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只要主义真ノ☀
跟随心的感觉,而不是应不应该做

跟随心的感觉,而不是应不应该做

作者: 与觉同在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9:12 被阅读66次

良知(心)本来光明,本来能生万法,见父母便知孝,见兄弟便知悌,见什么便知什么,物来自然知道如何应对,物去自然不留痕迹。只是被情绪,物欲所蔽,良知之光明不能发挥出来,人就不能对外界的人事物应对自如。此时最应该做的是疗愈清理遮蔽良知的情绪,放下对物欲的执着,恢复良知的本来光明,则遇到一切事,自然就知道如何去做。这是从根上解决一切问题。

如果此时不从致良知上下功夫,而是向外去寻求解决每一件事的理,则是从枝枝叶叶上下功夫,穷其一生也不能穷尽万事万物之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好。

倘若负面情绪积压的很多,物欲很重,即使从外面学来很多圣人的道理,也没什么实际用处。因为良知光明被严重遮蔽,知道了道理自己不但做不到,还会因为做不到而升烦恼思虑,从而进一步加重情绪的积压,使良知光明进一步被遮蔽,严重时会感觉心神昏塞,转头即忘。

所以此时最最重要的是疗愈清理负面的情绪,恢复良知的本来光明。此时是“感觉好不好”是决定是否要去做一件事的唯一标准,感觉好就去做。感觉不好,就不做,立马疗愈清理。就算这件事是圣人说的应该去做,如果此时感觉不好,也不去做。因为圣人之所以说应该做,是因为圣人的良知处于光明的本来状态,遇到这件事良知光明自然升发出来这么去做,是自在的。而此时我的良知被大量的负面情绪所遮蔽,却非要强迫自己去按圣人所说的做,就是王阳明说的: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所以这时候一定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不是应不应该做,而不是圣人怎么做的。当感觉不好时,就是负面情绪遮蔽了良知光明,这是立马疗愈清理,当自己疗愈清理掉负面情绪,恢复了良知的本来光明,遇到事情,良知光明自然就知道如何做,自然就会如圣人一样行事,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在!

相关文章

  • 跟随心的感觉,而不是应不应该做

    良知(心)本来光明,本来能生万法,见父母便知孝,见兄弟便知悌,见什么便知什么,物来自然知道如何应对,物去自然不留痕...

  • 2018-10-13

    我感觉一个人成熟,可能是针对一个事情,更多是从应不应该做考虑,而不是自己想不想做。

  • “善美特教,融合发展”内涵广而深,需起而行之

    “只问应不应该做,为道德应该做的就做了,不应该做就不做”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小任心存...

  • “妈妈是超人”该不该成为一句赞美

    首先,这是个“应不应该”,而不是“是不是”的问题,妈妈“是不是”超人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我们要讨论的是“应不应该...

  • 凡事要问应不应该

    凡事要问应不应该。 遇到一件事,先想“应该不应该”。不应该做,坚决将它排除。应该做,再问“喜欢不喜欢”。 要使自己...

  • 旅行应不应该做计划

    旅行应不应该做计划? 无意中看到网上的一篇文章,文章作者问读者:旅行应不应该做计划?很巧我今天要飞西安转上海,开始...

  • 兼职应不应该做

    斜杠青年,大家都应该熟悉,拥有多种不同的职业。 很多人对此向往,我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收获没那么大。 ...

  • 应不应该做自己?

    起因是最近一周连续2次看到有人表达“看到年轻人表达说要做自己就头疼”的观点,一个是蔡康永,另一个是叫古典的微信公众...

  • 深度自律

    去做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去喜欢应该喜欢的人,而不是不应该喜欢的人,这是不是最深度的自律? ...

  • 深夜碎碎念

    深夜碎碎念 1不管做什么决定 都要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 而不是靠喜不喜欢,应不应该 不是靠感觉、感性 做决定的根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随心的感觉,而不是应不应该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yz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