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暑假已经结束,这个暑假是充实的、忙碌的、收获的。有幸参加2019兴成长计划,到今天已经聆听了七位老师的课,每节课都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第一课是何其刚老师的《微信小程序的创新应用案例》,这节课给我带来最大的感触是,我们要学会创新思考。微信是一个我比较常用的小工具。在听老师课之前,微信更多的在生活中应用。能够联系到教育教学的也就是为家长建立微信群,传达一下学校的通知。听课老师的我知道了原来微信小程序还可以用来完成学校管理工作。
第二课是唐晓勇校长的《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这节课带个我最大的收获是思考。在听老师课之前,我所思考的问题一直是怎样转变教的方法,从未思考过学生学的方式应该怎样转变,听了老师的课我意识到不仅是老师教要转变,学生的学也需要变化。
第三课是梁勇校长的《教学PPT的设计与制作》,梁校长通过四个案例,把PPT的设计与制作娓娓道来,案例的选取恰当,直观生动的让我看到了,很自然的让我联系自身,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节课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PPT作为我最早接触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自我感觉是精于此道的,听了梁校长的一课,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在梁校长讲到的问题和误区中,回想自己制作的教学PPT ,经常有一个毛病,那就是采用不想关的图片比较对。我是小学英语教师,在做PPT时常喜欢更换PPT的背景图片,在选取这些图片的时候,往往没有什么呢考量,比较喜欢一些颜色鲜艳,漂亮的图片,听了梁校长的课,找到了不足,以后一定改正。其次,在教学PPT三大功能,情景创设、化抽象为直观、交互练习这三者中,我从为注重PPT的交互功能的使用,听了梁校长的介绍,学到使用的技术,尤其是触发器的使用,解决了我以往设计PPT的难题,以往遇到这类问题,我采用的是做超链接的方式,复杂而繁琐,有时链接太多,导致自己思路都混乱了,但通过这节课,我学会了触发器,迫不及待的试了试,真的非常好用。结合这节课所学,我知道了一个好的PPT,并不是花哨的图片,复杂的动画,夹杂视频就可以,要有统一的风格,清晰的逻辑,让观者一目了然,能够快速抓住重点才行。
第四课是王思思老师《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通过学习,我对自然笔记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自然笔记类似于日记,它采用图画、文字、视频等形式,对身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进行记录,它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但它不是原原本本简单的观察记录,还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发现。自然笔记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从小养成仔细观察、严谨认真等科学态度和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把自己所看到的记下来、画下了,学会做自然笔记,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根据学习内容我完成打卡作业《玉米探究课程设计》,我市是中国“中国玉米之乡”,所以我在设计课程时选择了孩子熟悉的这一种农作物。本科设计融合了美术、科学、英语三个学科。一、教学目标。美术教学目标:1、画出观察到的植物。2、掌握基本色彩搭配;科学教学目标:1、坚持观察记录。2、了解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3、培养节约粮食的意识;英语教学目标:1、尝试写英文观察日记。2、积累词汇,准确运用时态。3、完成“玉米之乡”英文解说稿。二、课程设计。一单元:1.查阅资料了解家乡。2.领取玉米种子。二单元:1.种子发芽的条件。2.玉米成长的过程。3.玉米的经济效益。三单元:1.绘画作品。2.玉米之乡宣传片。四单元:1.英文介绍解说稿。2.短片拍摄。三、作业。小作业:1.单词积累卡。2.科学记录单。3.绘画作品。4.宣传片英文解说稿。大作业:“玉米之乡”英文宣传片。
第五课是朱思思的老师《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听课老师的课,我把它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现在教六年级的课程,六年级是小学英语的最后一年,大部分知识可以和前面三年的学习建立联系,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进行整理复习。我在上职业这一课时就利用了思维导图整理了小学阶段我们所学过的职业名词,我以构词法为主线,方便学生联想记忆,教给学生方法,我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就自己所学过的词,完成一份思维导图。
第六课陈晓粧老师的《学习类APP的教学运用》,我是小学英语教师,英语教学一直注重情景教学,怎样为学生创设情景,一直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手机APP的使用帮我解决了问题。我常在网上找一些动画视频来创设情景,但是这些视频多数是中文的,我才用一乐秀视频来对网上下载的视频进行二次编辑。在与学生互动上,我用家校帮解决了问题。既可以布置音频作业也可以布置视频作业,形式多样,很方便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测。
第七课是钟文妙老师的《项目式学习(PBL)设计》,这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知识,很高兴有学到的新的内容--PBL教学法。个人更倾向于四个阶段,1、项目启动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定项目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核心是要根据项目目标确定驱动问题(Driving Question),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任务去解决驱动问题,因此驱动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它应该有以下特征:
-学生感兴趣的主题
-对学生有挑战性,不是轻易就能够解决的
-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
-问题的解决最终需有可呈现的作品:实物、海报、DV等。
2、项目计划
需要学生能够规划项目过程,有良好的分工和协作,就像拼图一样,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同样的事情,而是鼓励他们欣赏彼此的差异,做到“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3、项目执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面对挑战和冲突,教师扮演学生的学习教练,给予支持和引导,给他们补充一些知识和技能。不过,我们更多的是支持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所有的探索和决定都是有意义的。
4、项目收尾
无论项目最终是否成功,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体验和经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正向价值(即使项目失败,也能够看到失败的价值)。在项目收尾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反思也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一个PBL项目里,贯穿这四个阶段的驱动问题(Driving Question)、批判性思维和研究(Critical Thinking and Research)、分工合作(Collaboration)、沟通(Communication)、分享(Sharing)和使用技术手段(Technology Integration)都是非常关键的要素。
我现在所教授的是一年级英语课,学习的是基础的字母。低年级的孩子,培养兴趣为主,因此我设计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发现生活中的“字母”。第二阶段,学习小组交流心得,每个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的哪些字母,在什么地方?第三阶段,总结英文对日常生活的帮助。最后,小组形成一张海报,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字母总结在一起。
总之,这个暑假收获满满,感觉自己的信息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我一定要把这种提升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