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前往北京休假之前,Z总特地嘱咐我,以后有事应当面与他口头汇报,而非通过文字。
然而,在北京休假归来,面对工作上的纷繁复杂,我仍旧习惯性地将它们整理成文字,发送给Z总。
同时,我向他坦露,自己在紧急情况下,常常会因为着急而语言混乱,甚至有时心中千言万语,却当面难以启齿,不明所以。幸运的是,Z总似乎能理解并接受我继续以书面形式进行工作汇报。
这次从北京归来,我仿佛在理解的河流中徜徉,我感受到了Z总的理解与接纳。
“理解的河流”,这是我现在的感触,也是我现在的体会。我有些忐忑,既已涉足这条河流,我是否能顺利抵达彼岸?若离开这条温润的河流,我是否会感到失落?
此刻,我坐在书房中享受着空调的清凉,然而我的心却依旧被牵引到那个瞬间——当我听到Z总希望我能够当面汇报,而非书面呈报的时刻。
我回想起那个清晨,自己早早起床,对着手机录音,一遍遍练习想要向Z总汇报的内容,我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然而,上班后当我按照预先的练习与他当面交流时,话未说完就被他匆匆打断,那种失落至今难忘。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回想起为何我倾向于书面与Z总沟通。那是因为,有时我口头上的陈述,他似乎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我内心却急切地认为这些事情至关重要。因此,口头汇报之后,我总会再以书面形式发给他,唯有如此,我心中才能感到踏实。
“书面的确认”,这是我对自己工作的坚持,也是我对事情重要性的确认。
对于沟通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看法。有人或许认为面对面的交流更为直接有效,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延迟或误解。然而,在我看来,书面的沟通方式能给予我更多的思考和准备时间,也能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避免遗漏或误解。在与Z总的沟通中,我愿意寻求一种平衡,既能尊重他的需求,也能确保我自己的工作得以有效推进。
倘若我与Z总的沟通方式能持续找到平衡,我们的合作和理解必定会进一步加深。
我们努力跨越障碍,探索更有效的交流方法,难道不是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为什么我心中仍然回荡着那次沟通的挫折感?
为什么我耳边还回响着Z总的嘱咐与期望?
为什么我怀着对工作的热情与责任感,一遍遍练习想要完美汇报?
为什么我在寻求沟通方式的路上,如此坚持甚至执拗?
原因是:我珍视在Z总领导下共事的机会,并感激他对我工作方式的理解与接纳。我期望我们之间这种顺畅的交流与协作能够长久维持,让我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条象征着理解与共识的河流中,我期待能跟随Z总的步伐,共同前行,直至抵达梦想的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