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阅读的是第五章——孩子出现恼人的行为时,怎么立规矩?
主要的对这几部分内容更感兴趣,因为觉得这几点刚好是孩子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
.不断寻求关注
.苦苦哀求和发牢骚
.被“宠坏的孩子”
【旧知】:
儿子最近在学校一直被老师投诉,因为他的不配合老师,不遵守规矩…
我在想如何去好好引导孩子,让他成为一个守规矩的人。
看到他被老师的这种看待,我其实很心痛,他明明是个聪明的孩子。
如果守规矩一点,对待事情认真一点,他就会被老师看到,并且被老师看作是一位好孩子,会有很多机会,在这机会中会取得很多身份的认同,让自己更加自信…
他在日常的表现,我看到的行为是他有时很听话,很积极认真的表现,但是有时却时常捣乱(明明不可为而为之)。
他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或调整自己的情绪,我觉得跟自己对他的管教方式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我自己是不怎么喜欢去管他人的一个人,自己忙自己的比较多,觉得只要不是伤害到身体和心理的行为就给他足够的自由和宽限。
但往往就是这样子,让他在一些界限上模糊了,觉得任何都可以去由自己去做!
【新知】:
没有人会喜欢一直在寻求关注的孩子,但毫无疑问,每个孩子需要得到关注。
怎样去做让孩子更好呢?
1.确保他有一个规律的,确保的,不被打扰的亲子亲密时光,这不是孩子在无理取闹才能拥有的,而是在寻求关注前就自动拥有。
2.当破坏性的寻求关注过程开始时,不要去强化它,而是要用中性的语调清楚的告诉孩子他这样的行为是不会得到反馈的。
“如果你需要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你需要怎么做?”
父母的工作并不是提供持续的陪伴和娱乐,而是要帮助孩子学会自娱自乐。
孩子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让他在引起你关注时教会他怎么去做。
先让他自己想想可行的办法,自己问自己,自己解决问题!
【行动清单】:
今天在孩子上学时,用了孩子发牢骚的解决办法。
他今天早上路上起床发脾气,因为困又累,想要我抱,我因为快要迟到了,也隐隐约约有脾气要上来。
但是我想到早上看的书中解决问题方法,所以我走了,没有停下看他的脾气,他看到没观众就跑向我这边了,一边哭一边跑还带着怨气。
我说我理解他很累想抱,但是也告诉他不能抱的理由,他虽然在气头上,但是感觉他有听进去。我又跟他讲你想生气就再生会气,但是妈妈在你生气时不会跟你讲话。
过了一会我问他:“你还在生气吗?在的话我等下再跟你说话”。看他情绪有点好转了,我就跟他说:以后有什么好好说,完整的礼貌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我才能接受到他的话。他听明白了,而且重复了好几遍应该好好讲的话。
而且在晚上回家的时候,他也有做到好好讲话。
发现这样下来,他的脾气就不会这么莫名奇妙了,学以致用了,感觉很棒!
在接下来的日子继续对这条规矩执行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