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忠恕之道

作者: 安洁儿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24-06-30 21:59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安洁儿自在,安心生活,过自在的人生。

南老的《话说中庸》里说道:对人尽心尽力叫作忠。能够原谅包容别人叫作恕。如果能够处处以忠恕待人,那就离道不太远了。

最近看南怀瑾老先生的《话说中庸》,其中提到了忠恕二字,在读国学方面的书时,对这两个字并不陌生,不过真正的体会,是在结合生活的实际经验中获得的。

书中说道:对人尽心尽力叫作忠。能够原谅包容别人叫作恕。如果能够处处以忠恕待人,那就离道不太远了。换言之:你只要觉得这样做,这样说,加在我自己的身上是很不愿意接受的,那你就不要照这样加在别人的身上就对了。这句话,在《论语》上也记载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同一意义的两种记录。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人在对待他人的时候,可能留意不到自己的态度和言行,而当遇到他人也报之以同样的态度,或者在别的事情上遭受到同样的境遇时,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然后就会注意改正。

其实,儒家文化里也主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及时改正就好了。

而不论是忠,还是恕,主要的出发点还是从自己身上去调整和修正。

关于忠,以前一说到忠,多数时候可能会把它想得比较大,比如会想到古代的忠臣之类,而且忠和孝连常常是一起的,在《后汉书·韦彪传》里有一句话是:“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放到现在的生活中去看,其实忠也处处体现在生活中的小事情上,比如之前看到南老在《论语别裁》上说道当你答应别人做事情的时候,相当于是为他人抬轿子,这时他人就是你的君,你就得尽心尽力地把这件事情做好,这也是在尽忠。

所以在生活中,与其把关注点放在无关紧要的内耗上,不妨时而觉察自己对待他人的时候是否有尽心尽力,不管是在什么样的事情上,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生活小事。从小处里看到不足之处,慢慢修正,再逐渐把范围扩大。这个忠,常常也体现在慎始慎终,以及忠于与他人的关系和承诺。

在周围的关系中,如果去观察,会看到有些人总是在践行着忠,为他人做事尽善尽责,这样的人,不论他的身份地位成就如何,都值得尊重也比较受喜爱。

此外,延伸来说,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也有忠,那就是忠于自己,在每个当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少些杂念,多些专注,便是忠于自己好好过好每个当下。在做事情和起心动念的时候,觉察是否有忠于内心的良知和初心。当一个人能忠于自己时,大多数时候就会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处理好手头的事情,不纠结过往的经历,也不把心思放在恐慌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上。

关于恕,是能够包容他人,原谅他人。虽然在生活中,好像也不是全然都能做得到,但是如果换位想一下,人在做错事情的时候,通常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包容的,有时或许人们也知道,他们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有些惩罚是人为的,有些惩罚不是人能掌控的,种因得果,但是依然希望得到原谅。

每个人最终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对他人包容和原谅,其实也是让自己活在阳光下,然后力所能及地把阳光亦传递给他人。

道理虽然来自古书,但是在当今的时代,越去品味,越有所得,那些能让人沉下心来或发生积极变化的经典道理,并未过时,反而在躁动的物质时代里,让人回归到安心与平静。

相关文章

  • 开卷有益-《论语》(74)将心比心

    原文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详解 曾子说,夫子的道,就是忠恕两个字而已。 观点 忠恕之道,就是儒家的...

  •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者,即忠恕之道也。

  • 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之道就是儒家之道了。 “忠”,中心,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心。别人的心如同我...

  • 忠恕之道

    孔子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说的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多责备自己,少责备他人,那么怨恨就自然会远离,时时检...

  • 忠恕之道

    每日一句喜樂無憂20191015

  • 忠恕之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 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 忠恕之道

    如何用一句话抓住《论语》核心? 忠恕之道 1. 《论语》孔子对曾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

  • 忠恕之道

    魏文帝曹丕评论东汉皇帝时说:“明帝察察,章帝长者。” 汉章帝一向知人,认为汉明帝对人太苛切,一切都从宽厚;奉承明德...

  • 018:慈悲之心,忠恕之道。

    慈悲之心,忠恕之道。 佛家讲慈悲之心, 儒家说忠恕之道。 慈:就是给予众生乐。 悲:就是拔除众生苦。 忠:就是要尽...

  • 2018-0826 157 忠恕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万事都忠于自己,再将心比心,用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体会忠恕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ap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