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要好的朋友,自从有了双胞胎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整个人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用她的话说,现在一出门,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带哪个奶瓶、尿不湿、衣服等各种婴儿用品。
朋友之前看上一个名牌包包,在心里惦记了很久,甚至连做梦的时候梦到自己有一个那样的包而兴奋不已。由于包非常贵,朋友一直不舍得买。我看朋友如此喜欢,恰好后面会去一次国外,就怂恿她买了得了。我知道,这个包虽然贵,对朋友而言,咬咬牙还是可以买的。没想到,朋友说算了,还是把钱留着养娃。
这既在我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在没有小孩之前,朋友可不是这样,对自己可是贼好了。有了小孩子之后,所有的重点都放在孩子身上,自己也就排在第二了。朋友还说,未来培养小孩子,还需要花很多钱,钱还是攒着吧。
是啊,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父母心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孩子的教育。
看了《终身学习》里探讨的教育分层,心里有一些失落。书里面谈到中国的教育在慢慢分化,渐渐像发达国家一样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底层人士的应试教育。比如在农村的小孩,没有其他出路,只有努力学习,疯狂做题,争取在高考考个好分数,进一个好大学,未来才有可能出人头地。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应试教育,以考取好的成绩为目标,别无其它。
第二层,是中产阶级的精英教育。这大多体现在城市里的白领培养小孩的方式。小孩子每天的日程排的满满的,上各种培训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样培养出来的小孩往往见多识广,各方面的能力表现不俗,属于一些父母口里念叨着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又好,又有才艺,还能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各种奖项。
第三层,是富豪阶层的素质教育。通常,这些家庭非常富有,不仅仅自己有钱,整个家族的人都很有钱。这些人对小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小孩子不惜血本,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什么东西都要最好的。培养小孩时,更注重小孩子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情商、财商等等。基本上都是随小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想基本不受世俗的规则约束。由于家里财力雄厚,他们对小目标、小诱惑根本不在乎。更重要的是,顶层的游戏规则,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制。
这三种教育分层,正在愈演愈烈。每一层的人想跨入上一层变得越来越艰难。用罗胖的话说,小孩子的能力不是在考核他的时候决定,而是在考核他之前就已经决定了:你在他身上花了多少钱。
这根本就不是教育分层,明明是贫富分层啊。再想想自己,内心莫名地恐慌起来。
好在,还有终身学习这条路!
石韧
201812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