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传习录》第12天 答顾东桥书2

作者: 沐云斋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18:17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沐云斋

先生通过探讨孝亲的理到底是在父母身上还是在自己心中,来阐释理不外乎一心。

顾东桥对阳明先生将“即物穷理”之说认为是玩物丧志的说法表示极大的不解。

实际上,阳明这里所说的“丧志”,是指人的心体丧失了首要位置的意思,把首要位置让给了外物,失却了心体的领导,就等于是丧失了志向。人在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去除自己的主观成见,在去除自己的主观成见之后才能做到此心纯是天理。“万物静观皆自得”就是这个意思。

于是,想起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一般人的观念中,洗澡时人进入浴桶水会溢出是很正常的,正是大家太习惯于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才很少对其产生新的疑问。但是阿基米德正是将自己的心体完全放空,去除了一般人所自溺而不觉的“我见”,才打开了通往新知的大门。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学习心得十一

    今日开始学习《传习录》第二部分的《答顾东桥书》。 顾东桥(公元1476——1545年),名鳞,字华玉,号...

  • 读《传习录》第十三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三天。 先生回复冬温夏清之格物、致知。冬温夏清为“物”;对于冬...

  • 月读《传习录》第12天 答顾东桥书2

    先生通过探讨孝亲的理到底是在父母身上还是在自己心中,来阐释理不外乎一心。 顾东桥对阳明先生将“即物穷理”之说认为是...

  • 读《传习录》第十二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二天。 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

  • 读《传习录》第十一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一天。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

  • 《答顾东桥书》2

    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 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人之一心。 心与理的关...

  • 人生发布会第五天

    早起 早起读国学经典《传习录》,中篇第五章答顾东桥书。 6:00在高能要事群读完了最后两章。至此书全部读完了。之前...

  • 《传习录》摘抄: 答顾东桥书(2)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

  • 读《传习录》第十四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四天。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

  • 月读《传习录》第14天 答顾东桥书4

    顾东桥一根筋咬住“节目事变”相类似的事物不放,这次又举的是“礼乐名物”之类的事,举了一大堆今人或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读《传习录》第12天 答顾东桥书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qs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