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迎新班·一年陪伴营
先秦史03 ll 大家庭变迁,小家庭兴起

先秦史03 ll 大家庭变迁,小家庭兴起

作者: 绿阴冉冉 | 来源:发表于2022-09-05 17:26 被阅读0次

人是社会性动物,非团结不能生存。

据《礼记·礼运》说:大同之世,“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大同社会是一种人们理想中的社会。由此可见,最早所谓的团结大致是以年龄分为老、壮、幼三个阶层,没有夫妻、父子、兄弟的人伦关系。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

孝养老人和抚养孩子是大同社会的两大基本责任。

然而,人类愈进步,分化愈严重,组织的方法也愈多。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是游牧组织,有的是聚集组织,分工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于是,血缘成了人类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女子为中心的同姓成为一个母系氏族。

后来,由于产业的转变,财产和权力都转入男子手中,男子也成为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母系氏族逐渐变为父系氏族。

同姓同居,生活共同,利害亦共同。

随着同姓人口逐渐增加,分居势在必行,但仍以宗法联结在一起。

同宗同奉一个始祖。嫡长子为大宗宗子,代代承袭,即族长。始祖的其他儿子为长老。族长负责活人的治理、救济及死人的祭祀等问题。长老配合分管日常琐碎事务。

从周代开始,君主便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土地上建国。于是,封建土地制产生了。

人类因血族而来的团结,可谓臻于极盛了。这种社会组织,随着无分工的合作到分工越来越精密,便逐渐走向衰落。

精密的分工使个性更加显著。有特殊才能的人,容易发挥其所长,获得致富的机会。氏族中有私财的人逐渐多,卖买婚于此时成立。于是父权家庭成立了。

其家庭与现在普通的家庭是一样的。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兄弟各居一屋,各有各的财产。不过几房中,还保有一笔公款,这样其联结愈发薄弱。

当时,除了有广大封土的家族,因常作战斗的戒备,以征服异氏族,而后靠掠夺的土地租税自养,仍聚居在一起。但随着势力的悬殊差距太大,封建氏族最终走向解体。

小家庭模式应运而生,尽相生相养之道,即老者需人奉养,幼者需人抚育。几千年来,这种模式一直未曾改变。

相关文章

  • 先秦史03 ll 大家庭变迁,小家庭兴起

    人是社会性动物,非团结不能生存。 据《礼记·礼运》说:大同之世,“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 先秦史20 ll 赵雍继位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在位第二十四年,传位于儿子赵雍,离开了赵国人民。 赵肃侯在位期间,可谓是四面楚歌。它南面面对...

  • 先秦史22 ll 赵雍之死

    自赵武灵王继位,到第十九年启动变法,控制国内政局,统一南北两派思想,再到十一年后彻底打通全国疆域版图,并北扩疆土,...

  • 先秦史27 ll 嬴政执政

    嬴政十三岁继位,此时,秦国大权掌握在三股势力手中,分别是赵势力、楚势力和韩势力。 赵势力的代表人物:吕不韦,嬴政的...

  • 先秦史23 ll 秦武王之死

    秦武王,秦惠王之子。史书上称他“生性粗直,威猛雄壮,好与勇士角力为戏”。 他脾气粗、性子直,又猛又壮,喜欢亲身搞一...

  • 先秦史24 ll 燕王哙禅让

    燕王哙当政时期,他提拔子之当宰相。子之办事果断,深得燕王哙的赏识和重用。 燕王哙年事已高,不问政事,大权渐渐掌握在...

  • 先秦史28 ll 王翦灭楚

    秦政十七年,秦灭韩;秦政十九年,秦灭赵;秦政二十一年,秦灭燕;秦政二十二年,秦灭魏。 此时,“战国七雄”,除他嬴政...

  • 先秦史08 ll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出自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事情发生在西周时,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多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前来救援,导...

  • 先秦史18 ll 战国的“士”

    战国时代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有大量的无业游民、闲散人士、逃犯、武士、知识分子在各地肆意流动。 他们也许今年在楚国,...

  • 先秦史14 ll 商鞅之土改

    商鞅,魏国宰相公叔痤的随从官,原名公孙鞅。后来被封到商地,所以又叫商鞅。 公叔痤临危时,向魏惠王举荐公孙鞅。他认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史03 ll 大家庭变迁,小家庭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nv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