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黄帝内经健康&养生自学中医
说白黄帝内经39:五脏正常脉、病脉和死脉

说白黄帝内经39:五脏正常脉、病脉和死脉

作者: 中医二羊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23:42 被阅读13次

上一次跟大家分享过,中医平人的脉象是怎样的。黄帝内经给出了两个要点:一个呼吸脉跳5次,另一个要点是有胃气。

这个胃气不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不快不慢和缓有力,脉跳有神。

那如果不正常的脉象又是怎样呢?

黄帝内经根据五脏,在脉象大概的表现,总结出了五种大类异常的脉象甚至死脉。

接下来继续看平人脉象篇的条文:

这篇提出一个很关键的要点,脉要有胃气。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下面的条文提出了正常的脉象有两个要点:

根据时间不同,四季的脉有差别,但也是正常的。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脏筋膜之气也。

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春天脉微弦,长夏胃微软弱,夏胃微钩,秋胃微毛,冬胃微石。

如果过多了就是偏了,就是生病了。太弦胃气少时肝病,没有胃气是死脉,后面类推。

春天的脉如果微微浮是秋天(肺)的病,浮的厉害就是当下的病,例如感冒等外感病。

长夏,脉象是弱很厉害的而是脾的病,没有胃气是死,软而沉是冬(肾水)病,稍微弱一点是当下的病。

夏天脉是过于洪大是心病,洪大没有胃气是死,洪大而且沉在里边是冬病,沉的厉害是刚刚得的病。

秋天脉是浮的,太浮是肺有病,没有胃气是死。浮且弦是春天的病,弦厉害是当下的病。

冬天脉微微沉,沉的多了是肾病,没有胃气是死,沉而洪大是夏天的病,沉的厉害是刚得的病。

小结:

一年四季脉也会随着四季变化而变化,这是正常的。只要春天弦,长夏缓,夏天洪大,秋天浮,冬天沉。并且都是“微微的”,就是正常的。如果太过或者不及都是病。

上面讲的是四季变换脉象跟着变化。

下面是正常的脏腑脉:

重要的话反复讲,开篇没多久强调胃气,讲快结束了又来强调一遍,大家记住有胃气才是把脉的关键,没有胃气是死脉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什么叫没有胃气呢?

正常情况下,脏腑对应四季,对应相应的脉象。呈现出来的对应一一对上,代表人能根据四季变化,脏腑能顺应自然就是正常的,相反不能顺应自然就是”病“

具体来看:

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四季的脉根据阴阳的多少来变化的,例如太阳脉洪大而长,少阳脉一下快一下慢,长短不定。阳明的脉呢就是浮大且短。

接下来看看脏腑对应脉象是怎样的。

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病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正常的心脉是平滑,象珠子流利,一般心病脉急促,如果是死脉呈现出来轻取坚硬不柔和,沉取则牢实不动。

正常的肺脉微微浮,如果浮硬象鸡毛是肺病,或者风吹毛散乱的是死脉。

正常的肝脉是微弦。想高举竹竿,很有弹性柔和。如果太弦象摸这个竹竿一样是肝病,如果很急想新拉的弓弦是死脉。

脾脉柔和,从容和缓象鸡踩地一样。如果像鸡抬脚,强急不和是脾病。如过象鸟喙坚硬,言坚锐不柔也。象屋漏滴雨,点滴无伦。又象水流,去而不返的。是皆脾气绝见到的怪脉,这就是”但代无胃气“,是脾死。

正常的肾脉,象石头沉在水底一样,按上去坚有力。如果沉坚搏牵连象葛藤一样,是肾病。如果脉象像解绳索一般,数而散,又像弹石一样,促而坚硬。这是死脉。

这篇讲了两个要点,正常的脉象关键在于有胃气。同时脉对应脏腑和时间有五行对应关系。会跟随四季而变化。如果稍稍变化,胃气少了就是相应的脏腑有病,如果没有胃气就是死脉。


我是中医二羊

读中医经典,用经典一直在路上,

一个铁杆中医脑残粉。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术。

中医是一种爱好,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

相关文章

  • 说白黄帝内经39:五脏正常脉、病脉和死脉

    上一次跟大家分享过,中医平人的脉象是怎样的。黄帝内经给出了两个要点:一个呼吸脉跳5次,另一个要点是有胃气。 这个胃...

  •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第115集

    说白“滑脉”与“紧脉” 王叔和的脉诀,别人讲脉的书是不是这样,什么脉,就什么病,是不是呀,从脉上认识病是不是?这个...

  • 五行脉诀

    一、五脏脉象 《素问·宣明五气篇》: “五脉应象: 肝脉(如)弦, 心脉(如)钩, 脾脉(如)代, 肺脉(如)毛,...

  • 2020-01-24

    《黄帝内经》 正常的肝脉,柔软而弦长,如同长竿的末梢那样柔软摆动,这是肝的平脉。春天以胃气为本,脉应当柔和而微...

  • 平人气象论第十八

    知常达变、“以不病调病人”、判断辨别病脉与死脉。是诊脉的基本选择。黄帝问道:正常人的脉象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人...

  • 脉有十种,阴阳两分,即具五法

    浮、沉是脉体 大、弱是脉势 滑、涩是脉气 动、弦是脉形 迟、数是脉息 总是病脉,而非平脉 ​​​

  • 悟医道真(七百六十五)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虽然脉来顺乎阴阳,如阳症而见阳脉,阴症而见阴脉,内证而见沉脉,外证而见浮...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舍证从脉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舍证从脉。 学脉不可就脉猜病,应问病求脉。 所问之病是外感,求得之脉乃是内伤,内伤治愈外感自愈。...

  • 悟医道真(七百四十四)

    “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黄帝问曰:凡脉以有胃气为生,以无胃气为死,是胃气者,脉...

  • 中藏经——12

    脉病外内证决论第十二 病风人,脉肾数浮沉,有汗出不止呼吸有声者死,不然则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白黄帝内经39:五脏正常脉、病脉和死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no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