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1 邱意捷

今天推荐一本1966年获奖的凯迪克金奖绘本《Always Room for One More》(还能挤下一个人)。作者把一首苏格兰民谣写成了这本绘本,其实并不是特别适合4岁或6岁的宝宝作为英语启蒙的绘本来阅读,因为其中的内容太深奥了,我只好用中文陪他们共读这个民间故事,等他们大点了可以再看一遍。
首先,我给孩子们说了下故事发生的地方,--苏格兰,并且在地图书上让他们找到这个地方,让他们对这个国家有个大概的概念。我根据故事背景告诉他们,很多人都认为苏格兰人都是不折不扣的吝啬鬼,但是任何地方的人都会有一些拥有优秀品格的人,而我们的故事要介绍的就是这样的一家人。

故事的主角叫Lachi, 他们一家12口人住在荒野地里的一栋小房子里。突然刮起了风下起了大雨,Lachi就对经过的人喊道:So me and my wife, will be sharing whatever we've got. 第一句话就让你感受到了Lachi的慷慨。
Lachi 总在重复这几句话:“ There's room for one more. Always room for one more!

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多少人挤进了他的屋子里:补锅匠、裁缝、水手、军人、打鱼姑娘、老妇人、四个采煤的小伙子,还有风笛艺人,放羊娃和牧羊犬。


大伙又唱又跳很热闹。可是挤进来的人太多了,加上狂风暴雨,突然房屋崩塌了,大家全部跌倒在地,面对一片废墟,大伙都傻了: “Lachi,你这房子变成了一堆垃圾,风雨来时再也无处躲避了”。大伙像失去家园的孩子般哭泣。突然间,大家心中有了主意:“来吧,我们齐心协力,重新盖栋宽大的房子,报答Lachi他们一家!”很快,一栋新房子在大家的努力下建好了,而且还是原来两倍的面积。


每个人都乐呵呵:来吧,这栋房子大得很!还能挤下一个人,永永远远敞开门!
故事中的Lachi热心又慷慨,他热心为路人提供遮风挡雨的地方,可是越来越多的人把房子给挤垮了,他不仅没能庇护到路人,连自己和家人都失去了房屋。故事的结局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大伙被Lachi的慷概而感动,受人恩惠也想报答恩人。于是大家一起动手盖了一栋更大的房子送给他们,而且从故事结尾最后一段来看,Lachi的无私慷概感染了这群前来躲雨的路人,让他们心中充满了博爱,一个更大的房子为后面的陌生路人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容纳更多的爱,传递更多的爱。
如果您只是匆匆的浏览,你一定无法感受到插画的特别,来,请再仔细看看这些虚虚实实的线条和水彩画的渲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