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报社见习日志——换岗

报社见习日志——换岗

作者: 中华小小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8-15 23:38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我们五个见习生转换岗位的日子。昨天晚上,我们被胡主任叫去他办公室。起先,他向我们逐个提问,问题是:总结在总编室的见习感受;说自己下半月想去哪个部门。我第二个发言,谈了自己对总编室轻松、温暖的工作环境的好印象,同时,也说自己或者服从组织安排、或者去“啄木鸟报道组”(前提是可以去此处见习)。其他四人也说了很多看法和态度。

最终,主任说出了对我们的分配:我和张去时政部,熊、毛和邹去经济部。不过,邹马上提出异议,申请与张调换。张和主任都同意了。

“选择”,是我们接下来两个多月的重要工作命题。主任说,一旦选定岗位后,再换到其他岗位就不太容易了,报社也很少有这种情况。所以,我需要珍惜这四处体验的机会。

昨天夜班我们走的较早,因为主任应允了。于是,我们便直奔报社后墙的烧烤摊聚餐。我们吃的都不多,平摊费用每人16元。另外,也没吃很长时间,大概一个小时后,就都回家休息了。

聚餐后的街景 夜里的报社侧门

今天下午两点,按照胡主任的要求,我们五个人来到他办公室,并被带到楼下19层。他是要带我们两拨人分别会面时政部和经济部的领导,告之我们的见习情况,使我们安顿下来。

胡走后,时政部的谢主任又与我和邹交流了一会儿,以了解我俩的情况。然后,我俩到外面大办公室找工位坐下了。起初,我们都没有被安排事情,所以,我与时政部另一位万主任打过招呼后便去了23楼,递交我的政审材料。

回来后,我在工位上无所事事地坐了很久。下午的时政部,大概有六七个记者。多数都比较年轻,30多岁的样子。男性比女性更多。其中,一个姓钟、戴眼镜且略胖的男记者,同另两位姓汪的男记者和姓蔡的女记者聊天,聊了挺久、挺兴奋。看得出,他们互相熟悉,开得起玩笑,互相说话也不太讲究文明用语。

他们会聊到采写稿子。比如,自己是否“欠稿子”,“写完四个大稿子以后要拿钱”等等。工作性质的原因,他们也会聊起本地或中央的“官场人物”这个共同话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姓万的办公室主任比较忙碌。下午基本都在做事。他看起来黝黑,微胖,也比较年轻。他被谢主任安排了给我们分配任务,所以,我俩与他对接事情较多。他会在“钉钉”软件上给我们留言,说接下来要做什么,抱着什么态度。

2017年8月15日夜

于南昌市怡景湖小区住处

相关文章

  • 报社见习日志——换岗

    今天是我们五个见习生转换岗位的日子。昨天晚上,我们被胡主任叫去他办公室。起先,他向我们逐个提问,问题是:总结在总编...

  • 报社见习日志——命令

    报纸的版面有限,加之内容有政治性,故不能什么都刊登。 每天编辑们要编辑的稿件,是由主任或更上级的领导所分发的。有时...

  • 报社见习日志——奔忙

    这两天我都在参与时政部记者的工作,而同事们也把我们两个见习生当作可用的记者。所以,我们都奔波忙碌起来了。 昨天上午...

  • 报社见习日志——副总

    “副总”,在这里是“副总编”的简称。因为这位姓肖的副总最近一直来总编室工作,所以,我接触到了他。 副总的工作一般比...

  • 报社见习日志——请假

    昨晚的夜班,有两个见习生请假了。一位是上班前,便给值班主任打过了电话;另一位,则是来了以后,临时走的,没来得及和主...

  • 报社见习日志——轮休

    昨晚的夜班只来了我和另一个姑娘两名见习生。其他三个人和我们约定了轮休,他们上次日周六的夜班。 在昨晚的夜班里,我没...

  • 报社见习日志——发表

    过去的三天里,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主题可想,有内容可采,有文章可写,有贵人可评,有版面可发。 对于报社的见习生来...

  • 报社见习日志——家事

    工作与家事本是两码事,但当家中有事时,必定影响到工作状态。 我在时政部已经见习两周零两天了,估计到月底轮换到其他部...

  • 报社见习日志——领导视察

    昨天夜班,我一来到总编室,就看到同事们在收拾卫生。之后,便听胡主任说,今晚有领导要来总编室视察。 南昌日报社最近有...

  • 见习日志

    见习结束。 怀着一腔要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一周青春的热血开始,再带着惊讶,满足与思考离开。 教育是一个神圣的词语,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报社见习日志——换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db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