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与金陵报恩寺方丈是忘年交。
是时夏日燥热,小白于家中闲坐无事,偶读佛家经典,不禁想起这位深居简出的大师来。从家中提了些村野特产,又将春日里贮藏的山中细茶装了两罐,便启程往金陵而去,想来炎炎夏日,与大师烹茶论道,也是一件乐事。
金陵离小白的小村并不远,只两日的路程,这天下午,小白便能远远的望见金陵的城墙,听见城中车马的喧嚣声了。
“好在寺在城外,不必沾染市井俗气”,小白想着,抬头望去:不远处报恩寺琉璃塔在阳光下傲然矗立,宝塔高不知几层,通体琉璃,在灼目的夏日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塔顶上更是镶嵌着耀目的宝石,在每一层的飞檐上,又挂有一串串琉璃风铃。稍高处,轻风徐徐,风铃轻响,稍矮一些的地方,风铃静静的挂在楼角,只偶尔缓慢的摇晃,发出几声悠闲的响声,寺外山林中蝉鸣传来,小白仿佛忘记了数十里外繁华喧闹的金陵城,只觉禅意盎然,心境闲适。
走进寺中,小白也不顾香客来往,直奔寺院后方禅堂而去,简略通报了来意后,便由一个小沙弥领着去到方丈禅房。
方丈正在房中打坐,小白也不着急,便放下行李,于房外静候。不多时,方丈开门迈步而出,见故交前来,欣喜不已,二人入偏房烹茶叙旧,谈佛论道。
难熬的夏日午后在这难得的雅趣中飞快的消逝了,小白只觉身心清凉,于禅房花木掩映中望去,琉璃高塔已映出一片火红的夕阳光景了。
“听闻前日有天竺高僧到访,曾赠大师一法宝,传说与这宝塔相关。”小白望着宝塔,忽然想起前日里听说的趣闻。
“一座仿制的小塔”,方丈笑笑,为小白续了杯茶,“目前存于塔中偏房,明日可带公子前去一观。”
“夏夜清闲,不如晚饭后赏此奇物,聊遣长夜如何?”
方丈摇摇头,“不是贫僧小气,是那天竺僧曾嘱咐切勿在黑夜使此物见光,否则天现异象,恐惊了城中众人。”
小白听了心下奇怪,但也不在细究,用完晚饭,便小别方丈独自回寺中客房了。
寺中的夜静谧无声,远方依稀传来城中夜市的声音,小白于灯下读书,觉得疲乏,起身走到窗前,打开窗户,寺中香火之气和着夏夜微风传来,寺中僧人正在晚课,佛唱悠然,小白听的只觉心下清静,渐渐有了困意,便去洗漱准备就寝,想着明日清晨再听方丈讲佛。
白日里车马劳顿苦甚,不多时小白便进入了梦乡。
不知过了几时,已至半夜,小白忽然听得房外喧嚣异常,起身望去,蒙眬间见门外人影奔跑,又听得僧人大喊“走水了”之类的话,一翻身披了件外衣胡乱穿上鞋便冲出门去,只见寺院里火光冲天,直映得房屋间一片火红。
小白忙转过偏房的步道,循着火光奔去,来到前院一眼望去,只见大火已然吞噬了大半个前院,琉璃塔在火光中映照出绯红的颜色,照的寺院更是一片通红。火焰如翻滚的巨龙一般,吞没了小白目光所及的所有房屋,只是细看时,或许因那塔乃是琉璃所作,还未来得及被火焰烧着,但火龙业已环绕包围了高塔,仿佛正欲张开庞大的巨口吞没整座宝塔。
再细看时,却见那塔前火光中有一人影,从那身形步伐看,正是方丈大师。小白忙奔跑前去,一把拉住方丈:
“大师,救命要紧,塔中无论有何宝物,也不及大师性命重要!”
方丈托着瓦钵的手被小白一拉,洒出一点水来,回头不紧不慢的说道:
“我不为宝物,乃为灭火而去。”
“寺中众僧以桶水扑之亦不见火势消退,大师以一钵水,又能如何?”小白急的在火光中跳脚不已。
“贫僧自有法术。”方丈望着小白,神色坚定淡然。
小白心下虽万分疑惑,但转念想大师或许在塔中确有破火之法,便松开手,又见方丈高龄恐有不测,于是扶着方丈从那奔腾的火龙中找到一个缺口,冒着灼烈的火势冲进了高塔。
借着火光,方丈在塔中快步前行,小白跟在后面,不多时到达一间偏房门口,方丈推开门,还未见房中之物,小白只觉透过窗户塔外红光一闪,原本就被火光映红的天空突然间仿佛又亮了许多,直如白昼一般,再向那房中看时,只见方丈已走到一面小桌前,小桌上俨然放着那座小型的琉璃宝塔,轮廓形状与他们正身处其中的高塔别无二致,只是这小塔此时却周身通红,仿佛正被置于火中炙烤一般。方丈扬起手中的瓦钵,倾钵中之水倒向那小塔,只见小塔瞬间被水淋透,恢复了平常的颜色。忽又听得塔外雨声大作,一瞬间,小白感到窗外耀眼的火光霎时熄灭,明亮的天空仿佛也暗了一大半。
方丈走出房间,转身“啪”合上偏房的门,窗外天色也应声彻底黑暗下来。方丈不语,只是领着小白走出宝塔。
“寺中防火不善,让白公子受惊了。”方丈向小白一低头,未及小白应声,便回转头去指挥众僧收拾残局去了。小白这才抬头望去,只见大火已灭,所见之处尽是水迹,寺中无论房屋僧人,一片被暴雨浇过的景象,屋檐上还淅沥沥的向下滴着水。
小白见识了那塔中奇物,惊奇万分,一边向自己后院的客房走去,一边不时回头看那宝塔,只见宝塔周身透湿,月光下湿漉漉的琉璃闪出美妙的水光,檐角的风铃亦是带着水滴摇晃,发出悦耳的声音。
不多时,便回到了自己的客房,小白刚想推门进去,忽然又想起了什么,直退了两步,抬头往自己这后院的偏房屋檐上望去,只见屋檐上干燥如常,竟无一丝雨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