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微我之见“德”

微我之见“德”

作者: 糖糖六点 | 来源:发表于2017-06-22 00:06 被阅读0次

今天的题目是讲讲对“女德”的看法,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很生涩,虽然顾名思义我能猜出“女”和“德”拼在一起的大意,但是我却没有兴趣去探究。女,不过是一个性别指代词,更准确地来说,在人类不断地发现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它已经成为了一个身体构造指代词,有女的身体,却有男的灵魂,有女的身体,却有中性的灵魂,有女的身体,却有60%女的灵魂,有女的身体,却有77.777777%女的灵魂……我想说的是|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代词名词起到的是标签作用,用来方便寻找某一群体,但并不起到定性的作用。所以若给|女|定义德,那我们要给|50%女|定义德,给|10.999%女|定义德……我们要给|不同程度的女|定义德,听起来已经是不可能了,但若有毅力超强的人说就是可以做得到,偏要给几十亿人每个人都定义德,那我又要发问了,|德|是什么?谁有权利定义|德|?古人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虽然对讨论女德没兴趣,但是我还是很想说说我对“德”的看法的。我专门去查了下|德|字的来源,根据百度百科,德是会意字,即由两个或以上的汉字组合词义所组成的新的汉字。

德,由彳(chi)、十、目、一、心组成。

彳,象人胫三属相连也,小步也,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十,指代直线,正确的标的方向。

目,十下是一双眼睛,表示目光瞄准、直射之意。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心,一下面是心,遵循本性、本心的意思。

德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便是德。

每天观察宇宙,鲜有外因纷扰本心的古人就是这么大智慧,简单粗暴点来说:做自己便是德。

估计又有朋友有疑问了:那|忠孝礼仪信|也是古人提出的,怎么就不对了?

来,我用我男神|老子|的话回给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用我自己的白话来说呢就是,守|德|的是达不到|道|的境界,守|仁|的是达不到|德|的境界,守|义|的是达不到|仁|的境界,守|礼|的是达不到|义|的境界。整天叨叨礼的人,是忠信薄弱之人,制造混乱之源。

估计又有另一个朋友问了:世界上那么多狂暴之徒,都让他们遵循|本心|还得了?!

那我们就来聊聊|本心|好了。人,自认为这么聪明的生物,却始终有个关于自己本真的未解之谜,即|人之初,性本善(恶)|傻傻分不清楚,所以仅根据这个未解之谜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的本性,每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那一刻的真我,似乎只有老天知道,至于长大后,每个人变成什么样,是各种外因内因的综合作用,那么我们凭什么给狂暴之徒的本心下定义?再来说说我自己对|人之初性|的看法,我不太喜用|善恶|之词,我没有那样的智慧去给善恶下定义,我更喜欢用类比,所以我就用|黑白|二字了。我觉得|人之初性|是用不同比例的|黑白|调和而成的,每个人的比例都不一样,|黑白|我觉得可以代表|积极和消极|(这里没有前后对应之分,看每个人对黑白的喜好了),同时|积极和消极|并不代表|好与坏|,这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态度罢了,行为不止是由|态度|控制的,还有|理智|、|情感|……,所以|人之初性|其实是由多于|黑白|二色更多的颜色调和而成的,比例更加千变万化无法度量了,那我们又凭什么敢去评定一个人|性本恶|呢?!

道德并非戒律,而是对与自然宇宙的本心感触并与之和谐相处。“道学”与“科学”分属于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次。道德研究的对象是形而上;而科学研究的是形而下。道是宇宙本体存在与变化的规律;科学则是三维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变化的规律。

男神|老子|有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以我的白话理解:上德无为不讲德,即是有德;下德叽叽喳喳说如何能不失德,即是无德。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说了这么多古文,我加一点现代的料,金星曾说过:|我吐槽只是就事论事,从不攻击他人人格|。人格是一个玄奥的东西,是自己在人生路中不断感知的东西,是只能自己给自己定义的东西,更况|德|乎?

相关文章

  • 微我之见“德”

    今天的题目是讲讲对“女德”的看法,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很生涩,虽然顾名思义我能猜出“女”和“德”拼在一起的大意,但是我...

  • 〖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 『见』有眼见,有心见; 『见』有凡夫之见,有圣人之见。 凡夫之见,以...

  • 是心见佛

    〖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 『见』有眼见,有心见; 『见』有凡夫之见,有圣人之见。 凡夫之见,以眼...

  • 周易,我之见

    周易,很多人嗤之以鼻,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迷信的东西。但我认为这是一本必读的经典,因为几千年的岁月消磨,无数人的不屑一...

  • 日论一语

    原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朱熹注解说:“文章,德之见...

  • 读书札记 (十九)

    对于读书,我个人的体会是先博览,后专一,博览,什么书都要读,不要有先入之见和受一家之见所限,更不要有门户之见,要博...

  • 《西游》漫谈我之见

    很久很久都没有写点什么东西了,真是有愧于我中文系的专业,以后多多练习,作家的梦想怕是不能实现了,那就我手写我心吧,...

  • 《网络素养》我之见

    本文章是基于美国作家霍华德.莱茵戈德《网络素养》一书所做的重点知识理论整理,以及对表达对书中一些观点的自我看法(有...

  • 快乐教育我之见

    工作中接触不少0-3岁孩子的家长,提到孩子教育第一句话就是希望孩子快乐,上兴趣班要看孩子喜不喜欢,如果孩子不喜欢就...

  • 无用社交我之见

    1845年,美国作家梭罗只身来到瓦尔登湖,自己搭建了一间小木屋。 独居2年零2个月零2天后,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我之见“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dx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