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BC的记录片《健康饮食的真相》引起很多人的讨论。
片中指出普通人吃保健品对健康没有任何的帮助.
一颗颗对送进嘴里的“健康药丸”,或许只是用钱买健康的心理安慰剂.
为自己忽视健康生活寻找的“弥补方式”
2016年12月31日消费者食材研究发现,女性更关注美容养颜,清肠减脂、孕期健康等功能,男性则对肝肾养护、运动营养等有更高的需求.婴童的需求多为益智、骨骼类产品,老年人则关注睡眠、心血管健康类的产品。
2017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上,中国保健品行业的黑幕悲揭露,指出“目前中国,所有保健品都骗人,没有例外”!2018年10月31日BBC记录片《健康饮食的真相》揭露,没有任何快速修复,神奇的公式,奇妙的食物或奇迹丸只要吃正常的日常生活饮食,谷物、蔬菜、水果、鱼肉,身体就会保持最佳状态。
为了抗衰老,保护眼睛,吃花青素。为了睡眠好,吃褪黑素。为了肠胃好,吃益生菌。
怕加班猝死,吃 Q10 辅酶保护心脏。怕记忆力减退,吃深海鱼油。
为了皮肤好,吃胶原蛋白。软化血管,吃软磷脂。
更不用说为了感冒吃维生素C,口舌生疮吃B族维生素。。。
各种针对性的保健品,琳琅满目。更是有不断新地保健品出现,应接不暇。
这些保健品,功效强大,科技前卫,工序复杂,简直是特意为人类准备地超级食品。
在BBC这部记录片前,曾经看过书《发明疾病的人》.
揭露很多疾病变成了工业产业的产品,先发明了的药物,然后再通过各种医学新闻报道,告知人们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这类药物来解决。
疾病和药物都变成了生意.
人们生命过程中的正常身体状态变成了疾病.
把个人问题和社交问题变成了疾病.
把罕见病变成了常见
把轻微病变成了重病。。。
保健品也是如此你是否服用过补充维生素 A、D,B族维生素?
是否服用益生菌,钙,硒或锌来提高免疫力?
是否服用增加抗压力,止疼的,抗过敏的,美白的?
是否服用晚上帮助睡觉的,白天提神醒脑的,节食减肥时补充营养物质的。。。
我们被一遍遍的报道说服,只要定期服用这些小药丸
就可以弥补我们不健康的饮食作息所带来的各种生命隐患。
但吃完之后,到底效果怎样?
为了得到更科学的答案,《健康饮食的真相》主持人拿自己做实验。
连续两周,她坚持服用最大允许剂量的复合维生素丸。
之后,她请来一位格拉斯哥大学的代谢医学教授,来研究她血液中的维生素水平这两周的变化。
结果 …… 就是没变化。
可以说有些东西有所增加吗?
它们与您的原始结果大致相符。
教授甚至略带无奈地指出。
事实上有些人可能会想有一种 " 有备无患 " 的养生心理。
" 也许他们可以提升我的防御机制并保护我免受疾病侵害 ,真的吗?”
教授很严肃的说,不。在特定情况下服用复合维生素,反而会增加风险,甚至反而会生大病!
包括肺癌和皮肤癌。
那花的钱呢,钱难道全部打水漂了吗?
教授苦思冥想说,嗯嗯嗯 也没有,起码 ……现在你排出的尿很 " 值钱 "。
我经常对人们说:(服用)复合维生素是一种制作昂贵尿液的方法。
在学营养师时,我也曾尝试服用1个月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当时是感冒期,想看看是否因此感冒会好的快些。
结果是感冒好转速度没有任何的加快,我每天早起的尿却黄的厉害。
当然1个月后我就再也没有服用过任何维生素了。
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所有的营养元素,包括维生素都应该在身体真正缺乏时才能服用。
并且服用的用量必须严格的控制,否则任何的营养元素服用过多都会伤害身体,引起中毒甚至疾病。
自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类已经进行了很多实验,试图搞清楚膳食补充剂究竟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存产生何种影响。
结果并不乐观。1994 年的一项试验对 29,133 名 50 多岁的芬兰人进行了追踪。
他们都是烟民,但摄入 β- 胡萝卜素的一组志愿者患肺癌的概率却增加了 16%。
美国科研人员对绝经后的妇女进行的临床试验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在连续 10 年每天服用叶酸( B 族维生素)后,她们的乳腺癌发病率较没有服用这种补充剂的人增加了20%。
一项 1996 年发表针对 1,000 多名重度吸烟者进行的研究不得不提前 2 年结束。在受试者服用短短 4 年的 β-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A 补充剂后,肺癌患病率就增加了 28%,死亡率增加了 17%。
2007 年的一项研究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现,服用多种维生素的男性因前列腺癌死亡的风险达到其他男性的两倍。2011 年对 35533 名健康男性进行的一项类似研究也发现,维生素 E 和硒补充剂会将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提升 17%。2012 年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综合 27 项临床试验结果来看,膳食补充剂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 7 项实验显示维生素有益健康,包括降低冠心病和胰腺癌的患病风险。
还有 10 项研究没有发现任何益处。
另有 10 项实验发现很多病人在服用抗氧化剂之后情况明显恶化,包括肺癌和乳腺癌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膳食补充剂和药物之间可能产生化学反应,特别是含镁的产品。
2009 年,Anses 建立了关于饮食健康的警戒系统,从此发现许多可以归因于膳食补充剂的不良作用。
但这些副作用对人体健康有深远影响:其中 20% 涉及肝脏,18% 是消化系统。16% 为过敏,12% 危害到神经或精神系统。
法国农业研究所 ( INRA ) Anthony Fardet 博士认为,膳食补充剂单独吞食,太快、太大量地进入身体,并且缺乏其他因素的协调作用,可能会导致失去效果、或改变效用。
因此,被用作抗氧化剂的营养素在食用后,可能成为促氧化剂。胡萝卜素或者维生素 A 有类似的反转例证。现在很多人很热衷摄入维生素 C,维生素C泡腾片更是受大家的喜爱,真正被当成零食一样食用。
美国加州大学实验报告称大剂量服用改变了体内维生素C的调节机制,加速维生素C的分解和排泄。
万一某天停用可招致明显停药反应,出现早期坏血病症状:齿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等。
试验认证表明每日口服4g维生素C,一周后发生草酸钙结石和肾结石的几率非常大。
影响糖尿病检测结果,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其尿中排出量增加,因其还原性可产生尿糖的假阳性反应,有碍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治与确切掌握降糖药物的剂量。
钙服用过多
可导致钙中毒,引起肝肾组织钙化,结石形成,肠胃刺激。
还会干扰身体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的吸收和利用。
镁服用过多,
会引起恶心、腹泻和腹部痉挛等不良反应。还会引发皮疹、肿胀、头晕、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罕见而严重的副作用还包括心率慢、昏厥、昏迷、复视或呼吸系统问题等。
B族维生素服用过多
会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可出现头痛、恶心、眩晕、疲劳、视力模糊、月经过多。
及血栓性静脉炎、骨骼肌无力、周围神经炎,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神经中毒的症状。
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祖先在《黄帝内经》中就早已提出的健康饮食观念。
中国传统的食补观念其实越来越被忽视,人们越来越相信的是,西方的膳食补充思维。
可是现实是哪怕西方的膳食思维,也是提倡动植物食物平衡,营养均衡。
事实上,正常人的三餐中已经足够含有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了。
当然,说了这么多,有病得治,该吃的药得吃。
营养素这些也应该是在医生确定了身体缺少营养元素了,并且按照严格的用量来服用。
最后,请善待平凡普通的食物,一日三餐对我们身体的默默付出,维持我们身体的健康。
适量饮食,均衡摄入,别在意食物的贵贱。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