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每天写1000字
来上海游玩,别只去东方明珠(1)——武康路 | 民国往事之梧桐树

来上海游玩,别只去东方明珠(1)——武康路 | 民国往事之梧桐树

作者: 不精致女孩6677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20:51 被阅读10次

     
        一提起去上海游玩,几乎所有人最先想到的景点便是东方明珠、外滩。东方明珠之于上海正如天安门之于北京,西湖之于杭州,布达拉宫之于西藏。影视剧里,如果出现上海,就必定会有东方明珠的背景。诚然,它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以至于总给游客一种没有到过东方明珠就不算到过上海的错觉。

东方明珠

        还记得《上海女子图鉴》中有一句话叫:“有梧桐树的地方才是上海。”先不论这句话是否严谨,但都说千年历史看西安,百年历史看上海,陆家嘴是上海改革开放的产物,但倘若想要感受老上海的风貌,有一条被称为“浓缩了上海百年近代史”的“名人街”——武康路定是你不二的选择。

来上海游玩,别只去东方明珠(1)——武康路 | 民国往事之梧桐树下的风花雪月 来上海游玩,别只去东方明珠(1)——武康路 | 民国往事之梧桐树下的风花雪月

        Lucia不是上海人,毕业之后因为上海离家不远,也是看中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所以选择留下。我一直有一颗成为背包客的心,奈何生活所迫,至今还在做着前期准备。只能在得空闲暇之时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决心成为了一名城市导览者,想要让更多的人能够阅读一座城市留给我们的美丽记忆。武康路便是我的第一站。

        武康路在民国时期活跃于历史舞台,但今天,我们不谈大国情怀,不论党派斗争,Lucia只想与你邂逅武康路的那些风花雪月。

        作为一个单身狗,我在收集资料的时候,确实被虐得不轻。所以先提醒各位一下:前方内容引起极度舒适,请各位准备好盛狗粮的胃。

【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上图位于淮海路上,虽不在武康路,但垂直步行距离只要2分钟。也许是因为武康路一带出过许多文人,巴金、柯灵,使得这一片区域自带一股文人墨客的气息,站在上图的广场上,“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最大的感受。

【淮海中路】

淮海中路标识

        淮海中路是现在上海数一数二繁华的街道,属于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之一。在历史上,它曾变换过很多的名字,如西江路、宝昌路、泰山路、林森中路,但其中最耳熟能详的名字应该算“霞飞路”了。看过民国谍战片的人对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比如最近因为结婚消息霸占微博热搜的赵丽颖主演的《蓝胭脂》,再比如前阵子金鹰电视节最佳男主角的李易峰的获奖作品《麻雀》都曾提到过这里。在外强入侵的年代,这片区域属于法租界,法租界向来有以人名为路定名的习惯,它是以一位名叫霞飞的法国将军的名字命名的。而位于我们右手边也就是淮海中路与一会儿我们要经过的武康路中间围成的别墅区被称为“霞飞别墅”。解放以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将这条路改名为“淮海路”,并分为东、中、西三段。

【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故居内德式花园洋房

        一说起民国,最容易想到的人要数开创民国的孙中山先生了,前方我们即将到达的景点便是他妻子——宋庆龄的故居。孙中山与宋庆龄这对革命伴侣,他们的爱情成为了民国年间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爱情之一。当20岁的宋庆龄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时,适逢二次革命失败后的孙文先生流亡日本,遵从父亲的安排,她抵达日本东京,接替即将结婚的姐姐宋霭龄,作为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协助处理英文信件。从小听着父亲讲述孙中山革命事迹长大的她对他自是崇拜的,在随后密切的工作交往中两个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热爱惺惺相惜,20多岁遇见50多岁,30多岁的年龄差并没有成为他们之间的鸿沟,而是在为革命事业的奉献中历久弥坚。是的,他们恋爱了。对于两人的年龄差距,宋庆龄则说:“革命是不问年龄的。爱心,也没有年轮。因此,这不应该成为我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两人的结婚却充满了曲折。孙中山与宋庆龄都是基督教教徒,按照基督教义规定,孙已结婚有家室,不得再娶妻。因此,孙中山必须先于妻子卢慕贞离婚,才可娶宋庆龄。但即使孙中山离婚后,宋庆龄的父母仍然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他们认为她同一个年龄比她大两倍,且结过婚的人成家是绝不容许的,并反对她返回日本。而且父母还为她另择对象,准备择日成婚,并且将其软禁在家中。逃婚、私奔,放在现在对于一个女子来说都是需要勇气的不可思议的大胆之举,何况是在那个年代。宋庆龄在离家前给妹妹宋美龄的信中说:“我一生最大的快乐,是在和孙先生一起为中国的奋斗中获得的!……我情愿为他做一切需要我去做的事情,付出一切代价和牺牲!”她在1932年时也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说:“我当时并不是真的爱上他,是出于少女罗曼蒂克的念头——但这是个好念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想帮助他。”

孙中山与宋庆龄

        当然,孙中山先生没有在这里居住过,他们的革命爱情只跑了短短十年,孙中山先生便逝世了。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在这里生活了长达15年之久。这是一座德国风格的私人洋房,感兴趣的朋友一会儿结束后可以回到这里进去参观参观,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她为妇女和儿童事业奉献了后半生,令人钦佩。

【武康大楼——诺曼底公寓】

武康大楼

        从宋庆龄故居门口向马路正对面望去,面前的大楼便是著名的武康大楼,以前曾先后叫作“东美特公寓”和“诺曼底公寓”,它就是武康路的起点。上海有许多著名文物保护建筑是由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设计的,这便是其中之一,建成后命名为“诺曼底公寓”,是为了纪念法国一艘著名战舰“诺曼底号”。我们从斜对面的三岔路口望过去,像极了一艘静待启航的战舰。我们可以走过去欣赏。这是一座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式样的大楼,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公寓共八层,楼身狭长,据说这是因为公寓的地皮在两条道路相交的三角形地块上,建筑师便因地制宜地将平面设计成了三角形。

        由于抗战胜利后,新华影业和联华影业两家电影公司都设在诺曼底公寓附近,便有许多电影界人士陆续租住在这里。这幢楼的新楼里还住着一对名闻遐迩的神仙伴侣: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和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这里是他们的婚房,孙道临和他的爱妻在这里生活了半个世纪。一个是哈姆雷特背后的金石之音,一个是大观园里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巾帼不让须眉的孟丽君;一个在中国电影史上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一个在越剧艺术道路上创造了灿烂的辉煌。他们的结合被喻为一首舒伯特与林黛玉合写的诗。两位大艺术家相濡以沫半个世纪,他们不仅是心心相印的夫妻,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孙道临与王文娟

        当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的拍摄进入尾声时,她也完成了人生中的另一件大事:与孙道临结婚。那年他41岁,她36岁,无论是在那个年代,还是放在现代,都是以名副其实的大龄青年,标准的“剩男剩女”,然而,无论时光如何考验,历经风雨坎坷的二人,终于在艰苦等待之后,彼此携手,白首一生。他们的媒人是孙道临的总角之交黄宗江。从招待所出来,孙道临送王文娟回家,二人沿着淮海路慢慢地踱着步。孙道临首先打破了沉默:“我看过你演的《梁祝》和《西厢记》……”交流艺术是最好的开场白,想起习大大第一次见到彭麻麻的时候,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声乐分几种唱法?

【武康路】

武康路标识

        武康路,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之一,原名福开森路,看过《色戒》的朋友应该对这个名字有所印象,汤唯对黄包车师傅说:“走,到福开森路去。”说的便是这一条路。其实小说中提到的路并不是这一条,是王家卫导演太喜欢武康路了,觉得这里的景色太美了,就是电影里想要的感觉所以选择了这条路。

【密丹公寓】

密丹公寓

        沿着蓊郁葱茏的法国梧桐林荫道,常常一走就走到了深夜。当时孙道临住在密丹公寓,王文娟住在枕流公寓,两处相距也就20分钟的步行路程。每次孙道临送王文娟回到家,却赖在门口不肯走。王文娟便说:那我送你。于是两人再次折回到武康路,到了密丹公寓门口,孙道临说,还是我送你吧。二人就这样绕着武康路、华山路、湖南路、淮海路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孙道临把王文娟送回到枕流公寓。真正的爱情从来不是轰轰烈烈,平淡的两人,就那样缓缓地散着步,聊着天,便胜过了所有的甜言蜜语,所有的海誓山盟

        孙道临第一次到王文娟家里吃饭,是个有趣的经历。那天吃鸡子榨面——王文娟家乡的特产,用自制的米面放上笋丝、鸡蛋、咸白菜一起煮。而那天,王文娟吃了两口就忍不住皱眉,面实在硬得难以下口。而孙道临却连连说“蛮好蛮好”,一边把面吃了个精光。后来,王问孙那天的面到底硬不硬,他扮个鬼脸笑说:“你家的面再硬也是好吃的。”不由地想起,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沈世钧第一次到顾曼桢家里吃饭的时候,顾曼桢的弟弟戏弄他,在他的汤中放了好多盐,而沈世钧一声不响地全部吃了下去,还直说好吃好吃。或许,真爱就是如此吧,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你的身上,哪里还顾得上饭菜是什么味道?

武康路,远远不止是一条网红路。或许你会为了拍出晒朋友圈的美照慕名而来,但带着情怀走来,又会是全然不同的心境。在某一个懒洋洋的午后,阳光正好,牵着心爱之人的手,漫步于郁郁葱葱的梧桐林荫道中,探寻洋房建筑背后的爱情故事,重温恋爱的风花雪月,那风景,一定很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上海游玩,别只去东方明珠(1)——武康路 | 民国往事之梧桐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yc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