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映潮老师的《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录及点评》,一个声音在我心中不断地响起:课堂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在日常对学生的大小检测中,阅读板块的第四板块一定是古诗词鉴赏题。以前所选诗词基本以课外为主,要求学生进行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近两年考查对象回归教材,以学生学过的内容为主,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对诗歌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赏析,对意象意境的把握感悟。估计很多语文老师都有如下经历:每当讲评试卷的时候,一方面我们会无奈地说:“这个上课的时候说过,说过啊!”另一方面,再给学生罗列一堆答题思路与技巧,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慨叹中咬牙切齿地推送完答题思路与技巧,然后心满意足、心安理得地离开。然而,下一次考试,同样的剧情必然会再一次上演,是不是很讽刺?
那么,如何消解这样的讽刺?答案:功夫在课堂。
对诗歌的学习,最主要的板块当为赏读品析,余映潮老师的古诗词课例,无一例外地都会设置赏读品析的学习活动,如《行路难》(其一)一诗的学习,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说读,理解诗中的难句”。在学习中,学生通过朗读、批注,辅以教师的点拨,理解了诗歌的大致内容,同时也突破了这首诗学习中的难点——用典。
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教学,设置了“学习品析诗句”这个学习活动。
活动内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欣赏。
活动形式:每位同学选出上下两句诗,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一写诗句赏析。
方法:大致上用三个层次表达自己对所选诗句的分析。第一层,诗句描写的是什么;第二层,诗句表达的角度或作用是什么;第三层,对用得好的字词进行欣赏。
建议:写作时可以有选择地从如下角度进行分析。内外、动静、声色、俯仰、远近、视听、宏微、景情;正面与侧面、比喻与夸张、镜头与画面……
这样的学习活动,有要求,有方法,有角度,引领着学生目标明确地游走在诗句的字里行间,从字、词、句逐一赏析,以文字写作的方式呈现。这样一来,对诗句的理解又怎么不深刻?对感情的把握又怎能不准确?当学生面对检测试题时,又怎么会出现无从下手、乱写一气的现象呢?
所以,功夫在课堂。课堂上训练了什么,学生就会收获什么;课堂训练到什么程度,学生就会呈现出什么水平。试卷讲评,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张试卷一道题,透过试题,应反思日常教学,站稳日常教学,也就会顺利拿下各项检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