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聊聊值乎

作者: Dantesly | 来源:发表于2016-04-09 09:42 被阅读72次

    2016年4月1日,更准确的是在3月31日晚间,知乎推出了全新的产品“值乎”,这是对于内容收费的一次尝试性的产品。

    从产品的角度来说,值乎是仅仅拥有发布、阅读和支付功能的MVP产品。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和这样一个平台发布产品,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内容收费模式的探索。

    在时间上,愚人节发布不一定是特别挑选的时间,个人猜测是受到了微信雾霾照片的启发后所产生的共鸣,春节后至此段时间恰好能够支撑起这样一个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在平台上,挑选的入口主要是知乎服务号的自定义菜单或者朋友圈的分享,这样一款轻量级以及强调传播的产品显然不适合放在Web端,容易引起与原有知乎信息架构的冲突。而放在App端,如果用户没有来得及更新,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版本发布(iOS还需要审核)上,对于一款MVP产品也并不合适。

    在产品功能上,也就是编辑-发布以及阅读-支付这两个主要的功能。逻辑清晰且功能简单易上手的特性把用户的教育成本降到了最低,并且完全采用了微信的服务号接口完成的开发,就连账户系统都没有与知乎账户进行绑定。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成功且典型的MVP产品,发布运营的时间足以知乎团队去探索内容收费的模式。

    当然,今天想要聊聊的并非产品本身,而是这样一个模式。

    值乎一经推出,在网上大多有两种声音,一边是支持这样内容收费模式,另一边则认为这款产品只会消费朋友圈的信任。

    其实,我想说,这款产品就不是针对普通用户的UGC产品,何以谈消费信任呢?

    其实在内容收费模式上,大致有三种。第一,是付费后获得内容,例如小说下载等等;第二,是内容后付费,例如很多平台推出的打赏功能,第三,则是这种半隐藏式的付费。前两种对于消费者和发布者或多或少有些不公,衍生出的第三种模式。

    值乎更多的倾向还是针对于网红和大V来推出的,原因为以下:

    1.知乎在一开始并不是开放注册的,而是邀请注册制,而知乎之所以成为一个高质量的问答社区,也是由于一部分资深大V的干货输出所成就的,这样一个社区内,已经积淀了一部分高质量的用户。对于同样一个团队制作的产品来说,我相信有这样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其中,正所谓“不忘初心”;

    2.产品角度来说,首屏默认的还是悬赏较高(即“最值”)的列表页,这也是知乎想要引导用户去关注的,那些能够提供高质量内容的用户所发布的“值乎”。

    知乎团队很明确的知道,针对普通用户的这样一款产品,是无法得出想要探索的模式的结果的,在这一点上,微信团队也同样深知这一点,雾霾照片只玩了两次,第一次是分批推送的,第二次更是在使用前询问了用户的使用意愿的。因此,类似的产品在普通用户群体里是无法长时间留存的,一方面,考虑到朋友圈可能存在消费信任感,另一方面,普通用户是无法频繁提供高质量的内容的,抖机灵的内容注定无法长久。

    那么,在另外一方面,对于大V来说,值乎的推出可以说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消息是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不再白白的分享给他人,坏消息是作为一个大V,抖机灵说段子的方式在值乎里只会让自己的粉丝渐渐流失,只有拿出真材实料才能收益,并且由于300字的限制,让大V们不得不提炼和总结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这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是极为有益的帮助。

    最后,想要说说,“值了”和“坑了”这两个功能,把这样一个简单的评价功能拿出来说,是因为,这是真的体现了产品经理水平的地方。知乎有个经典的功能是“赞同”和“反对”,而到了这里是“值了”和“坑了”,因为在知乎,是对于问题所发表的观点,而在值乎并不是最终收益的归属问题,而是,这两个按钮的提示给了用户充足的心理暗示,能让用户迅速,明确的给出最直接的评价,自己收获的内容以及支付的费用之间的关系,因为,买完东西的人,只会考虑值不值,而非是否认可、赞同、理解这样一件东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来聊聊值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tb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