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老家,去门口玩,看见邻家一个小女孩,脸上脏得找不到一块干净的地方,目光与她相遇,那好奇的眼神死死盯着我……上下打量她,实在是不舒服。
“要各异死老了!”突然,内心深处一个声音将我拉回记忆里的时空……
小时候,妈妈经常教导我们要争气:
农忙时节,爸爸在学校无暇顾及农活,妈妈既要照顾年幼的我们,还要一人撑起几亩地的活,家里家务也靠她一人操持。
一次,妈妈从地里回来,抱着姐姐去街上办事,回来走到一户人家门口,那个在街门口坐的妇女看姐姐一眼,扭过头说:“要各异死老了!”妈妈永远无法忘记那句话和那鄙夷的眼神。每次说到这,妈妈总会意味深长地对我们姊妹三个说:“孩子们,咱都争点气,不能让人看不起!”
爸爸妈妈说他们分家时除了几亩地什么也没有,记得小时候我们早晚饭吃的菜只有咸菜、萝卜缨;一箱火腿肠足够我们小孩子惦记半年;我们常常垂涎印着奶牛的那袋奶粉,还趁大人不注意偷吃过两口;过年看见大伯家包的纯肉馅儿饺子馋的直流口水……爸爸妈妈省吃俭用,就为了供我们读书。
一位邻居对爸妈说:“你们要把他们三个都供出来,可够你们俩奋斗的呀!”可就是这样的条件,爸爸妈妈硬生生把我们姊妹三个都供成了大学生,如今还都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
爸妈至今仍有着节俭的习惯,总是提醒我们不要乱花钱,还会仔细询问你买的东西花了多少钱,如果这件东西性价比不高,那你定要挨顿骂。
如果你到我家来做客,看到诸如这样的情景可不要惊讶,妈妈把一口不舍吃的菜夹给我们,我们借口不好吃再夹给她……
我亲爱的爸爸妈妈,受了多少苦,为我们操了多少心,可现在我们有时却会嫌父母啰嗦,抱怨他们太小心,然而我知道,没有这些品质,不会有今天健康长大、走上正道的我们。
回味过去,虽清贫却很幸福。反观现在的生活,物质上满足了,精神上却总觉得少些什么,或许那正是我父母教会我们的:“要争气、懂珍惜”。
前几日读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多想把它分享给我亲爱的家人们: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
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跳出舒适圈,要争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