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仪式感

作者: 摆渡人小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0-05-31 06:21 被阅读0次

      过去的中国人特有仪式感,逢年过节都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风俗仪式,比方说腊八要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吃糖瓜,冬至饺子暑伏面,过年要拜年等等,但是随着破四旧,一些“糟粕”就被废除了,当然很多确实是糟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入也不行,没钱啥也干不了)。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就业压力更大,工作强度也不断刷出新水平(996)。于是,大家的仪式感逐年减退,尤其是年轻人,传统节日几乎都不知道了,只记得了(也不是记得,是网络促销的不断提醒)几个促进消费要么杜撰而来,要么就是舶来品的节日,不仅令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担忧。

     

对于男人来说,记住一个节日或者是纪念日不算太难的事,但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加上越来越难处理的同事之间或者其他社会关系,身心俱疲,忘记了也不令人惊讶。其实记住与忘记都不是对与错的关键,问题在心,心中是否有,但这个又不好量化评判,只能靠心去感悟。不可否认,生活需要仪式感,但千万不要把这种本来单纯的仪式感与金钱挂钩,30000的包包就是爱,300的包包就是敷衍,这样评价未免有失偏颇。

     

不是为忘记者开脱,而是从理性角度来和谐发展。假如一人可能会忘记,或者前面一个节日他就忘了,这时就需要另一个人提前要么直接,要么间接提醒一下,也可以提前共商如何庆祝,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为什么偏偏等对方忘了再去责难呢?再就是礼物,小礼怡情,大礼伤身(当然也要看经济实力);小礼物互赠也是应该的,有来有往这样才更显恩爱。

     

话又说回来了,只要心中有爱,天天都是情人节;心中无爱,送一辆宝马也是欺骗。我们需要仪式感,但千万不要让仪式感成为生活的羁绊。

相关文章

  • 变味的仪式感

    过去的中国人特有仪式感,逢年过节都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风俗仪式,比方说腊八要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吃糖...

  • 仪式感的生长仪式

    中国人的仪式感,是强烈的。 从商周时,祭祀、战争、收成、迁徙、建造等,皆要先筮后卜。渊远流长的传承下来,也变了变味...

  • 喜欢要有仪式感

    喜欢应该有仪式感,你必须给喜欢设一个保质期,过期作废,但凡一厢情愿,点到为止,要是强求,那份喜欢就变味了。 ...

  • 减肥要有仪式感——细致的吃每一餐

    减肥应该有仪式感,你必须给减肥设一个保质期,过期作废,但凡一厢情愿,点到为止,要是过度强求,那份决心就变味了。 刚...

  • 不过是一场感冒顺带发了一场烧

    喜欢应该有仪式感,你必须给喜欢设一个保质期,过期作废,但凡一厢情愿,点到为止,要是强求,那份喜欢就变味了。 喜欢是...

  • 生活需要仪式感吗

    生活需要仪式感吗? 生活需要仪式感吗?我也来说说。 什么是仪式感?仪式感,就是人们在仪式中的满足感...

  • 仪式感

    仪式感是周到的礼节; 仪式感富有情感的关怀; 仪式感饱含教育的温度; 仪式感造就了礼仪家风的传承; 仪式感铺垫了教...

  • 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 没有仪式感的生活, 犹如行尸走肉! 现在的生活,最需要的就是仪式感 例如:孩子之间的仪式感 每天...

  • 怎样让生活充满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教育也需要仪式感。在仪式感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加有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仪式感会让孩...

  • 仪式是什么?

    我们想要仪式感 生活中需要仪式感进行一些有仪式感的行为来丰富我们的精神的世界。 仪式感是什么?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变味的仪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tl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