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我不能坚持30天按时写300字?

为什么我不能坚持30天按时写300字?

作者: 三明治Sandwichina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14:41 被阅读16次

    小创是每日书的老朋友了,也是故事星球STORYLAND的创始人。她管理着一个60人的团队,同时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前两次参加每日书的时候,她写到第三天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写不下去。八月份,处女座的她又来了,并机智地定下了主题“为什么我不能坚持30天按时写300字?”

    这是作者在生日班写的每日书,而今天,恰好就是作者的生日。这个月,她成功了吗?

    文 | 小创

    本文编辑自每日书

     / 理由1:要送孩子上学 / 

    我的女儿徐老师马上三岁了。在我觉得她差不多可以去上幼儿园的时候,去踩点了几所,最后凭直觉选了离家最近的一间(没有幼儿园资质的)华德福儿童中心,我报了个四周的暑假班,想先看看徐老师的适应情况。

    我骑着小电驴穿行两条小马路送她去上学。她站在我前面扶着龙头,我两臂环起来刚好有个保护圈,从她 2 岁起,我就放心这样载着她出门兜风了。有时在路口遇到警察,她就会蹲下来,等我数一、二、三……再起身,她喜欢这个“和警察捉迷藏”的游戏。在她还不认识数字的时候,她还喜欢“变红绿灯”的魔法游戏,那就是我们停在路口等绿灯的时候,我倒数 10 下,红灯就会变成绿灯。她站在车前座,唱着自己编的歌,像阅兵一样数着一路上看到的挖土机,幼儿园就到了。

    第一天,允许家长陪同上半天。她在天台玩沙子的时候我偷偷下到底楼。听说她回神过来的时候问了老师“妈妈在哪里”但很快又被新鲜的事转移了注意力。等到吃午饭,孩子们排队也到底楼厨房来的时候,我躲在门帘后看她,她也看见我了,立马哭出来。小孩子的真情实意有时真的让我惭愧。我抱抱她,说“妈妈一直在楼下等你哦。等你吃完午饭我们一起回家。”暑假班里她年龄最小,老师观察了半天说,明天可以把被子和牙刷牙膏带过来,尝试着全天的离别。

    第二天,准备好了徐老师的被子枕头等,徐老师提出想带小猪佩奇玩偶去陪睡。小孩子们需要这些小小的熟悉的安全感。和第一天一样,在楼上陪了一会儿,告别的时候,她眼眶有点红,我和老师说,如果中午她撑不过,我妈妈可以来接她的,我并没有期待她这么快就适应。结果老师 2 点来钟发消息来说她顺利睡着了,让我下午来接就好。算好时间打车赶过去,想着第一天完整地上学,真是意义非凡,见面时一定要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结果扑空了,人被我的闪电侠妈妈接走了 whose 重要爱好就是捷足先登。

    第三天,考虑到我妈妈的高度参与热情,我们一起去送徐老师上学。徐老师很明理地说:“妈妈你送我上学,然后下午奶奶来接我。”我像前两天一样上楼去,很轻松地和她说再见,她很开心地招手道别。

    他们都说:上幼儿园的分离焦虑很严重,不要高兴得太早。有个朋友的孩子上了一个学期的幼儿园都没事,第二学期的前三周好像忽然意识到了分离哭得昏天暗地。

    幼儿园作为一种社会创新的形式,在地球上诞生了 180 多年。大人赢得了一些自由的时间,孩子学着“在家庭以外的环境中成长”。这件事不需要发生得太快,我们都顺其自然吧。

    有同事去看百老汇办的夏令营,孩子们在大舞台上表演,家长都在灯光下的孩子鼓掌。这样的体验也很棒,但是这是夏令营,人们在冰箱里找一些食材就手可以做一桌菜,而我们在做的,从播种、浇水、开花、结果,流程很长,风雨很多,但正因为如此,在有一天可以来欣赏一个花园的时候,我们知道每一朵花是怎样来的。

     / 理由2:台风 / 

    一个关于台风要来上海的消息像台风一样瞬间出现在十个以上的微信群。

    同事们也纷纷从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群里印证了这个消息,然后交相在各个群里讨论:明天要正常开课吗?

    最后大家决定,也许台风会绕道而行,我们等到明天一早 7 点再决定吧。并在几十个家长群里公布了这个消息。

    想象了一下,几百个人在早晨 7 点等待一个消息的心情,早晨 7 点我被同事的电话叫醒,看了一眼窗外只是下着雨,风还没有来,拿了个主意:照常吧。然后这个消息就像子弹一样发射到各个群里,一大早启动了每个人的发条。有人开始叫孩子起床,有人已经背好了包一收到消息就马上穿鞋出门……徐老师刚醒来,趴在窗口梳小辫儿。我问她,今天想去学校吗?她说:不想。我说,好的。不料就在我用手机处理工作的那几分钟,我的闪电侠妈妈就披上雨衣,悄无声息地带着徐老师潜伏出门了。她回来时说:刚开始上幼儿园,要保持好规律节奏——我服气。

    有的时候,我们希望生活照常,但是怎么可能呢?台风没有来,连雨也停了。因为声带上周过劳,我几乎也没有气力说话,决定在家办公。当不能用声音,也没有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辅助沟通的时候,文字和表情包就成为了你的语言。即便是和一位一起紧密工作三年半的同事,仍然觉得这样的语言在沟通中的无力。也许不是语言的问题。

    每个人心里刮起的台风,过了一晚也会慢慢平静,狼藉中站起来,the show shall go on.

     / 理由3:搬家 / 

    我是一个两年不搬家就会浑身不舒服的人。大约是因为每两年自己的状态都会发生挺大的改变,就像一个人身材变了衣服不合穿一样,居住的空间是一件巨型衣服,厨房客厅卧室洗手间就像领口袖口拉链口袋那样,如果不合适了,时不时就可以换一换。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买了一个房子,它就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好像就要尽可能长时间地住在那里,哪怕一些地方不合适,也可以通过“装修”这种神奇的化妆法来进行调整。但是如果可以索性换张脸,why not?

    在搬家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你需要的是一张怎样的脸?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做人不能太贪心。而且,对于一个四口之家来说,不仅仅是你个人审美的问题,同时包括了你老公和你的小孩的需求。家庭其他流动成员的需求也需要多少有所顾及。这就好像你如果想要整容,不能任性地去整成葛优。

    搬家带来的一个显要问题是“你如何对待历史”。比如一个球迷老公在各处参加足球比赛的球衣,其实完全不会再穿,就因为后背印着球赛的主办方或者有姓名的首字母,就显得不能随意丢弃;比如两人恋爱吵架时随手写的忧郁的碎片,因为已经回忆不起来来龙去脉所以那些空灵的句子显得特别有禅意;比如儿子打酱油跟着爸爸去参加的一场马拉松得到的奖牌,或者花了好几天跑去山西临摹的一幅壁画,发霉的纸张也否认不了一个八岁男孩闪现的才华……虽然谈不上意义重大,但是就这么扔掉了是不是也有点决绝?

    由于有太多历史需要一件件处理,我这一次搬家体现了身为中年人的觉悟,那就是:给自己多一点时间,清空,重来。话说回来,有什么比一间空空的房子更有型的呢?我决定非常非常谨慎地来选择即将和我相伴两年的物品,一丝一丝地来添加生活的烟火气。

    首先,家里的两位男性作为先头兵先住过去,他们对物品的需求不是那么多,很爽快地用十分钟收拾了生活物品,就万分愉快地把新家当成了自由的男生宿舍。过了三天之后,他们觉得还是需要女主人,所以盛情邀请我入住,于是大量的提高生活品质的物品开始涌入。紧接着,徐老师也跟随潮流搬过来了。她的尿不湿、玩具和书逐步地占领了新家的留白空间。在做加减腾挪的过程中,真的是很好的哲学思考的过程。

    后来证明,我试着“一件一件增加新家的生活物品”的设想是不太现实的。这个搭建工程是在沙粒一样庞杂的现有材料中挑出金子来的过程,我需要戴着一顶工匠帽穿着工装裤,让我犀利的眼神透过眼镜也穿越时空,严谨地进行这项筛选。但是我终究是一个会被平常的小物品打动的凡人。

    当 36 岁的我谋划在上海的第 26 次搬家的时候,我问了自己很多深刻的问题。

    偌大的上海,哪里会是适合当下的我的栖身之地?28岁那年的大篷车生活结束,回上海的飞机降落之前,我就和老公像漫画人一样握拳对视,浮出的对话框里写着:Let's enjoy the best of Shanghai!所以我们逐步从一个性价比很高的中环区域搬到了喜欢的新华路,并把工作室安在法租界最喜欢的一条小马路上。不料就在我撸起袖子开始公司装修的同时,猝不及防地成为了一枚孕妇。这就好像你在打游戏闯关的途中,不知道在哪里捡了一袋金币,你得背着这袋金币扛枪袭敌。这一关闯过之后,你在一个战斗的状态中已经越战越勇,觉得自己的战斗力和 20+ 已不可同日而语。

    整整四年的战斗状态到今年春节的除夕夜,我像负伤省亲的将军一样意识到了自己的内伤,但我还是要回到这个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 的战场,学着 burn slow。

     / 理由4:学习使用家用电器 / 

    新房东是一个非常注重生活家电品质的上海人。我在第一眼看到这个房子的时候,是房东太太的弟弟来接待我的。他透露说,房东一家已经移民,现在正待在澳洲坐移民监。女儿已经出国读书,小儿子在上海的一所国际学校,索性就在学校附近的郊区买了套别墅。原本去年花了一百万把这套房子装修好了,用作每个周末带儿子来市区补课的时候住。后来想想也不是很有必要了,决定要出租出来。以我多年看房经验,这样的房子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当场就表明诚意要租下来。中介小董帮我沟通的时候,在澳洲的房东特意强调了所有家电都是从特殊渠道进口,如有损坏的话需要赔偿。

    在我们交房的时候,房东先生抱着厚厚一沓文件夹,里面放着所有家电的说明书。每当他介绍到一个新奇家电,他就指着那叠巨型说明书文件夹,用抑扬顿挫的语气指导我们:“具体的功能,不要问我,我没有用过,你看说明书,里面都有。”他对生活家电的热情感染了我!但是由于类别较多,他说得满头大汗,我们也觉得房间闷,不好意思地打断他:“是不是空调没有在起作用、”他折腾了一下中央空调的控制面板,也解决不了,说:“我马上找人来修”。

    入住之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那个智能马桶的问题,功能看起来有一百项,还设置了不同的应用场景,使得人都不知道怎么坐马桶了。徐老师作为家里最有实验精神的人,恨不得把控制面板上所有的按钮都按一遍,但大人们都没有深究的兴趣,先集体学习了一个基本的冲水按钮,得过且过几天。

     / 理由5:贱贱的拼车 / 

    人的行为模式真的很奇怪。明明已经搬到了地铁站附近,下个电梯再走几步路就可以直通地铁,坐两站再走八分钟可以到目的地。可是还是会在一边涂防晒霜的时候一边轻击手机叫个车,以为这样很机智,事实却是放弃了主动权,把节奏感交给新手滴滴司机来掌握——有时他们来得特别快,有时特别慢,以为自己靠着导航就可以很正义地绕路。而今天最倒霉的是在发现前面排队人数太多的时候点了“拼车”这个新时代的环保选项,但这难掩“拼”这种行为挥之不去的贱感,尤其是在上了车之后,司机在一个愚蠢的系统的指令下,不得不绕圈子去接另一位拼客。在那之前,包括司机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究竟路线会如何规划。我们这几个落魄的灵魂就只能呆坐着接受这个命运,随机被动地遣送到一个又一个地点,就像流水线上的牛奶盒被随机地装进一个纸箱、随机地进入一个城市的便利店、又随机地在一个垃圾桶里被挤得变形。虽然地球本就是个大集中营,但是在这个移动的拼车监狱里,望着车窗外的车水马龙又不能挣脱,悔恨交加指数破表。

    还好今早这位揣着浴巾去一个洗浴中心的狱友大叔,很好心地提出在一个路口提前下车,避免了进一步的无意义兜圈,我和其乐得以早十分钟脱身。其乐冲出车门直奔电梯,我紧随其后。在电梯门相隔三厘米就合上的时候,我赶紧去按上楼键的条件反射被母爱的神经电击了,我的右手悬在半空两秒,在爬楼梯上 4 楼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基本的肢体活动给人带来的安全感。而且我还成功地在十分钟之内写完了今日份的每日书。

     / 理由6:家里断网了 / 

    上次空调坏了之后,房东派了一位苏先生过来。这位先生从电话里听起来,谈吐和普通的修理工就挺不一样的,见面之后,我就更觉得他温文尔雅。不过他说家里的空调根本没有坏,秘诀在于我要保持它一直开着,因为这是一种“水机空调”,所以没办法像平时的家用空调那样轻松启动,我问:那这样会不会很浪费电?他用丝毫没有嫌贫爱富的语气回答我:“这种空调一般用在别墅里,比家用空调舒适,因为没有那么干燥。但确实是有这个问题。”

    昨天家里网络的交换机也坏了。房东大约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人。家里有 4 个 wifi 端口,命名分别是 hope7, hope8,hope9,hope10。我第一次在手机里打开无线局域网看见这些名字,脑中即时开始了雄伟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昂昂昂”的 BMG。

    我的闪电侠妈妈一大早就搬来了一些重要的锅碗瓢盆,这就意味着我们正式在新家开伙了!

     / 理由7:学车 / 

    我是学过开车的,十年前。

    学得挺好的,晒黑了几个色号,教练赞赏我是一位“胆大心细的驾驶员”。约路考的时候,因为我离开北京了,又懒得特意从上海飞过去考试,所以我就肄业了……

    如果一定要移动身体,我通常是很被动的——大约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健身的原因……

    比起自己开车,我宁可把身体交给其他的交通工具来移动。飞机啊轮船啊火车啊,人类已经制造出了这么多工具来帮助肉身的移动,为什么我们还要费劲去驾驭一个机器呢?

    比起“不会游泳”和“不会跳舞”,“不会开车”这件事并没有特别地困扰我。有一天,老公去采访一个家庭,回来分享道:“这个孩子的周末行程特别满……(此处省略 300 字)……但是 guess what? 他外婆会开车!所以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我开玩笑说:“哎呀,所以如果我不会开车,以后都不能开车送孙子孙女们去上兴趣班了,自然也没有资格带他们去玩了吗……”

    真的哦,回头想想,因为不会开车,家里的很多事都由那位会开车的人承担,仔细想想还蛮多的,这绝对是助长我成为一个工作狂的重要原因。

    在生日月,一些特殊的消费行为因为附带着对下一年的祝福,都显得有一点“礼物感”。比如,老公帮我报了一个驾校,祝愿我能学会开车,感受自由驾驶的乐趣。这件事说了有几年了,但不怎么爱开车的我着实没有什么动力。借着生日的契机,他送出这份礼物,不得不说是很微妙的一种挟持了。

    比起十年前,报名学车的流程方便很多了,一切都被 APP 取代了。不过我还是需要去进行一个实体的体检。这个体检中心离莘庄地铁站 2 公里,总共 3 层楼。体检指南上写着“上午需要一个半小时,下午需要 45 分钟”。我在 11 点抵达,非常魔幻地体验了不到一刻钟就结束了所有的环节:一楼付钱拍照-二楼拍照-取照片-凭发票领申请表-核对-付钱体检-三楼体检。二十几位 50 岁上下的工作人员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她们每一个人都好像被植入了同一个程序,我为这套程序的简洁与高效叹为观止,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的类似场景中感受到如此高级的用户体验,比 IDEO 的那些套路实在多了——没有人为阻力,容不得丝毫拖沓,体验流畅如同 100G 网速上网,所有的人都心心相印:赶紧把这事办好大家都省事!根本不像在一些地方填表办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掌管了什么权利,不绊你一下就觉得工作没做到位。

    整个空间在必要的地方都准确地贴上了指示 A4 纸,比如在窗口缴费时,你正打算要和工作人员询问点什么,就会在目光所及处看见一张 A4 纸,上面用粗黑马克笔写着“请出示身份证”。是的,真的就是所有的地方。在量身高体重的房间,我正打算把背包放在旁边的一个旧沙发上,赫然一张 A4 纸浮现在眼前:“不许放东西!避免遗忘!”这些工作人员一定是遇到了不少次这样的场景,没有领导要求他们做这件事,但是他们勇于用这样低成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传递他们对客户的友情提示,我当下真的很想采访一下这家神秘机构的领导去取取经!如果是一个听力障碍者,都可以毫无障碍地完成整个流程,不需要说一句话,也没有那种“你需要微笑或者说话”的社交压力。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知道自己的角色,把握好“在体验通过的小方格里敲章的威严”与“放水”之间的分寸,拿捏得可以说是非常精妙了。每一个小隔间检查不同的身体项目,这些敲章人可以自如地煲电话粥、上网购物、刷剧对着自己的 idol 吃吃地笑……那种工作的愉悦感与投入度真的很感染人。

    也许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像机器一样工作——in a good way like this。 因为比起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伤害,虚拟世界的体验才是最安全的。

    本文编辑自每日书

    就这样,小创在解释“为什么不能每天写300字”时,做到了这件事。你也想挑战一下自己吗?来报名九月每日书吧!详情介绍:不能够总是,一个人在黑夜里,孤单地写啊

    作者有话说

    我是小创,现在上海进行第三次创业和第五次装修。我和三明治很有缘分,是最最早期的会员。今年是我第 3 个本命年,有一个 3 岁女儿不知去哪儿上幼儿园,一个 13 岁儿子刚开了自己公众号准备自力更生赚零花钱。这是我第 3 次来每日书挑战自己,看看能不能坚持......

    P.s.如果你对小创的工作感兴趣,可以点击《我们四岁了,一起去看北极星!》,和她一起工作。

    点击关键词

    阅读更多每日书故事

    全家海外游|给女儿画像|宠物鹅

    头太大 | 裸晒玫瑰糠疹

    生活实验|高中生日记 | 朋友圈

    文身|女孩变美福建面食

    对外汉教|纪录片导演|咏春拳

    【 About us 】

    专注于普通人的非虚构写作,旗下设有三明治写作学院,以及媒体平台“中国三明治”。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三明治”(微信ID:china30s)。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后台留言,未经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不能坚持30天按时写300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nb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