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逼自己一把
游戏中的性别差异 43 W3

游戏中的性别差异 43 W3

作者: 流浪的棉花糖 | 来源:发表于2017-02-23 05:43 被阅读0次

           《游戏力1》对于我来说是一本敲黑板的书,值得一读再读,书中的实例很有借鉴价值,科恩在书中传达的观点让我反思、给我启发,让我对孩子的游戏有了全新的了解。之前我一直觉得游戏是孩子体验世界,学习经验的途径,忽略了游戏在孩子情绪和情感需求方面的作用。之前慢读会时我没有全程跟下来,现在补课兼重读之后还是收获满满,另外这几个月孩子的成长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让我对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实践验证。

    “男孩和女孩从一出生就开始受到区别对待,其相应的结果是男孩和女孩对大人有不同的需求。他们不仅受到不同对待,而且也受到了不同的限制,因此无法发挥全部的潜能。”
    “女孩得到了温暖,但无法展翅学习飞行,而男孩被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但是必须自己面对问题,而得不到情感的支持,也就是没有根。”
    “先天的性别差异是确实存在,但并不会起决定性作用。父母、文化和教育的后天因素,可以缩小和放大这些天生的差异。我们的社会则倾向于放大这种差异。”

            这是科恩在第八章中谈到的性别差异。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玩具和游戏主题都是根据不同的性别特点来设计的,观察3岁儿童使用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的情况发现,女孩对男孩玩具的兴趣并不一致,而男孩对男孩玩具的爱好比较一致和稳定。成人在购买玩具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会倾向于购买传统的性别玩具(这一点在送的别的小朋友礼物时特别明显,首先考虑的总是孩子的性别,在为自己的孩子选择玩具的时候会首先考虑孩子的兴趣),这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对性别角色的看法连同性别化的玩具一起传递给了儿童。而现在的大众媒介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在商场的玩具区你可以一眼就区分出男孩的玩具和女孩的玩具,女孩的玩具的颜色都是比较柔和,粉粉嫩嫩的,角色会是娃娃或者公主之类的;男孩的则是蓝色,黑色的偏多,角色会是英雄或者警察之类的(就连乐高这种并没用明显性别区别的玩具里也有专门的公主系列存在,磁力片也会特别设计女孩颜色的套组)。这些性别化明显的玩具固化了孩子的性别印象,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的游戏。女孩会比较多的玩过家家,照顾娃娃;男孩会比较多玩体现自己的力量的游戏,扮演英雄。

            父母在孩子的性别认同倾向形成的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孩子的性别会影响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方式,即使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现在,这种影响作用依然在不自觉地发挥着作用。就像前面说的成人会根据孩子的性别来为他们选择玩具,甚至有的时候会在孩子玩具选择上进行干预,有的时候即使我们没有公开鼓励或者抑制孩子玩某一类玩具,但是还是会在孩子选择了合宜的性别化玩具时表现的更愿意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或者不自觉地说出“我女儿更喜欢汽车这些男孩子的玩具”之类的话。同时父亲与母亲本身在亲子互动和游戏中也有着性别差异。比如在身体运动的游戏中,母亲习惯于进行低水平的身体游戏,而父亲往往会进行一些比较激烈的游戏;在孩子玩一个新的玩具的时候,母亲会参与到孩子对新玩具的探索中,而父亲会有很大的可能来直接操作演示给孩子看怎么玩这个玩具,当孩子不再对这个新玩具有兴趣的时候,父亲比母亲更有可能将游戏转移到身体运动游戏上来。

            为了减少孩子成长过程中由于性别差异待遇造成的伤害,父母应该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多样的玩具和游戏材料,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而不要在乎活动是所谓的男孩游戏还是女孩游戏,对儿女一视同仁,提供相同的玩具、游戏活动空间和时间。父母双方都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即使有些游戏是父亲或者母亲不擅长的,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反省自我成长历程,克服对某种游戏的忌讳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通过游戏帮助孩子摆脱原来的束缚,帮他们把根扎的更深,让翅膀更坚强。积极的参与游戏需要父母全情投入,在游戏中做好与孩子的情感联结,多一些拥抱,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拒绝,少一些责备。特别是孩子来邀请你加入她的游戏的时候千万不要拒绝,这个时候她为你打开了她的大门,还有什么不进去的理由呢?有的时候你正有事在处理也请给孩子一个拥抱做为回应,事后要主动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去。

            2017年,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


    参考书目:《游戏力1》科恩

                         《游戏与儿童发展》李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戏中的性别差异 43 W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yv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