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五四(主持人):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用心感受身边的人情风貌,用心思考公民的责任,并且用笔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的顺德本土作家,他们就是梁树华和王维先生。下面请允许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两位。
《荒唐集》读书会嘉宾梁树华、王维梁树华:广东乐昌人,现居顺德。系佛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顺德区作家协会理事,顺德区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顺德青工作协副秘书长,《容桂文艺》编委。作品散见《新一代》、《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珠江商报》、《凯迪周刊》、《佛山散文百家》、《顺德文艺》、《乐昌文艺》等报刊杂志及文学选集,著有《荒唐集》一书。
王维:祖籍四川,现居顺德。供职于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单位、全球著名休闲家具品牌制造企业——锡山集团。顺德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顺德区北滘镇公共政策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北滘镇慈善会理事。曾以“老汤”为笔名长期为《南方都市报》撰写杂文、时评,亦是《珠江商报》时评小组重要成员,同时为《南方日报》等其他媒体撰写评论文章。历年文字作品见于《佛山文艺》、《江门文艺》、《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市场与销售》等杂志、报刊。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个人杂文评论集《公民眼看佛山》。
我们欢迎梁树华老师分享一下创作《荒唐集》的过程以及感悟。
读书会主持人方五四女士梁树华:我要首先感谢大良文化中心、顺德购书中心提供机会和场地,也要感谢五四的推荐和各位师友、读者的热心参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本《荒唐集》,从内容上说较为庞杂,阅读过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其中有些文章激扬犀利、切中时弊,有些文章则又温和中庸,似乎有些“荒唐”的意味。应该说,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是八十年代以来,最复杂、深刻、多变、多元的时代,各种新文化、新思想、新思潮暗潮汹涌,不断被唤醒的公民意识投射在一次次的事件中,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感受时代人心的温度。这样的时代,作家如果想通过文学作品来把握、构建宏观的大时代,也许是一件十分艰难吃力的事。但是,大时代的多元、丰富、复杂,也可能给予作家写作的某种启示:如果我们很难把握大时代的脉搏,何不书写时代的细节?文学是人学,书写大时代个人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焦虑、彷徨等细节,就是最真切的大时代书写。我这本书所写的文字,就是这时代的最真实细节。
顺德作家协会副主席王维现场分享读书心得王维:我在为树华写的书评《谁的岁月不荒唐》一文中曾提到,当初看到树华这本书名的第一反应就是联想到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名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树华的这本《荒唐集》,其实是一本一点也不“荒唐”的书。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要感谢时代赋予我们的体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多元精神文化的滋养。
和树华结识于2005年。十余年来,看着他换工作,看着他谈恋爱,看着他有孩子,看着他买房子。更重要的是,看着他一篇篇用心写就的文章,看着他的《荒唐集》如何从无到有,从荒唐变成非凡,从荒唐变成伟大。不要嘲笑“伟大”这个词。放到个体生命里,每个人的一生,都自有其伟大。正如每一位平凡的母亲诞下新的生命,那既是她的伟大时刻,也是生命的伟大时刻,也是自然的伟大时刻。因此,眼看着《荒唐集》的面世,远甚于“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要来得有意义。
《荒唐集》里的作品,我大多在第一时间即有拜读。能拜读朋友原稿,便如受邀作客,入得主人秘室,那份喜悦和惊诧有如见生命初生,朝阳初现,其情也勃,其意也暖。这本书是树华阶段性时光的闭环,而它散发出的思想的力量,却是百姓书写历史的放射性光环。
方五四: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梁树华对生活小事的观察和记录,以小见大,从平凡的小事中升华出浓浓的情感。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这就是对身边人和事的描写所引起的共鸣。
《荒唐集》作者梁树华分享创作心得梁树华:《荒唐集》这本书里所写的内容,许多都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一些人事或真切感悟,刚才五四提到《漳州·林语堂印象》即是其一。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有机会到全国各地出差,对我而言,每一次出差工作之余,最想去的可能就是当地的文化景点,我曾经去过两次漳州,两次都很想去林语堂故居看看,但都没有去成。这篇文章所写的两个的士司机的事都是真人真事,第一个司机不知道林语堂是谁的现象使我惊诧不已。林语堂先生“两脚踏中西文化”,生前即以在美国“讲好中国故事”名扬天下,这样盛名隆隆的人当地人竟然不知道是谁,这也许不是孤例,其中所透露出来的讯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而第二的士司机对林语堂则颇为熟悉,在介绍他时甚至不无敬仰之情,他最后说出的那句粗口,我更相信他是把我当朋友不设防的一种信任。
读书笔记在这本书里也占有相当篇章,比如刚才五四提到的张爱玲,今天在座的许多朋友肯定也有张迷。我大概90年代接触张爱玲的作品,那时曾立下一个目标:读张爱玲,写张爱玲。这当然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读张爱玲也许要容易一些,但写张爱玲却难得多。有个故事说,有人曾问画家画什么最容易,画家说是画鬼,因为谁都没有见过鬼。像张爱玲这样一个名气很大且作品广泛被阅读的作家而言,要写张爱玲其实很难,稍不留神,就可能拾人牙慧,甚至背上抄袭的罪名。我的那些读书笔记和论文,也许谈不上观点独到和新发现,但不失为一种自己的看法。
《荒唐集》书影《荒唐集》里书写故乡的文章也有几篇。在18岁之前,我一直没有离开过粤北的故乡,我对故乡有很深的感情。离开故乡在顺德工作生活十多年,在空间上使我与故乡产生了旁观者必要的距离,当然也滋养了或浓或淡的乡愁。十余年来,以传统农耕文明主体的乡村,几经嬗变,明显呈现出日益凋敝的趋势,曾经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巷头巷尾热闹的村庄和静穆的古民居等等,都在成为记忆或逐渐消失。每一次回家,都怅然若失,总觉得要为乡村留下点什么或改变点什么,但理性又告诉我,这样一种趋势我们谁也无法逆转,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心里愈发难受落寞。在《五马庄的运命与乡村的未来》这篇文章里,我就叙述了自己的复杂情感。今后,也许我还会写许多关于乡村的文章。
杂文部分可能会存在一些争议,这个我在自序里也说过,我想大家在阅读文本时,一定能在现实的语境下产生体认,因为文本所呈现的,可能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精准的投影。我曾经说过探寻政策的边界和言论的尺度,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重要课题。
顺德作协秘书长肖志勇发表在《珠江商报》的《荒唐集》书评王维:我一直认为树华的许多关于乡村的文章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读了他的文章,我一直想去那个叫做“五马庄”的乡村看看,而如果不是树华的文章,那个名不见经传的“五马庄”可能一直不被外人所知,直到它堙没在历史的空洞之中,这就是文学的意义和价值。《荒唐集》里的许多文章,都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时代的敏锐洞察和担当,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可看作是大时代的公民表达。
大良文学会会长、知名作家、诗人梁晓华朗诵丁鸿现场词作《临江仙》丁鸿:临江仙——《荒唐集》之文会(大良文学会会长、知名作家梁晓华朗诵)
文会书城正月,新篇奇妙荒唐。牵情千叠赋思乡,世间知苦乐,笔落见刚阳。
历雨经风磨练,才思洒洒洋洋。凤城添唱读书郎,儒生多彩梦,润墨壮新腔。
陆海桥(原顺德作协主席):梁树华先生的《荒唐集》所呈现的写作视野格局很大,他的文章文笔素朴老练,很耐读;在文章里,我还读到了知识分子的那种自觉担当,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读书会现场气氛良好,互动频繁穆向明:听了梁树华和王维老师的讲座,我最深的感受有两点:一是从文学的角度讲,文学作品似乎可分为大文学和小文学。大文学包括了史诗般的大型文学作品及历史、地理、哲学等文献,它们气势恢宏,全方位展现了一段历史、一个时代;另一种是小文学,即从一篇文章、一段故事、一缕乡愁,甚至一朵花开处,阐发作者的感悟,展现文学的魅力。这类作品虽然短小却充满韵味,能够使我们从隽秀的作品中读懂一种情怀。梁树华老师的《荒唐集》便是这样一种作品,我们通过他的作品,可以亲切地感受顺德的历史、顺德的风情,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对此,我们感谢梁树华老师的这一文学奉献。
二是从顺德的角度讲,有助于我们解读顺德的文化密码码。对于顺德的崛起的原因,我试图从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角度去探求,但总找不到满意的答案。而梁老师的作品,有助于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可以感受到:顺德的创新与发展,有其独特的文化原因。虽然顺德文化不象西安苏杭那样的大文化所具有的外张力,但它却有着独特的内向力,能够更强劲地聚集和融合本土所有人脉与情感,这种内向为既凝聚了海内外所有顺德人的乡愁,也感染并同化了所有外来人的情感,这,应该就是顺德文化的魅力,也是顺德持续创新发展的文化密码。在此,让我们所有生活并热爱顺德人,共同祝福:顺德的明天更美好!
读书会部分读者与嘉宾的合影李心怡(90后,创二代):请问两位嘉宾,作为新顺德人,如何看待顺德文化传承以及顺德传统文化如何跟现代都市文化接轨?
钟建科:顺德文化传承该如何破其局限性?我认为有三点,一是把准时代脉络,唐时写诗,宋时填词,元朝听着小曲,明清写点小说;当今主流文学网络文学,顺势而为,把有关顺德的人与事,物与情怀抒写出来,那就是顺德文化的最佳传承。二是抛弃文化传承这一所谓的文人使命感,跳出局限性,不执著于一物去写,才是更好地传承。三是,落于实际,着眼新生代,政府继续引导顺德文化氛围塑造。
杨荣林(红豌豆儿童阅读会发起人):非常喜欢这次的活动,有两点感想:1、读身边作家的作品,又能见到作家本人,倍感亲切。2、读《荒唐集》印象最深的是那一篇《在异乡点一炷香》,我读的时候想起了我的故乡,以致流泪,与其说作者是点一炷祭拜祖先的香烛,不如说作者点燃的是一炷心香。
朱静(90后读者):我是刚毕业三年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业余时间喜欢去做义工,但是有些亲朋不太理解,跟我说,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还跑去帮助别人。我也很喜欢读书,不过有时候也困惑读书有什么用。
顺德图书馆《荒唐集》读书会指引牌凤岭读书沙龙 总11期
本期主题:大时代的公民表达——品读梁树华《荒唐集》
时间:2017年2月19日
地点:顺德购书中心二楼文学区
主持:方五四
导读嘉宾:梁树华、王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