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给人力量的文字
明明渴望跟别人交流,却不敢开口的人是怎么想的?

明明渴望跟别人交流,却不敢开口的人是怎么想的?

作者: 蔓腾 | 来源:发表于2021-09-22 13:58 被阅读0次

你是不是这样,在社交场合中,一跟别人说话就不自觉地陷入紧张焦虑中,很在意周围的目光。

心里明明有很多想法,想要说出来但是关键时刻就是说不出来,脑子一片空白,特别渴望跟别人交流但就是做不到大方自然。

这样的经历多了,你就渐渐开始用沉默来掩饰自己的紧张。

时间久了别人都以为你是一个安静不爱说话的人,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叫你,你就像是一个透明人被大家自然地排除在外。

是什么让我们陷入了这种矛盾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呢,有哪些错误的认知?

1.我不会说话容易出丑

这种心态的背后认知是,要求自己要说的好,觉得表达是一种能力,自己要会说话说的对才可以说,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就胜任不了。

可想而知对自己真的要求很高,必须要达到某种要求才能去做。

生活中有这种认知偏差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是有不接纳真实的自己的养育者,造成他们对真实的自己充满不自信和羞耻。

以至于形成这样的潜意识:“ 我需要说的完美才可以去表达,不然就会出丑,让别人觉得我很糟糕 ” 。

2. 万一说错了别人怎么看我?

这种心态背后的认知是,表达是为了获得认可和赞美,而不是为了去交流。

那我们一旦需要表达自己,就会过分关注外在对我们的评价和反馈。

越关注评价的结果,就越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说话很容易紧张,畏畏缩缩。

这种状态又加重了我们对于表达的羞耻和恐惧感,从而加大了下一次的表达难度。

3. 如果说完之后没人理我,岂不是很尴尬

这种心态背后隐藏的是,对需求和关注的羞耻感。表达是对关系的需求,是对别人的渴望。

当我们跟别人说话时,比起话语本身,更渴望的是被回应和满足。

这并没有什么可耻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被关注被看见的渴望和需求。

但是如果在早年我们发出需求和渴望时,没人回应我们,我们就会对自己的需求和渴望产生怀疑,继而产生羞耻感。

“ 为什么我向你发出需求,你总是不回应我,也不满足我,可能是我的需求本身有问题 ”。

所以长期不被满足就会形成一种求而不得的羞耻感,为了避免这种羞耻,我们会逐渐压抑内在的需求和渴望从而避免失败。

那我们该怎么给改变呢?意识到了这些错误的认知,就是改变的开始。

我们要给自己灌入新的认知,让新的认知去代替旧有的模式反应。就需要不断去经历让你害怕恐惧的场景,用新的认知新的反应去取代原本的反应模式。

新的认知都有哪些呢?我给大家总结一下:

1.允许自己表现不好,允许自己说错:说话一定要说的对说的好才可以说吗?我可能每次都表现的好吗,就没有说错的时候吗?

就算我说的不对,那又怎样呢,别人就会因为我说的不对而讨厌我吗,不喜欢我吗?

并不会啊!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说错的时候,都会有表现不好的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不好,是因为自己对自己就总是批判的。

所以对自己要多理解和宽容,就算我说错了,说的不对,也不代表我不好,不代表我整个人都是糟糕的。即使我说错了,我也是可爱的。

2.别人没那么关注你:你想在别人眼里留下好印象,所以很关注的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会觉得别人很关注自己。

但是每个人最关注的都是他自己,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真的没人太关注。

别人也不会在意你哪句话说的不对,哪里说错了。就算当时别人知道你说的不对,或者批判了你的言语,但是第二天说不定人家就忘记了,而你却还一直记在心里。

3.放下内心对自己的期待,放下对完美的追求:比如:“我要让对方对我满意”、“我一定要表现的好”、“我不能让对方知道我的缺点”、"我要被对方喜欢"......

有这些想法无疑会让自己与人交流时,更加的紧张焦虑。

越高要求地对待自己,只会让自己发挥得更加不好。原本容易的事,本可以说出的话,也变得难度增大,说不出口。

越想让自己表现好,就越表现不好,因为你是在强化它。

所以我们要放下对自己完美的期待,或者说降低对自己的期待,即:“就算我哪里表现的不好,哪句话说错了也没关系,我还是可爱的”。

“就算对方知道了我的缺点,也没关系,谁还没个缺点”?

“就算别人不喜欢我也没关系,喜不喜欢是对方决定的事,再好也都是会有人不喜欢,但这不代表我就不好了”。

把所有的应该怎么样,变成我允许自己可以不这样,试着这样告诉自己,或许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4.放下对别人的评价的掌控:别人怎么评价你,怎么看待你,这是别人的事,我们没法决定的。

因为你再怎么表现的好,总是有人会对你不满意,当有人对你不满意的时候,你就要去做出让他满意的行为吗?

那如果你改变了自己的言行举止,他还是对你不满呢?所以,你这不是自己为难自己吗?

这背后其实是对别人的一种强控制欲,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不安。我们再怎么控制也没法改变别人的看法,主动权在对方手里。

所以,自己对自己满意最重要。

以上,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一次次经历去替换旧有的认知,加强新的认知,需要去表达出来,才能慢慢地改变。

游泳也得先下水才能学会游泳,慢慢来吧,不用心急,改变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相关文章

  • 明明渴望跟别人交流,却不敢开口的人是怎么想的?

    你是不是这样,在社交场合中,一跟别人说话就不自觉地陷入紧张焦虑中,很在意周围的目光。 心里明明有很多想法,想要说出...

  • 你的安全感缺失吗?

    没有安全感的人很难开口去要求,习惯了希望落空,习惯了不开口,明明想要一个拥抱,却不愿意说,偏偏装作要走的样子,明明...

  •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文/cendy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去参加一些活动,明明可以开口交流,却害怕别人笑话自己,干脆放弃; 明明...

  • 越是缺乏安全感的人、 越是很难开口去要求什么、 习惯了希望落空、 慢慢习惯了不开口、 明明想要一个拥抱 、 却不愿...

  • 为什么现在的人,明明爱,却不会开口

    今年母亲节,在学校不能回去,给妈妈打了电话,半天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个“妈妈,我爱你,我想你”,为什么呢,宿舍里明明有...

  • 2020-02-15

    越是缺乏安全感的人,越是很难开口去要求什么,习惯了失望落空,慢慢习惯了不开口,明明想要一个拥抱,却不愿意说。

  • 多一点交流

    多交流一点,心情就会开阔一些,情绪就会美丽一些,那些看不惯的人和事似乎也没有那么讨厌 你愿意开口跟别人说话了,别人...

  • 看见,就是爱

    爱是冬日暖阳,是夏日凉风,是温暖身心,是熨帖灵魂,是人人渴望的。为何明明想靠近,开口却把人推的更远?为何明明毫不保...

  • 最好的感情, 是我需要时你都在

    越是缺乏安全感的人 越是很难开口去要求什么 习惯了希望落空 慢慢习惯了不开口 明明想要一个拥抱 却不愿意说 偏偏装...

  • 不如我们算了吧!

    越是缺乏安全感的人,越是很难开口去要求什么;习惯了希望落空,慢慢习惯了不开口。明明想要一个拥抱,却不愿意说,偏偏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明渴望跟别人交流,却不敢开口的人是怎么想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zw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