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这样的信息,如下图:

因为朋友发的这则信息,突然间,想聊聊早起的问题。
谈谈因为早起,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变化。
因为自己受加入的一个社群的影响,社群内有些朋友,经常每天早上5:00、6:00或者7:00,就在群内打卡,打卡起床的时间。
刚开始,没太注意,自己认为没必要起那么早。直到持续到今年年底,我才发现别人的变化,且深深地影响到了我。
社群内有位女孩子,每天早上5:00-6:00之间,准时打卡。一年下来,她说她的变化很大,每天早起,然后听书。刷牙洗脸的时候听得到,听樊登读书。然后,或者阅读,或者写作,或者健身跑步。
截止今天,她因为跑步,体重下降了10斤,人变得年轻苗条了。同时因为她的坚持早起,阅读量和写作量都比之前大一倍之多。
而且她的文章点击量也从原来的200多到现在的随随便便上千的点击量。
这就是她一年以来的变化。
说实话,我很吃惊。翻看她一年前写的文章,每篇字数不过1000左右,一年后的今天,她的文章已经随便都是3000字啦。
想当初,大家都是一起开始写作的,为什么她的变化那么大呢?
她给我们分享的秘诀就是:早起
她说当你如何过好一天,你就会如何过好一生。早起,充足的睡眠给了她一天充沛的精力,同时早起锻炼,给了她充分的体能与状态,早起缓解了她进步的焦虑(她觉得一天不进步,自己就会很难受,早起给了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所以容易缓解她的焦虑)。
现在,我还经常问她,已经入冬了,你还坚持早起吗?她说,为什么不呢?早起给了我太多的好处。
她说她早起是受了一个故事为“1000天小树林计划”所影响的。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姑娘。这位姑娘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参加英语考试,结果这位姑娘考的很差,英语成绩排在全系倒数。
这个事情给她打击很大。她读的是北师大的英语专业。她从小的梦想可是当外交家呀。那怎么办呢?
要强的她知道,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唯有努力追赶。所以她分析了一下,根据一万小时定律,在学校的英文课时学习中,学校最多只能给她提供5000-6000的小时学习。
那么剩下的4000-5000小时怎么弥补呢?
她想到了早起,每天比别人早起1个小时。再加上非上课期间的时间,她给自己制定了3年1000天的早起学习英语的计划。
因为早上学英语都在教学楼附近的小树林内,所以她称为“1000天小树林计划”。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早起学习英语的计划没有多久,她的英语成绩已经跃居全系内第一名。为此,更坚定了她早起的习惯。
当1000天计划进入尾声的时候,她得到了一次参加APEC英语演讲比赛的机会,同时获得英语演讲比赛的第一名。
正是因为在APEC英语演讲比赛中优异的表现,她得以多次跟随国家领导人参加APEC会议,逐渐实现了她在外交领域上的小梦想。
这个故事的主人,名叫张萌,代表作:《人生效率手册》,极北咖啡创始人兼CEO,2014,2015年两次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代表青年企业领袖发言。
她说十多年的早起,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这则故事,确实很励志。张萌的早起改变了自己,她的故事也激励了社群内的这位朋友,也正在改变社群内这位朋友的人生。
谈到早起,我们还知道很多的故事。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每天早起,跑步阅读写作。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的早起工作时间安排表,现在还在互联网上传播。

美国篮球明星科比,每天早上4:00起来锻炼,他说:我知道洛杉矶早上黑暗的时光,洛杉矶每天早上的黑暗一直没有变,但是我的身体,球技一直在改变。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说过:我总是提前,提前起床,提前到会议室,提前安排好工作事务。
成功的人,似乎都有早起的习惯。是因为他们会坚持,他们的自控力,意志力强吗?
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他们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目标就是一个灯塔,指引着他们前行。
回到文章开头,我微信朋友圈内的信息。我朋友是一位中学老师,因为早上没课,一觉睡到中午,早饭午饭一起解决。
我想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也不应该是她想要的。
我计划写完这篇文章,推送给她看看,如果能对她的生活有一点点的改变,我就知足了。
南怀瑾先生曾说:“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或许早起,真的能改变我们的人生。
是否真的如此,试试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