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请了一天假,今天到学校也是匆匆忙忙,不过,在匆忙间,也看到了学生的改变。
上午两节课连着上,主要是把这两天做的学习巩固上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理解之后再去修改。
一开始是让学生讲题,可是他们从小没有练习过,读题都是疙疙瘩瘩,前言不搭后语,读不懂题意不说,还浪费时间,让人听着着急。
在这一方面,学生欠缺的不是一星半点,太多的人不能把题读通顺,丢字错字现象比较严重,还有就是不会停顿,出现破词现象,这种读法哪能读懂题意,读不懂,更不要谈做题了。
不会就教。
我读,他们听。我大声读,他们小声读,在共读期间,一部分学生学会了读题,还有一部分需要更多的练习。
会读只是第一步,怎么做?这道题还要会讲。让学生试了几次都讲不明白,其实他们心里清楚,就是不知道怎样去表达。往往从他们嘴里表达出来的都是不完整的,那么,再用笔把口中的表达写出来的时候也是不完整的,这样的做法就造成了是严重失分的现象。
不会怎么办?那就教。我讲一道,他们没听明白怎么做,再讲一道,一连讲了三道,还好,有几个聪明的,认真的孩子学会了,可能因为刚学会吧,孩子声音特别响,完全是不自信 。没有底气的声音,就不会读出对题意的理解。
时间有限,不能一直来教,只有他们慢慢地消化后,把学到的,内化成自己的,再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学会。
就这样练习一节课之后,有的孩子学会了,看起来表述的非常清楚,而且落落大方。比如小铭,小承都讲的头头是道。
经过多次练习,班里的学生都会来讲题的,那样的情况下,成绩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