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封神演义》中广为人知的歇后语。《封神演义》有这个故事的细节,说姜太公钓竿线上拴的是一个无钩的针, 因为他“ 意不在鱼” , 而在于“ 只钓当朝君与臣” ,即希望“逢真主” 而干出一番事业。后来他果然兴周灭商有天下了。
姜子牙是《封神演义》的中心人物,其发迹前是无能君子(为了生活,他曾做过屠夫,卖过食品),但大器晚成,主导了一场兴周灭商的战役。姜子牙并不孔武有力,但多少壮汉豪杰受之驱遣;他道行并不主题曲深,但无数大罗神仙听其调度;他是凡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由他来敕封。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b8ef97f03f931555.jpg)
姜子牙之所以成为中心人物,在于他代表着一种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新兴力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姜子牙不仅拥有杰出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而且眼界高远、视野开阔,不拘泥于愚夫愚妇的忠诚无二,坚信“民之所欲,天必从之”,顺应人民的呼声,多次挫败正统的围剿,及时发动了反击。如果用识时务者为俊杰来概括姜子牙的一生,是极恰当的。
一个成功的神话能够鼓舞一群人在旧理由不再站得住脚时去创造新的更为合格的秩序,《封神演义》正是这种作品,它以神话世界否定现实世界,姜子牙以“批判的武器”去证明自己系天命所归。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5c0f9592f0ca58c3.jpg)
《封神演义》描写的战斗与《三国演义》有着肉眼可见的区分。后者往往是比勇斗狠,场面真实得可以看见刀光剑影,而前者则以功力、法力与器力为主。
功力即一般武功之力,直接体现战斗者的本领,包括《三国演义》在内的传统武侠小说都是这个套路,比如黄天化连发掌心钉,打死魔家四将,邓婵玉五光石令纣王诸将命丧疆场。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7564f57e7c1b242f.jpg)
法力即神仙作法之力,体现了道家无为之特征,比如清虚道德真君倒出神砂一捏,黄飞虎瞬间就逃脱了闻太师的追捕,姜子牙可以借北海水淹护西歧城。
器力即法宝、法器之力,比如混元金斗、打神鞭、皆具超凡之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827509e3ae751329.jpg)
某种意义上说,致胜的原因往往不在于为什么而战,而在于使用何种方式作战。正如《三国演义》中张飞、关羽等勇敢且有力,是令人信服的,而《封神演义》以法力、器力替代功力,表明了战争思想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