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痴

作者: 我是阿开 | 来源:发表于2019-12-10 07:50 被阅读0次
    路痴

    01 路痴的我

    一直相信,有些知识、能力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能够掌握,但有些能力便是天赋,那是上帝给你的赏赐,任凭后天如何努力,也是难以达到满意的程度。

    一个人的方向感便是天赋,不是后天所培养起来的。

    记得似乎有人说过,你最早的记忆便是你的一个心理暗示。而我脑海里保存的最早的记忆,那便是走丢了。

    记得那是父亲举家从南方刚刚搬到了北方的日子,3岁左右的年龄,趁着大人忙着收拾东西时走出了家门,好在小镇不大,全家齐动员把我找了回来。

    路痴, 一直是我的死穴,各种迷路、各种走丢一直缠绕着我,挥之不去,每个阶段都是如此。

    6、7岁时,因为和小伙伴吵架,弄脏了借来的、准备去照相的衣服,于是一路哭着去找母亲, 结果走错了方向,最终被人送回了家。

    大学的一个寒假, 下车的时候天已黑透,提着箱子奔家而去。本就是7、8分钟的路程,结果怎么走也不到家,于是明白了,自己迷路了。

    东转西转,转了一个多小时才算回到了家。进屋的瞬间家人惊呆了,末班车早已过了,这是坐的哪班车啊?于是,站在门口就开始哭。从那以后,每逢放假回家,老父都会去车站接他爱迷路的老闺女,虽然是几分钟的距离。

    经常有人质疑,你如此路痴,怎么开车呢?哈哈,多亏智能手机,否则我是寸步难行,除非是经常光顾的地方,否则都是开着导航,全然不顾他人怀疑的目光。

    不是不用心,曾经把主要的街道牢记于心,但依然是不知身在何处,该向哪个方向走。

    路痴的我,简直无可救药。

    02 挑战自我

    如此路痴的我在国内还好,依赖着智能手机的导航功能走南闯北,可如今来到海外,语言不是很溜,又无导航,该如何是好呢?

    刚到的第一周因为倒时差没有独自外出,只是跟着先生在附近转转。第二周,自己还是不敢独自外出,好在周末由在卡城定居的同学带着去超市采购和逛各种Mall,并陶醉其中。

    同学家离住处是半个小时的车程,每次外出都是同学开车来接。一次,为了锻炼自己,决定独自坐Ctrain(类似于国内的地铁)去同学家。

    虽然先生把我送上了车、同学接站、还有微信可以随时联系,可心里依然还是惴惴,就好似刚刚入学的孩子,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 认真听着报站、仔细看着站牌、时时盯着手机,生怕坐过了站。

    返回时心态放松了好多,也可以装作如无其事的样子。卡城的冬天黑的比较早,虽然还不到5点天已黑透,天空还飘起了雪花。

    环顾四周,陌生的建筑、行色匆匆的路人,心里还是突突直跳。好在事前做好了功课,先生又在微信留言里详细地告诉了路线。

    不仅路痴,还很怕黑,即便是熟悉的环境一旦被夜色笼罩,便感觉不再是白天的模样。左顾右盼、小心翼翼地走着,不时地安慰着自己,还能怎样,不过才10分钟的路程而已。

    远远地就看见先生站在路旁接我,于是便兴奋地向他奔去。先生笑着说,本打算去车站接你,转念一想,还是让你锻炼下,给自己一点信心。

    方向感好的人永远无法理解路痴的无奈,他们不经意间就记得回家的路,而路痴的人虽然做足了功课,却还是避免不了迷路的结局。迷路时经常是大脑短路、一片空白,心跳加快、仓皇四顾。

    迷路时的那种害怕、紧张,不是路痴的人简直无法理解。

    03 尝试理解

    方向感好的人不理解路痴们,认为之所以迷路是因为走路时太随意、不用心,其实有时也并非如此。

    世间有太多的事情,若非亲身经历,切莫轻意地说感同身受。

    读了余华的《活着》,才知道活着远比死去更加艰难。小说的主人公福贵,虽说年轻时浪荡,但接下来的日子却是几乎集结了人世间的所有不幸。

    眼看着亲人一个个在眼前突然死去,从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到几岁的小外孙,无一幸免,最终只能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对于福贵的悲惨命运,只能是在哀其不幸的同时不住地落泪,但福贵内心的悲惨又岂能真正地感受一二。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父母有段时间吃不饱、经常挨饿,于是父母生前常说,没挨过饿的人永远不知道粮食的金贵,并经常给我们讲挨饿时如何如何,现在要爱惜粮食。

    我们虽然点头称是,心里却不以为然。每逢在父母面前倒掉剩饭时,父母便说,看你们这个样子,又快挨饿了。说实话,没有经历过挨饿,即使能想象出那种挨饿的情形,但还是无法像父母那代人那样的珍惜粮食。

    虽然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无法体会到那种感觉,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去感受。

    04 换位思考

    成人的世界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容易的事情,光鲜的背后,总是有着外人看不到的落寞和无奈,笑脸的背后有着别人体察不到的眼泪和纠结。

    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好脾气呢,有时是因为不屑、有时是因为珍惜,更多的时候还是因为没有触及到底线。

    曾经的我,说话常常是不经过大脑,想到哪里说哪里,并自认为此乃率真是也;看问题经常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无法理解他人的真实感受。

    一度想当然地认为,每个人都该是这个样子啊:不高兴了就讲出来、有什么想法可以摆在桌面上沟通,不然你不说我怎么会知道你的想法。其实很多时候并非如此。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性格不同,怎么能千篇一律地要求别人该如何如何呢,可惜明白的太晚,为此也曾伤了一些人的心。虽然自认为“我本善良”,一片真心,可常常是事与愿违,深感遗憾。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过,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是吃了苦,而情商高的人一定是吃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苦。

    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情,才会懂得换位思考,进而体量到别人的艰辛。活着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努力活好自己的同时, 也得让别人活着。

    素喜《菜根谭》,其中有句话对比总结的非常到位:“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路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jw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