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挤公交,“坐”虽然只是一个名词,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动词。犹如坐电梯的说法,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站着。公交当然也并不局限于传统观念的公交车,现代化的公众交通工具其实都可以包含在内。
我们出行的方式已大不同于过去,现在说要去某个地方简直是十分便捷的了。但我们只是简单的利用这些交通工具,每天与之接触而很少去留意周围的美好。当我们真心去体会去感悟的时候,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于是才有了“我思故我在”的说法。
坐公交,前提条件是人至少在车上,反之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说,让人最难受的是等公交。公交不如地铁那样准时准点,所以每次都能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我受够了等待,你所谓的安排”这样一句歌词。
当然了,并不是说能够挤到车里面就是一件好事。挤公交绝对是一门学问,你要学会躲闪腾挪,还要学会察言观色伺机行动。尤其是早晚上下班的人流高峰期,能够在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时抢到一个宝贵的座位,而不至于苦逼地从起点一直站到终点,绝对是坐公交车修炼到一定程度的高手。
以前没有出过远门,到过最远的地方便是期盼已久的县城,无非是进城买衣服、吃好吃的。小的时候也只是一年当中极少的几次,搭乘的交通工具必然是公交车。红色的公交车虽然看上去并不大气,但至少是我们童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个时候的票价也不十分奢侈,但对于我们乡下农人来讲仍是能省则省。
后来到外地求学,也是少不了坐公交车一路颠簸。一来回的路费就花去口袋中所剩无几的盘缠,实在是让人囊中羞涩且无奈之举。接下来的日子里,则能抠就抠。虽然嘴上说着钱财乃身外之物,却总是难以抵挡腹中的饥肠辘辘。于是在想:长久以来的胃病大概就是从上学那会儿积攒下来的吧。
每个人从小都有过所谓的理想,而我年少的时候最想成为的是作为一名医生,这样就可以妙手回春救死扶伤,后来因为读了鲁迅的文章所以弃医从文。再后来想着如果能成为一名厨师就至少不会饿着肚子,然后看到书中所写君子远庖厨的话就彻底放弃。那个时候分文理科,果断选择了文科之路而一去不复返。但在心底还是敬仰着医生、科学家、警察、厨师……等等这样伟大的职业。
后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之后,每天上班都要乘坐公交,于是乎佩服起了公交车的司机师傅。他们是一种孤独的职业,出于职业要求,他们的工作任务就是把乘客从起点送往终点,然后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周而复始毫无抱怨。每次坐车都会由衷的感谢这些默默奉献的司机师傅,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表情,却让乘客心里感到踏实放松,因为他们可以把我们安全送达。
我们乘坐公交,地铁,火车,飞机,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看到、听到、闻到、接触到。一系列视觉感官盛宴每天在不断上演,其实我们本身就是演员之一。几乎每天雷同,也偶尔会有所谓的小插曲。有的人总会乐意打扮自己,你会看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会看到插着耳机盯着电子屏幕目不转睛。有的人抓紧有限的时间补充早餐营养,你会看到包子豆浆零食一并吞下……
当我们乘坐一辆车子时,我们之间并无任何瓜葛与牵连,当我们下车时,就意味着再次相逢又是未知的下一次。我有个朋友曾经写过这样一句:“我们都像千万颗瓜熟蒂落的种子,终于离开了长久依恋的母亲的子宫。”也的确是他形容的这个样子,我们所谓的每一次相聚,其实都是为了下一次的分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