道德的,但在文学中,却能得到读者的共鸣。
在这一点上看,我们是否可以从刻画人物情感方面,借鉴和学习名家的做法?
人是具有多面而复杂性的,并不是非好即坏。
要想写好一个人,就要始终思考什么才能称得上真正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实、全面的人。
因为只有专注于人的了解,全面而多维度地认识人,描写起来更能注入情感,我们的写作才能更有层次与深度力量,从而打动读者。
2、专注灰色地带的思考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前因后果,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角度与立场的不同。
写作者要极力摆脱非黑即白的对立思维,学会身处灰色地带看待问题,所得表达的简洁才会客观全面。
如何做到时刻处于灰色地带思考?
1)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这样看的问题才更客观。
2)培养共情能力。
共情,即“穿上别人的鞋,走上一段路”,意思是要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人的处境,从而感受并理解他人的能力。
2)学会展示,而不是讲述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名言:
别告诉我说月亮很亮,拿一片碎玻璃让我看看它折射出的光芒。
意思就是别用“间接”手法,表达想要表达的一切东西。
要把一句话,尽可能地写深、全、圆。
例子,形容一个人很美。(这只是讲述)
我们可以尝试用正面的外貌细致描写:温柔清澈的大眼睛,樱桃小嘴、肌肤雪若凝脂等。
加上侧面描写,如他人评价,环境、观感等方面。
截自网上的一段描写:
这时有一个丽人正缓缓拾级而上,每一步都摇拽成一段音乐。阳光照射在她身上,那阳光就象得了活气似的,一缕缕都在舞蹈。而她拖在地上的影子呢?却象淡墨泼成的一幅画。
瞿宇感觉自己的呼吸一顿,不可置信地望着门外。那人上台阶的短短几步似乎一步步都敲击在他心上。然后,那个丽人上至门口,瑶鼻玉齿、明眸樱口。
原来她是——朱妍。沈放与三娘对望一眼,他这已是第二次见到朱妍,还是忍不住有一种呼吸一紧的感觉,觉得这女子身上真是无一处不美。三娘子本来也颇自负容色,至此不由一叹。心想:若只论容貌,自己与她也真是相去甚远。
由此可见,展示才能让读者信服。
另外,处于灰色地带叙述的时候,还有几个要注意的地方:
① 写作者不管任何时候都应是客观的,避免做出评价,只需如实表达展示人物、事情给读者即可。
因为,作者的评价会左右读者观点,引起读者反感,适得其反。
② 情感不能太浓烈,话不能说得太满。
善于克制自己的情感。
如果把自己的情感一股脑地宣泄出来,读者很难投入到作者的情感当中。
悲伤故事,用淡淡的语气写,反而能形成反差感,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叙述的时候要恰到好处,读者是有智商的,不需要对于任何表达都要写全。
点到为止,才能吸引读者参与其中,吸引读者的热情。
3、另类知识,另类体验
每个写作者都应有独特的写作底层逻辑、风格、与行文体系。
因为独特,才能让读者留有深刻印象。
寻找自己的独特之处,是每位写作者都需要探索的主题。
4、启示人的存在
作者的表达,能让读者自主地去思考探讨人的存在原因与意义。
5、启示一个世界的建立
所有写作者都是在文学作品中构造一个新世界,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网文等。
能让读者进入到自己构建起的逻辑框架,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与人物普系的新世界中,这就说明我们的写作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
关于从快乐写作到高效写作
一、快乐写作与高效写作的关系
其实,快乐写作和高效写作,不存在先后的逻辑关系。
但是,一般来说,写作们刚开始的时候,通常是先想要表达自己,以此来满足自身的表达欲望。
当写了一段时间后,写作者们就从自娱自乐式的表达,逐渐想把自己的想法向他人传达。
所以,高效写作是每位写作者最终要到达的高级阶段。
快乐写作是贯穿于,写作者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整个过程,让写作持续下去。
二、如何评价写作的质量
1、写作要有深度
作者创作的作品,能让读者在其中深挖的时候,能有一些新发现,从而引发新观点。
2、写作要有内容
作品需要有延展空间。
写出来的东西要对读者有启发性的意义,或能勾起他们的想象,能够引起情感共鸣。
三、怎样从快乐写作到高效写作
1、精确定位、读者群体
定位不一样,群体不一样,写作方向与要求也就不一样。
只有精确定位后,才能找到写作方向。
要先认清自己的写作定位,是纯文学、自媒体文章、还是自娱自乐。
定位确立后,要站在对应的读者群体立场去考虑写作。
2、从阅读当中吸取相应的写作资源
在阅读过程中,要仔细揣摩作者是怎样选材,怎样选用语言、人物设置、氛围感、情节冲突,如何表达情感。
3、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选择固定时间段、特定的环境与思维定性等一些外在的写作习惯,会影响我们的写作,能起到提示与持续写作的作用。
4、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从狭义层面上说,从人物、情节的设置,语言的应用等方面修改,让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情节更紧凑。
从广义层面上说,指内在反思。
写了一段时间后,要多回头看以前写的文章,反思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
内在反思,能意识到更为深刻的内容,对以后的写作更为直观和有把握。
结语
综上述总结,快乐写作与高效写作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
高效写作,是写作的进阶阶段。
快乐写作,是高效写作的基础,是持续写作的条件。
没有快乐,写作就没有意义;抛开高效,写作水平就只能原地踏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