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用心看见孩子
李娟
第一章,父母的觉醒和成长
1你能给孩子“乳汁”和“蜂蜜”吗
1.1为了使孩子在得到“乳汁”之外还能得到“蜂蜜”,父母首先应该是内心富足的人,热爱生活的人,对未来充满懂景的人。父母对生活的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只有自己先感到幸福,孩子才会感到幸福。
1.2有人曾用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亲子关系: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出了问题,父母不改原件,拼命地修改复印件。在修正孩子问题行为这个角度上,我非常认可这个比喻。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
1.3好父母需要满足的三个要求,或者说具有的三种素质:
①好父母不是找借口的父母。
②好父母是身心健康的父母。
③好父母是终身学习的父母。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比喻:“上帝所许之地里(土地始终是母亲的象征)流着乳汁和蜂蜜。乳汁象征母爱的第一个方面——对生命的关心和肯定,蜂蜜则象征生活的甘美,对生活的爱和活在世上的幸福。大多数的母亲有能力给予'乳汁',但只有少数的母亲除给予乳汁外还能给予'蜂蜜'。”这段话非常富有深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父母内心里非常爱他们的孩子,他们倾其所有给孩子创造富足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而辛苦打拼。可是,他们对生活却有着诸多不满,内心苦涩,常常纠结痛苦。这样的父母即使再努力,也不能带给孩子对生活和未来如蜂蜜般甘甜的感受。在实际生活中,因为自身的心理状态不良,他们还会常常情绪失控或暴躁不安,容易冲动地处理问题,反而会给孩子和家庭造成困顿的局面。
为了使孩子在得到“乳汁”之外还能得到“蜂蜜”,父母首先应该是内心富足的人,热爱生活的人,对未来充满懂景的人。因此,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亲近正能量的东西,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体育运动,抑或是某种兴趣爱好或者人生志向,只要是自己所喜欢的,就要孜孜不倦地投入追求,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出自己的独特价值,让自己能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父母对生活的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只有自己先感到幸福,孩子才会感到幸福。)
心理小贴士
古语有云,“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勇于担当、身心整合和终身学习,是我向众多与我一样渴望变得更好的父母提出的建议。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孩子对父母的陪伴也给父母带来了更快乐更有意义的人生。成为父母,就是一份幸福的担当!胡适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每天改善一点点,终究会慢慢地超越自己。
2.好孩子来自好家庭
2.1家庭中某个成员出现问题,与这个家庭是密不可分的。个人是整个家庭的缩影,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带有家庭的气息和声色。家庭“生病”的时候,征候就会在家庭成员的身上显现出来。
2.2例子,新新打架。
很多人会感到奇怪,同样的年龄、同样的学校、由同样的老师教导,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好、表现好,勤奋聪明又上进,还不用父母使劲儿操心,而有的孩子却问题很多,不是学习让人头疼就是跟同学没法好好相处。其实是因为,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镜子,照出了家里的喜乐兴衰,家里气氛好,孩子就会昂扬向上,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家里气氛紧张压抑或者争吵不断,孩子内心苦闷纠葛,眼神里也会有怒焰喷射出来。
不管表面上的现象如何,其实内在的根源,都是夫妻关系的矛盾。
李维榕老师所说:“亲子并非只是两人的关系,而是三人或三人以上的互动。过分亲子的母亲,很多都是缺乏一个体贴入微的丈夫。”孩子的表现和家人间的互动,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家庭的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石。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所有人都会轻松自在,孩子就能够顺着自身发展的脉络自然生长,即使在成长中遇到困难,家庭也会举全家之力帮助他渡过难关。所以,想要纠正孩子的行为问题,培养出健康向上的孩子,首先要培育好夫妻之间的关系。从缔结婚约的那一刻起,丈夫和妻子的命运就被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不管曾经如何海誓山盟,经过岁月流淌早已化为过眼烟云。想要维持长久美好的爱情,夫妻两个人就要打破“完美婚姻”的执念,从自己入手来改变婚姻。
想要维持长久美好的爱情,夫妻两个要打破“完美婚姻”的执念,从自己入手来改变婚姻。
①经营爱情,而不是抱怨婚姻。
②渴求了解,而不是渴求认可。
③接纳冲突而不是回避冲突。
婚姻开始的时候,里面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只有两个人都努力往里装东西,它们才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饱满,才会发出稳定,和谐,相互扶持,浓厚亲情等更多的宝贵资源。
“装东西”的过程,就是夫妻两人持续努力投入的过程,装进爱心,耐心,理解,信任,包容……
良好的人际关系,指的并不是清晰的沟通,而是一个个亲密无间,相互依恋的美好时刻。家不是讲理的地方,爱是治愈一切的良方,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接纳胜过任何言语的沟通。
既然婚姻中的许多矛盾无法根本解决,那就不要试图去解决,“带病生存”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心理小贴士
好的爱情,是“你使我想成为更好的男人(女人)”;好的家庭,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想要做得更好”。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一心一意去解决孩子的问题,而要先去破解自己的问题,把夫妻关系理顺、调好,使整个家庭焕发出勃勃生机和烟烟光彩,孩子自然会卸下重担、回归到原本的发展之路上来。
3,爸爸,你不能袖手旁观
母亲爱孩子,爱在“联结”,给孩子温暖和依赖;父亲爱孩子,爱在“切断”,给孩子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教育孩子并不像其他的家庭分工那样,可以清清楚楚地一切两半或者彼此分开,家庭教育是需要父亲和母亲携手共同来完成的。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父亲同样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集雄教授将家庭中父亲的角色作用命名为“父性原理”,将母亲的角色作用命名为“母性原理”,认为家庭中必须明确父亲和母亲各自分担的性别角色。
“父性原理”指的是在家庭角色中,父亲会采用严格的方式教育孩子,让孩子体会到规范、秩序、原则、责任等,切断与母亲的一体化。同时,培养孩子谦逊、忍耐、自我调节、现实感等品质,强调契约关系,强调作为社会人的义务和责任。父性原理遵循现实原则。
“母性原理”恰恰相反,无论孩子怎样,母亲都会以包容、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相信人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一体感,给孩子平等的机会,培养爱的力量。母性原理遵循快乐原则。
在家庭教育中,“父性原理”与“母性原理”是相得益彰的。“父性原理”代表了人的思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使孩子明确前进的方向,遵循法律、秩序、纪律和规则,重视竞争,增强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母性原理”使孩子感受到安全、信赖和托付,增强对生命的热爱和爱人的能力。简言之,母亲爱孩子,爱在“联结”,给孩子温暖和依赖;父亲爱孩子,爱在“切断”,给孩子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战胜困难的自信心。缺了任何一种,都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困难。
现今许多家庭中出现的问题,都与“父性原理”和“母性原理”缺位有关。有的家庭注重对孩子进行严厉教育,父性有余而母性不足,孩子在家长的控制和高压之下受到束缚,缺少安全感,容易焦虑,与他人关系疏远,对人际交往感到压力重重。这样的孩子,要么胆小怯懦,要么叛逆不羁。严厉教育过于严苛时,便会走向扼杀生命的一面。而有的家庭,就如同上文中提到的案例,母性泛滥而父性缺失,孩子被宠溺娇惯而任性跋虐,无法明确哪些事有所为、哪些事有所不为,对规则随意践踏,缺乏理性和判断力,与人交往也常常跨越边界,人际关系容易陷入纠葛之中,目光短浅、惯于索取却各于付出。
当然,我们这里说“父性原理”与“母性原理”的区别,是指母亲与父亲爱孩子的方式不同,不等于说母爱就没有坚毅的成分或者父爱就没有温柔的特点,我们只是强调母爱和父爱的性质不同。一个成功的父亲或母亲,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优秀的人,他的人格中必然同时兼具爱与理性,只是两种成分的比重不同而已。在家庭中,夫妻双方又都会舍弃一部分原有的个性、发展出新的个性来适应家庭的变化,同时根据两人的分工来确立自己的家庭责任。所以,对教育孩子来说,父亲与母亲的爱是不同的方面,二者都能带给孩子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一个健康理想家庭中的孩子,需要母亲无条件的爱与关怀,同时需要父亲的权威与指引。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对母亲和父亲的态度做了生动而精彩的描述:“母亲应该相信生活,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亲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飛飛逼人和专横的。”每一位父亲和母亲都是孩子无可替代的心灵导师,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影响力。作为母亲,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对他自由、独立的祝福,无私地施予爱而不淫没孩子的自尊和个性;作为父亲,对孩子最大的爱应该是对他理性、自律的肯定,用坚定的信念和坚毅的精神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
心理小贴士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把父亲和母亲的形象融合于一身的过程。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发展出父亲的精神,也会发展出母亲的精神,从而达到健康完整的精神高度。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每一个隐形爸爸和焦虑妈妈都能意识到彼此对孩子的影响和意义,在主动付出的同时,也接纳对方的付出,共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精神家园。
4.孩子是靠不住的!
5.“为了孩子好”的潜台词背后,家人之间在对抗什么。
你认为的对未必就是真的对,你认为的错也不一定就是全部错。所以,在对待孩子时,不应纠缠于谁对谁错的问题,而应该思考怎么样去面对大家的差异,尤其是两代人之间的差异。既然不存在对与错的纷争,那么,对于孩子的教育各执一词、做法相反的情形,就是典型的权力之争。
为了让父母弄明白一件事,你认为的对未必就是真的对,你认为的错也不一定就是真的错。所以,在对待孩子时,不应纠缠于谁对谁错的问题,而应该思考怎么样去面对大家的差异,尤其是两代人之间的差异。
既然不存在对与错的纷争,那么,对于孩子的教育各执一词、做法相反的情形,就是典型的权力之争。一方要求获得一定权限,而另一方却不肯出让这部分权力。也许有人会说,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情,也是父母的责任,祖父母非要干预,就属于越界的行为,所以应该反思的是孩子的祖父母。可是大家仔细想想,孩子的祖父母在照顾孩子时付出了超乎一般的心血和汗水,而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子女的爱意,爱之深因而责之切,有时说得多了、做得多了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而且,孩子的祖父母上了年纪,多年的人生经历早已把他们的观念塑造成型,想要让他们重新学习育儿方法,谈何容易?
说到这,可能年轻的父母就会有些不满——依你的意思,那就是我们的错?当然不是!我无意偏祖老人而话毁年轻的父母,我只是想说,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与祖父母发生争执并不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好办法,既然不能改变,不如试着去顺应。既然祖父母在白天是孩子的主要看护人,那就必然在很多事情上能做得了主——父母出让了一部分责任,同时也就应该让出一部分权力。
心理小贴士
父母与祖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矛盾,是典型的权力之争。父母请祖父母帮忙带孩子,在出让一部分责任的同时,也应出让一部分权力。不必过于担心教育方法的迥异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父母只要做好自己、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引导孩子,孩子势必会主动追随父母的引领,同时还能收获祖父母的宽慰与家庭的和谐。
6.住在你心里的小孩,他长大了吗?
在每个人漫长的一生中,都可能会面对内心那个仍未长大、依旧幼稚的“孩子”。这不是我们的错,但我们有责任呵护好他。
每个人都是从童年走过的。有些人的心灵伴随身体的成长走到了青年、中年,并一直走下去;还有些人的心灵一直停留在儿时的岁月里没有长大。如今为人父母的你,是否还在追寻那个“心中的小孩”呢?
心理小贴士
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早年的困扰,不应该成为一生的怪楷。如果你的心里仍然住着一个小孩,那么,请好好珍惜他,因为正是他来告诉你,你还有很多成长的可能。
当你看到这个孩子时,改变就已经开始。向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吧,把你的手伸向他,把温暖和关怀送给他,从此刻起,与他一起慢慢长大。
7.相信什么,你就会看见什么。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优秀”的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得到“幸福”?这其中的答案,必然不在孩子们身上,而在于父母望向他们时,眼神中透露出来的情感。
还有一个父母经常忽略的问题,就是他们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优势特质去衡量孩子的发展水平。父母专注力强,就要求孩子也必须聚精会神;父母善于言谈,就要求孩子也要妙语连珠……如果父母抱有这样的期望,那一定会以深深的失望而告终——事实一再证明,孩子可能永远也不会达到你的标准,或者他根本就不屑于达到你的标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却可以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快乐和舒适,这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是:人生就是一次次的挑战,并没有最终的目的地或者说制高点,生活的意义在于满怀希望地自我成长。因此,去尝试是很重要的,要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竭尽全力,就应该为自己的努力感到骄傲。很显然,成长型的思维模式破除了对于结果的执迷,让人更加轻松和自在。
许多父母对成长型思维模式感到不安,因为这样看来,是不是等于说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都无所谓,只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就够了?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是主张父母放弃对孩子的引导和督促,而是希望父母用更宽广的视野来观察生活,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与关注缺点不同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会让人更加关注优势,孩子一点点的进步和成长都会让父母欣喜万分。关注优势能够收获孩子的信任和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当父母的积极态度被孩子感受到,他们就会受到无比巨大的鼓舞,从而更加上进和努力去完善自己。
美国盖洛普公司曾经推出过一本畅销书《现在,发掘你的优势》,研究者通过调查一些快乐和成功的人,最终发现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基于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而是更好地发扬了自身的优势。这个发现与我们以往的常识是相违背的,因为我们之前一直在强调木桶理论,认定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了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于是,父母生怕孩子身上“哪一块木板”成为短板,使劲儿地要求他们弥补不足。现在看来,“优势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赞赏并帮助孩子发挥他的优势,注重核心“长板”的作用才会激发出他更多的生活热情和信心,从而更好地增强孩子的综合实力,也使他更有勇气去挑战人生崭新的目标。
心理小贴士
关注创造现实。关注弱势、缺点会让我们忽视美好。当父母的注意力全部用在挖掘孩子的缺陷上,只能把自己拖进锵铁必较、吹毛求疵的泥沼,从而对孩子越来越不满,同时招致孩子越来越多的对抗。如果转变注意力,更多关注孩子的特别之处或擅长优势,就会激发出孩子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使孩子在探求人生的路途中自发地向前奔跑。
8.孩子的未来谁做主。
父母对孩子前途命运的影响,不应该是某种限定和决策,更多地应该体现在对孩子生命价值的引导上。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就是父母影响力的最佳解读。看似什么都没做,其实已经做了最重要的事情。
在一次亲子活动沙龙里,几位父母正在兴奋地讨论着他们的孩子:“你想让孩子将来干什么?”
“学音乐,走艺术这方面吧,将来报考音乐学院。特长生毕竟有优势。”
“哎哟,那真不错!你家宝贝长得这么漂亮,没准儿能成为大明星呢!”
“呵呵,明星倒不敢想,反正想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你呢?怎么想的?”
“我想让孩子当医生。毕竟孩子他爸爸就是做医生的,多少能帮他点儿。”
“没错儿!你老公这么多年一定积累了不少人脉,你们孩子将来当医生,肯定错不了!”
“嗯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夷,美美妈妈,你有什么打算?”“我呀,将来想送孩子出国读书。学校我都帮他想好了。”......
接下来,父母永远不下岗,为孩子的工作操碎心,为孩子的婚娶跑断腿、为孩子的孩子愁白头……于是,有人把这样的做法界定为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国内热播电视剧《小别离》中,讲述了三个不同阶层的父母想方设法送孩子出国的故事,想必能让很多父母感同身受。
然而,付出沉甸甸的爱与呵护时,作为父母的你真的了解孩子的感受吗?你是否知道他的怀疑、愤满和无助呢?又有多少孩子能真正从父母的良苦用心中获益呢?
有的孩子不愿听从父母的安排,因而不断反抗。他们厌学逃课、网络成瘾,想出所有可能的办法来逃离家庭。父母将孩子的反抗解读为“不上进”“叛逆”“不孝顺”,从而不断爆发亲子之间的激烈战争。有的孩子听从了父母的安排,但是内心非常不情愿。当他的学业
出现困难或者遭遇人生坎坷时,他把这些归结为父母的过错;当他看到别人实现人生愿景时,后悔自己不该向家庭妥协从而失去了宝贵的机会,于是才有了各种令人咋舌的“父母皆祸害”的说法。
有的孩子听从了父母的安排,也情愿这么做。但是,他失去了自主选择和独立决策的能力,遇到任何事情都会让父母帮他拿主意,因为他无法对自己负责任。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嘴老族”“妈宝男”就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
心理小贴士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的独立人格、内心情感也在慢慢滋生丰盈,他会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审美情趣和判断事物的内在标准,这是完全区别于他人的独特内容,作为父母,必须认识到这一点。父母要学会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他的人格独立和个性特点,懂得有些事是必须做的,有些事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是万万不能做的,把亲子之间的关系维系在一个良好的动态平衡上。即使再亲密,彼此也应为对方留有足够的空间,保有恰到好处的界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