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厌倦了尘世欢场的生活,他远离城市开始在森林里漫游,再次遇到帮他渡过河流的船夫,像故友相聚一样,悉达多给船夫讲述了过去多年的所见所闻。船夫静静地倾听着悉达多讲诉着过往的经历,悉达多发现很少有人像船夫这样懂得倾听,船夫吸引着他,他决定像他学习,他留在了船夫的身边,开始学习驾驭船,没事的时候和船夫在稻田里劳作,搜集木柴,采摘香蕉。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流逝,有一天众多朝圣者需要过河,去看望即将垂死的佛陀,悉达多曾经的情人卡玛拉也加入了朝圣者的队伍,不料途中她被毒蛇咬伤,就算得到了悉达多和船夫的救助依旧没有保住信命,卡玛拉留下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正是悉达多与卡玛拉的儿子,男孩面对母亲的离世极度的胆怯和悲伤。
这个11岁的男孩在母亲的溺爱中长大,成长的环境里习惯了精致的美食,习惯了柔软的床,习惯了指使女仆做事,他无法面对和悉达多生活在茅草屋里,吃着粗糙的食物,即便悉达多已经尽力去搜集最好的东西了,他渴望赢得儿子的心,让儿子留在他的身边。可恰恰相反。男孩一点也不快乐,渴望离开。
船夫告诉悉达多“哪位父亲,哪位老师真能防止他自己去经历生活,自己因生活而沾染污垢,自己给自己摊上罪责,自己饮下苦酒,自己找到人生的路?亲爱的朋友,你真的以为,有谁可以免走这条路吗?,你真的以为你的宝贝儿子,就因为你爱他,因为你只想他不受苦,不痛苦,不失望,他就有可能不走这条路吗?可是就算你为他死十次,你还是不能从他注定要承受的命运里减去丝毫。”
船夫的这段话不正是每个为人父母对孩子庇护的真实写照嘛,即便很多人长大成人了,依旧没有脱离父母的庇护,父母总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可是父母的这种爱,未必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他们一直想挣脱这种爱,想走一些父母不给走的路,想吃一些父母不想让他们吃的苦,悉达多怎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但他不能任由儿子去走他想走的路,男孩还是逃跑了,哪怕他知道男孩不会丧命,不会在森林里迷路,他依旧是追寻,他一刻也没有停留,去追赶孩子,仅仅渴望能见他一面。
从城里又回到河边做起了船夫,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对儿子的思念,想去城里寻找儿子,这时他仿佛听到了河流的声音,在嘲笑他,他突然想起年少的自己,曾要求父亲,让他去与苦行僧为伍,他记起来,他是如何与父亲告别,如何一去不复返,他父亲当年所受的苦,不就和他现在为自己儿子所受之苦一样吗?他的父亲为他孤身一人,为儿子哀愁,他自己出现了,孤身一人,也受自己对远方儿子的思念和束缚,每一个都朝自己的目标,每一个都沉迷于自己的目标,每一个都受苦。
道理我们都懂,但真正做到的人之又少。人生的路自己走,自己去体验。别人的庇护拥有不能代替自己的身体力行的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