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ronfish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我们每年都有一个重要活动 --- Ironfish年会。从2012年开始,我们在 Sunshine Coast, Hamilton Island, Fiji, Queenstown, Port Douglas, Hawaii, Bangkok等旅游胜地享受过年会的精彩、惊喜和激动人心。每次年会大家有四、五天的时间在一起,尽情享受当地的美食美景,相互交流取经,庆贺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而且每晚盛装出席或浪漫、或有趣、或隆重盛大的晚宴。Ironfish年会只有来自14个分公司业绩和工作优异的员工才有资格参加,它成为一个大家切磋经验,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公司也花重金每年邀请世界知名的重量级嘉宾来做“特训”。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9064/2f15c61d733744ff.jpg)
从加入公司第二年开始,我就成为有资格参加年会的策略师之一。加入公司第4年我成为布里斯班业绩排名第一,整个Ironfish集团业绩排名前8的资深策略师。如果不是从2015年开始负责管理布里斯班团队,我相信自己的个人业绩还能继续往上提升,目标集团前三。可是,在我加入公司的第一年,情势真可谓“命悬一线”。
2011年初我刚加入Ironfish的时候,公司的培训还只是比较基本的,远不如现在的资源和培训这么丰富、系统。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我刚来澳洲一年,身边认识的人极其有限,而且从未有过销售经验,真的是一切都要从头学,从零开始。
最最开始的时候,我曾经因为自己在项目培训中发现自己连户型朝向都没看明白而暗自羞愧,于是回去恶补各种项目介绍、研究各种相关术语、反复对照比较,要求自己熟悉到对每个项目的细节能清楚、有逻辑的表述出来;在跟同事请教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些基本的法律和税务知识不清楚,就一边上网搜一边请教身边做律师和会计师的朋友,直到自己能简单明了的给别人讲清楚这些概念;我去请朋友陪我练习给客户做投资分析,朋友给我提了一大堆的意见反馈,我羞的脸都热了,回家开始从头理顺思路,把要说的写下来,整整写了满满3张A4反正面的纸,然后熟读记住并指导练习到能非常自信自然的全部讲完;为了不让客户感觉我对布里斯班不够熟悉,我买了一副地图贴在卧室,经常去看各个suburb在哪里,叫什么名字,这样客户一提到他们住哪里或感兴趣哪里我都能马上知道大概在什么位置,离城多远,周边有什么。。。。。。
这些其实都不算是困难,对我来说更有挑战的是去认识新人、寻找潜在客户。我对结交新朋友和跟人打交道并不打怵,但我其实是个内向型的人,当时还没有练就跟什么人都谈得来的本事。为了能把工作做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我就硬逼着自己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活动,去参加这些活动,不断观察,鼓励自己每次活动都去跟尽可能多的人聊天,认识新朋友。每次有可能的话我也都会尽量在这些活动中帮忙,出一份力。总之找一切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方面能接触到的人,同时有意识的锻炼自己更主动更热情的习惯。
有时候也会遇到尴尬场面,回到家自己会想来想去好久心里不舒服,也没有人可以说,就自己消化。
那时候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房产和销售的视频,读了好些关于澳洲房产投资的书,从中吸取更多知识。还看了投资理财经典《穷爸爸富爸爸》系列,以及Joseph推荐的《思考与致富》《人性的弱点》,还有《少有人走的路》。边读书边结合工作细细体会,再把领悟到的东西融进自己跟客户的沟通当中。
可即便如此,我在这头几个月里时常感觉到步履蹒跚,头皮发麻,情绪起伏,心里犯堵。而且那时候正值布里斯班房产下降周期,又刚刚发过洪水,人们对买房也比较谨慎。加上我那时是一个人在布里斯班,我老公还在国内并没有拿定主意过来常住。能怎么办呢?唯有坚持,继续死磕。
(下一篇继续讲初期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