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芳草集
转载ll诗人高适(5_6)

转载ll诗人高适(5_6)

作者: 申健 | 来源:发表于2019-07-29 16:10 被阅读278次

    五、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月,安禄山反,史思明从之,安史之乱爆发。 武备松弛之下,玄宗还花样作死。高仙芝和封常清奉命领军平叛,对比敌我态势后,决定暂避锋芒,退守潼关天险,结果监军的太监边令诚诬陷二人畏敌如虎。本来就因为错信了安禄山而无脸见人的李隆基,恼羞成怒之下,自毁长城,处斩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接下来,又调任哥舒翰驻守潼关,高适被提拔为左拾遗、监察御史,追随哥舒翰平叛。驻守就驻守吧,李隆基居然反复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敌。一样的剧情,监军太监李大宜揣摩上意,在军中上蹿下跳,拉拢一干投机分子吵吵出关迎敌。

    高适反复上书劝谏不能仓促迎敌,都被与安禄山有私仇的杨国忠扣下了。 哥舒翰无奈之下,顿足捶胸恸哭,弃潼关天险出战。不出预料,大败,哥舒翰也被俘虏。

    潼关失守后,关中门户洞开,很快长安、洛阳失陷,玄宗奔蜀。 乱军之中,高适历经惊险,得以走脱。一路狂奔,在河池追上了玄宗,履行自己监察御史的职责,总结潼关之战: 一是哥舒翰病重,有点犯糊涂。 二是监军曲解圣意,苛待士卒,酷暑下吃不饱饭的将士,无力作战。 三是援军受监军所绊,未能配合作战。 结论是:陛下离开京城,暂避锋芒,都是暂时的战略选择,没什么好羞耻的。

    这次上书,可见高适人情之练达,承认了错误——生病而昏聩,找好了替罪羊——监军太监。最关键的是,在经历了马嵬之变后,玄宗心理正敏感,觉得天下人都在责怪自己,高适适时为他找好了台阶。

    于是,玄宗擢升高适为谏议大夫,将他带到了蜀中。 如果高适一直待在玄宗身边,等到肃宗在灵武登基,高适估计要凉。但高适又秀了一把神操作。 玄宗在灰头土脸的时候,还不忘记给太子李亨找麻烦,居然要分封诸王,让他们领兵勤王,实际上是为了平衡太子的势力。高适意识到了其中的风险,反复上书反对,维护太子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权威,并预言诸王必反。 虽然玄宗仍然一意孤行,但高适的谏言被肃宗知道后,对他的远见卓识和忠诚极为欣赏。

    于是等到叛乱稍定,永王在江东果然聚兵造反之时,肃宗专门召见高适问计。高适给肃宗详细分析了永王的才能、性情和形势,断言永王必败。肃宗大喜,将高适从玄宗的谏议大夫(有些人投奔得晚,玄宗封的官职肃宗还不一定认),火箭提拔为御史大夫、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这就相当于从司局级的纪检员,提拔为中纪委书记,军区司令,升官速度令人咋舌。

    终于身居高位的高适已经五十三岁了,给人的感觉就是五十多年的气运集中爆发了。这次平叛,从高适上任到永王兵败被杀,只耗时两个月。整个过程只能用摧枯拉朽来形容,没有太多可以说的。需要说一说的,是高适的朋友们: 永王幕府中,有一位幕僚名叫李白。你没看错,就是那位曾经与高适把臂同游梁宋的谪仙人。如果单论诗才,高适相比李白应该还是有明显差距的。但如果比较政治水平和军事才能,高适和李白之间可能差了十个岑参那么多。不明大势、不识人,又没有自知之明的李白,就这样被卷入了谋反大案,下狱论罪。 李白到处写信求情,有一种说法,《送张秀才谒高中丞》是李白在狱中向高适求救之作。

    …… 胡月入紫微,三光乱天文。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

    但史书所载,作为平叛军的主帅,高适却未发一言。传说最后还是郭子仪求情,李白才得以免除死罪。

    一方面,这是一位成熟的政治人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但真相可能远不止如此。 在永王叛乱时,适逢安史之乱中最惨烈的睢阳之围激战正酣。河南节度副使张巡和睢阳刺史许远,以不足万人之兵,死守睢阳,抵挡二十余万叛军的围攻。

    作为江淮的最后一道屏障,睢阳是不容有失的要地。高适心忧于形势的恶劣,在自己另有军务在身的情况下,还给自己的朋友贺兰进明(时任临淮节度使)写信求援。

    他不知道,张巡刚刚派了大将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援,结果贺兰进明嫉妒张巡的声威在自己之上,不肯驰援,还打算劝南霁云留下为自己效力,不要再回睢阳那个死地。 在贺兰进明款待南霁云的宴会上,南霁云作了最后的努力,泣血哀告:“睢阳城里的军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的了,我实在吃不下去!”

    贺兰进明再次拒绝派援兵之后,南霁云悲愤莫名,斩断一根手指,以示决死之心。策马出城之后,号称“箭神”的南霁云,一箭射中城中佛塔,半入砖石,指箭发誓:“破贼之后,必杀贺兰进明,以此箭为誓!”

    南霁云的血泪都打动不了贺兰进明,高适的书信就更不可能了。本就惧怕叛军势大的诸将,在永王的叛乱后,更是有了借口,周边几路兵马皆按兵不动。且永王败亡后的乱兵,使得江淮局势乱成了一锅粥,物质运转不力,十个月内,睢阳没有一粒米输入,以至于张巡竟然杀掉自己的家人作为军粮。 待到睢阳兵尽粮绝,终于失守。张巡力尽被俘后,痛骂安禄山,叛军敲碎了他满口的牙齿,仍大骂不止,最终被残杀,在后世文天祥的《正气歌》中留下了“为张睢阳齿”的英名。

    许远、南霁云等人皆慷慨就义,睢阳城内十万军民,战后幸存的不到四百人。这可是高适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高适明明领着大军,在离睢阳这么近的地方,却由于永王的叛乱,无法救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故里成为白地。

    亲戚朋友被乱军杀死,活活饿死,甚至被吃掉!可以想见,高适对叛军和永王该有多么痛恨。 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理智上,高适都不适合公开为李白求情。但他确实很有可能默许了李白家人朋友的营救行动,这从后来杜甫对高适的态度中可以窥见端倪。

    这场战争中,还有一位高适的好友惨遭横祸。在永王之乱平定后,高适等四镇节度使驰援睢阳,还是晚了一步。四镇之首、河南节度使张镐大怒,直接拿下了延误战机的濠州刺史闾丘晓。作为离得最近的部队,闾丘晓接到命令后居然磨磨蹭蹭,直到睢阳城破之后三天才装模作样地出兵。 张镐要将闾丘晓处死,闾丘晓痛哭流涕:“我还有老父母要奉养,请大帅饶我一命!”张镐一听,更愤怒了:“王昌龄的老父母,不知道有谁奉养?”

    原来,就在闾丘晓出发前,王昌龄避乱返乡,路过濠州,闾丘晓无缘无故杀掉了王昌龄,“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稀里糊涂就丢了性命,旗亭画壁成为绝响。 高适获知消息,怒目圆睁,看着闾丘晓被乱棒打死! 三年中,高适青云直上,从河西幕府掌书记,一路升到封疆大吏,但虽有春风,却并不得意。天下无人不识君,但那么多的朋友,就这样慢慢凋零。

    至德三年(公元758年),安史之乱基本平定,唐玄宗成为太上皇,肃宗也坐稳了皇位,回到了长安。 五十五岁的高适,兵甲稍解,开始履行御史大夫的职责,反复上书言事,结果得罪了肃宗朝的大宦官李辅国。 李辅国其人,也是“人才”,他是唐代第一位当上宰相的宦官,也是晚唐无数大太监的精神偶像。

    他在安史之乱中,在玄宗在位的情况下,首先撺掇肃宗登基,回长安以后,又多次打击玄宗旧人,深得肃宗信任。后来,又极力保护太子李豫,也就是后来的代宗,收到了丰厚的政治回报。 但李辅国其人阴沉易怒,擅作威福。高适反复上书,很多问题都是在指责李辅国。

    很快,李辅国就将高适贬为太子詹事,打发到了洛阳。 后世很多文学评论家认为,高适人生的最后十年诗歌创作基本停滞,作品既少,质量也差,普遍归结为高适身居高位之后,诗心消磨。

    其实这是拿我们的价值观来要求古人,我们心目中高适作为诗人的身份比节度使耀眼得多。

    但对高适本人来说,修齐治平、重振家族、一展胸怀,却比文学创作重要得多。 诗为心声,远离了边塞,浮沉于宦海,高适的豪迈、旷达、磊落,都与官场格格不入。

    既没有了作诗的意愿,也没有了作诗的心情,难免作品少。但只要遇到不平事,仍旧会有锋芒惊鸿一现,我们会发现,他还是那个剑胆琴心的高适。这次被贬洛阳,他就写了一首《见人臂苍鹰》:

    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以十二月的严寒比喻冷酷的政治环境,以苍鹰伤羽比喻自己无辜遭贬,以燕雀的嘈杂叫嚣,比喻朝中小人得志,放言自己终有一天会再次飞上万里云霄。比起陈胜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首诗要铿锵有力得多,其针锋相对、宁折不弯之处,尤见风骨。 有意思的是,高适和他的一些朋友,明明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但他往往很清醒地集中火力于小人,对天子则一贯赞颂有加。比如这一首《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诗注:此次离别不知你们是什么心情,且先暂驻马蹄,饮了这杯别离的酒,问问大家被贬的去处。巫峡猿啼令人落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书信。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去,白帝城边古木稀疏。圣明时代会有很多机会,暂时分手希望不要失望沮丧。)

    自己不得意,两位朋友同时遭贬,还还能心平气和地说圣代雨露,劝朋友切莫踌躇。由此可见他历经磨炼之后的人情世故和政治智慧,这也是他后来抓住机会后能仕途通达的重要原因。

    贬到洛阳远不是终点,第二年,高适又被李辅国打发到四川,任彭州刺史。虽然仕途挫折,但总归比当初封丘县尉要好多了,起码作为一州主官,有了施展空间。他在送别年轻朋友赴京赶考时,还是很积极乐观的: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基本上相当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鼓励年轻人了。

    此时的四川,由于玄宗短暂驻跸期间,为了安置官员,生生将原本剑南道分裂为两位节度使分管。官府机构叠床架屋,层层盘剥,大大加重了百姓负担,使得蜀中民生凋敝、叛乱四起。高适先是任彭州刺史,后来改任蜀州刺史,期间大力安置流民,清理地方,整顿民生,政绩斐然。

    高适到任彭州的时候,恰逢杜甫流落到成都,寓居草堂。高适听闻消息,很是高兴。彭州和蜀州都离成都不远(今天都属于成都市的代管县),两人联系频繁。高适公务繁忙之余,得知杜甫生活困难,还不忘定期接济,连草堂的营建,也有赖于高适的资助。杜甫后来深情回忆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后来高适到蜀州的时候,杜甫还专门从成都赶过去看望高适。他乡遇故知,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更何况饱经风霜战乱的两人。杜甫回成都后,高适很是思念,在第二年的正月初七(旧称人日),作《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诗注:人日这天写诗寄往成都草堂,想念故人,思念中原的家乡。柳枝新绿,却不忍细看,梅花开满枝头,让人空自断肠。身在偏远之地,没有什么国家大事需要操心,却总是满腹忧虑。今年的人日我们彼此思念,明年的人日更不知漂泊在何方?高卧东山的闲适日子,转眼已过去了三十年,谁料到空携书剑,在风尘中老去。如今我已老态龙钟,还窃居刺史的高位,而比我有才得多的朋友,却仍在四处漂泊,实在有愧啊。) 这应该是高适晚年最杰出的诗作了,虽然词句浅白,但情真意切,极为动人。

    先有情后有诗,古人诚不欺我! 高适晚年,帝国形势已江河日下,吐蕃又开始不安分,年过花甲的高适,被提任为剑南节度使,用以防备吐蕃。可惜,这次老将军没能力挽狂澜,吐蕃接连攻陷三州之地,高适也被召回长安。 好在皇帝也知道,大势如此,非人力所能挽回,所以也没苛责高适,将他迁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此时高适的身体已经不行了,代宗念起他在安史之乱中的功劳,特意进封高适为渤海县侯,完成了他人生最大的心愿。 永泰元年(765年)正月,封侯之后不到一年,六十二岁的高适病逝于长安。

    豪情长歌、金戈铁马、书剑风尘,与盛唐风流一同落幕。 又过了五年,即将走到人生尽头的杜甫,飘零于潇湘一带。某日在翻检藏书时,从书页中发现了高适在人日寄给他的诗,老泪纵横,给九泉之下的故友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至情至性,其中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

    之语,丝毫不逊色于白居易哭元稹的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凄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

    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

    ((诗注:自从你从蜀州给我寄诗后,不曾想诗作遗失了很久。今天早晨忽然发现,重吟之下,泪如雨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壮士是多么慷慨豪迈,诗情将才震动寰宇。叹息于我冷冷清清翻阅你的作品,更有感于你郁郁不得志之下,还坚持匡扶社稷。锦里草堂的春光依旧,朝堂上却再也见不到那个耿直的重臣。潇湘水国里,我只能和鱼鳖为伴,长安的天空下,再也见不到翱翔的苍鹰。再也不会有人问我东西南北的漂泊,只余满头白发、病魔缠身,一叶扁舟飘零于江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载ll诗人高适(5_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nb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