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落了一夜的雨还在哗哗地下着,与女儿各自穿了双凉鞋拿了把伞便冲进漫天的大雨中。
女儿把长校裤高高挽起,我则穿了条牛仔短裤,两人特意选那些积水颇深的地方走,脚踩着清清凉凉的雨水,心情别提有多欢快!马路上积水更深,速度较快的车疾驰而过时溅起的两排水浪像极了游乐场的激流勇进,更好似江面上飞驰的快艇。
横过马路时,我对女儿说了句,“妈妈小时候最喜欢穿着高筒靴在雨里走路,可以肆无忌惮地踩水,就像现在这样,好玩吧?”她开心地点头笑了!
把女儿安全送到校门口,我马上朝着对街走去。街对面,就是那条养育了无数乾州人的母亲河——万溶江!每天清晨送过女儿我都会去溶江边看看 ,让那清清河水涤净心中的凡尘。而今连降暴雨,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踏上人行道,隐约可见河面混黄,街道上的风景树过于低矮茂密的树叶桠枝把视线挡得严严实实。抢着紧走几步,终于见到汤汤洋洋好似黄河般汹涌的溶江了!
古城方向的溶江几乎铺满了河道,从弥漫在远处吊脚楼下的烟雾迷茫中,浓浓稠稠黄汤似的江水裹携着稻草、木屑、树根顺流而下,与源自黄帘洞流出的小河水在我脚下的河道汇合后,凶猛地打着无数个深深浅浅的旋涡,奔流远去……
突然想起我以前录制的一首歌曲《万溶江》,据说是朱镕基夫人唱过的一首歌:万溶江,愁波荡漾,四周山色绿杨芳草无限凄凉。每天每天,飘零的女儿来洗衣裳,落花流水喲,几度秋光……珍重吧,切莫彷徨,总有一天春暖花香,飘零的女儿收拾行装,向波心回首微笑,别了,万溶江!
这是抗日战争年代的一首歌曲,据说当时鼓舞了很多十里八乡的青年男女走上了抗日战场。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时,乾州文庙搞了一次抗战纪念展览,其中就包括几首当时当地流传的抗战歌曲。可惜当时录制匆忙,没有时间好好把握歌曲,录得过于粗糙,多少留下点遗憾。
记忆中,万溶江边的一处码头上是我舅公家的吊脚楼。我常独自穿过长长的石板路去他家玩——只为了坐在吊脚楼上看脚下河里的孩子们戏水。有时候也会偷偷跟着三妹姐身后(其实是我表姨,但她小,年纪和我相仿,排行老三,习惯了叫她姐),沿着码头下到河边看那些岸边的女子们欢快地捶捣衣物。然而一经发现,立马就会被她押送回屋。
她家屋外是一堵高高的城墙,墙头上总长满狗尾草,上面还写着一些语录什么的,现在已被当成文物保护起来。但当时,心中对这城墙充满莫名的恐惧,可能是听母亲说过,我那没有留下任何子嗣的烈士姑婆,英勇救火被城墙倒下压死而壮烈牺牲的的故事吧,每次到了城墙边上,便定会小心绕远点快速走开去。
母亲的祖辈们都生活在这万溶江边,但当他们几兄妹长大后,却渐行渐远。而今,几经搬迁,我们又回到了外祖父母往日的驻地——乾州,回到了万溶江边。可万溶江两岸,早已旧貌换新颜!
往日舅公家附近一带都成了古城旅游景点:那青青的石板路、高高的古城墙;那河中的石跳岩、沿河的吊脚楼;以及那些掩映在民居中雕龙画凤、古色古香的古屋古刹古庙堂,都在复古风中展露着清新的容颜。
看着奔腾不息的万溶江,心中万千感慨。正兀自欣赏着眼前美景时,一直在身旁忙着拍照的一对情侣突然抛出一句,只怕又要发大水了!我猛地一惊:是呀,如此高的水位前所未见,今年的雨水丰沛,特别是这几日没日没夜地下雨,是否真的会洪水蔓延殃及百姓?一想到远在沅江边上辰溪老家的亲人,心中不禁隐隐作痛起来……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