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 璐璐 阅读 382
有种感动叫平凡
------记挪威大使叶德宏
一个月前我和老公接到曾在1999-2003年期间挪威王国驻中国的大使叶德宏先生邀请:2017年除夕到他家共迎2018年。除夕之夜,挪威大雪纷飞,即使在这个冬季多雪的北国,大雪下得如此酣畅也不常见,世界在这里真是银装素裹,林海雪原。 大使夫妇做的除夕晚餐是挪威鳕鱼。此时正是鳕鱼扑捞的季节,鳕鱼肉厚而不柴, 肥而不腻。按照挪威传统方式烹饪,清蒸后淋上烧热的黄油,口感质朴无华。 晚餐后,大使和来的朋友们自然又要玩一会儿爵士乐。我坐在火苗跳跃的壁炉旁,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在爵士乐像述说般的蓝调中回想起和大使相识和共处的往事。
有时,人和人的相遇好似命运在冥冥之中的安排。实际上,我在1990年就认识了叶德宏大使。那时我刚结束三年在挪威大学语言的学习,考下了挪威驾照并有了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可以想像我在异国他乡对自己是真正有了自信心。虽然来挪威时我一无所有,但现在我是万事俱备,可以做一番事业了。我不再惧怕社交,实际上还渴望有社交的机会从而深入了解挪威社会和不同的挪威人。一听说有聚会,不管多远,有没有朋友同去,我单枪匹马也不错过。
记得1990年除夕,聚会的主人是个医生,酷爱中国针灸,我是因一次偶然机会在书店认识他。一天,书店里有一本挪威语的针灸书引起我的注意,正翻看时,一位先生走到我面前说:’你看写的怎么样“?我漫不经心地回答;“挺有意思”。他笑着说;“是我写的”。我立马刮目相看这个挪威人。于是我们有了共同语言,建立了联系。这个聚会是他50岁生日的派对,借此日他邀请了100多个朋友共同欢聚。放眼望去,客人中只有我一个中国人, 晚宴桌上,我被安排坐在一位先生旁边。这是一个和蔼可亲,善于倾心听别人说话的人。整个晚宴中,我们聊得很愉快。谁不希望在这种完全陌生的聚会上能有个人认真和自己交流呀。我暗自庆幸这次碰上了一个好伴侣,他能在聊天中让我放松,自信。我甚至有点放肆了, 当挪威语某个单词想不起来,我试用英语说这个单词, 这位先生会马上点头笑笑,表示我可以继续往下说,他听得懂。这样我胆子愈来愈大,忘记了自己在说外语,专注在要谈的问题上, 我们一晚聊得很流畅。 在与这位先生交谈中我了解到,他叫叶德宏,是挪威的外交官现在英国任职,这次专为他朋友50岁生日派对赶来。他知道我是从中国来的,可以看出他很关心中国的事情,问了我很多问题。如果光聊一些欧洲或挪威的事情,我也没什么太多话好说。在社交中,能很快发现双方共同的兴趣去展开聊天并让对方畅所欲言这之中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聚会结束时,他感谢我和他在一起聊天。我在心里留下他如何在普通的社交中尊敬和善对他人,尤其还是个外国人的良好印象。
两年后的一天,老公说他有个朋友从国外回来,邀请我们去他家聚会,老公和朋友聚会一般都免不了要玩爵士乐。据说,这位朋友也是个爵士乐老票友,他在乐队吹黑管和萨克斯。一进主人家,我惊喜了,主人正是两年前我在聚会上认识的外交官—叶德宏先生。 叶先生也认出了我,他风趣地对老公说:“你真是个幸运的人,娶了个好姑娘”。外交官就是外交官,说话总是得体,给人正能量。
以后的几年,我们和叶先生常见面,主要是他一回国就到老公在的乐队里玩爵士。我有时也会跟老公一起去,坐在那里听他们的排练 。 1996年,我回到国内工作,不久听说叶德宏先生被任命挪威王国驻中国大使,在他走马上任去中国前夕,我和老公邀请了叶大使和中国在挪威王国的大使以及我们的一些朋友在我家开了一次派对,当然免不了爵士乐的演奏。我作为挪威某公司驻中国的首席代表从此和叶大使有了更多工作上的接触。
大使没有架子很接地气,在中国任职期间,时常邀请各行各业的人到挪威使馆做客,他平易近人,善于在别人的观点中更好理解不同的观点。记得有一次当我和挪威人聊天谈到对中国民主问题的看法,大使当时也在场。我谈到自己的观点,比如我认为中国的民主问题不是像很多西方国家所指出的要想改变就能在短时期改变。西方的民主制度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就拿挪威来说,挪威的民主意识从维京时代就已开始形成,中国是一个长期封建的社会,中国人听命于皇帝有着千年的历史,帝王的统治到辛亥革命才开始从形式上推翻。直到现在,在国人的传统意识和教育中还是领导,家长和老师说了算。 中国在近40年的经济改革中正从贫苦中摆脱出来,而真正使全民脱贫仍在奋斗的路上。当全民解决了温饱,全民的教育普及就有了更切实的希望,人们会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感到大使是很有兴趣听我和挪威人交流不同的想法。即使我对挪威事务上的一些批评,他也很认真地听,有时还谢谢我提的意见很好。这样促膝的谈话,我也听到他和一些英语说得不错的中国人之间的直接交流。
他不仅自己对中国人表现出最大的友好,而且让使馆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以热情,诚恳的心把招待每个客人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有时来的客人多,椅子不够,大使和工作人员一起忙着到别的房间去搬来给客人。 聚会中,他会主动和每一个客人谈会儿天,细心观察是否对客人有招待不足的地方。使馆上下的工作人员从司机到服务人员对大使都有很高的评价,他们说:“大使没有官架子,使馆有劳动的工作他只要有时间都会和大家一起干。大使见面总是和大家亲切地打招呼并问候工作人员的家人”。 我想大使这是在以身作则地把挪威社会传统中没有等级,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带给大家。
大使对中国文物的喜爱也很有特点,他不仅去博物馆,琉璃厂参观文物展览和文物荟萃的老商店,也会像很多爱文物的人一样清晨五点多,天刚刚擦亮,打着手电筒去潘家园等古文物集中的地方,在那个从全国各地搜集的文物上货点的时间段,观察买家对文物挑选和审视的方式,在那里了解到最普通的人,了解到传统的老北京味道,从民间搜集的文物中进一步学习和感受中国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普及。 在维护中挪两国友好关系上,大使以外交官政治上敏锐的嗅觉,明察秋毫,立场鲜明, 记得1999年国际上曾有人提名一些对中国不友好的人作为挪威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我听到大使和老公谈话中提到此事,他们认为这样做会使诺贝尔和平奖失去和平的意义。那年,诺贝尔和平奖最终并没有颁给对中国不友好的人。周末大使喜欢自己开车去长城,他告诉我,他从小就想将来有一天能去长城,现在他终于亲眼看到了长城,反倒有一种永远看不够的感觉。有次他带我和一些朋友去爬野长城。爬野长城是很惊险的,因为没有路,大使以挪威人特有对大自然的熟悉在前面开路,我们跟在大使后面,没有一定的体力和勇敢还真跟不上他。当我们 站在长城上看塞内塞外多娇的江山真是风景这边独好,我们不由地为祖国的伟大而感动。
2000年,一些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像叶大使一样,不仅看到了长城的魅力,也看到了长城上诸如:烟蒂、瓜果皮核、饮料瓶子等随处可见的垃圾。于是,他们发起了每周末去长城捡垃圾的行动,叶大使 率先参加了这个行动。但他周围和使馆里的人几乎没人知道这事儿。有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全中国很多人都记住了他。5月的一个周日清晨,姐姐给我打电话,她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我:“挪威大使出名了,今天很多报纸都报道了挪威大使在长城救人的事迹”。我说:“我还没听说,昨天在使馆开会见到大使,没有人说这件事呀”。姐姐说;“你快自己看报纸吧”。报纸上是这样报道的: “2000年5月周日的一天上午, 在八达岭旅游的一名女孩不慎掉下了山涧, 正在许多游人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老外已悄然随着山坡滑下去救人了。少女从断壁处滚下70多米,山势险峻,老外抓住了少女拼命地向山上登爬,脚下的石块却越来越松动。 老外紧抱住少女,情况很危急。 这时几位外国人也毫不犹豫地沿着陡坡滑下去,村民们这时抄别的路径也下来了,大家用眼神、手势沟通,最后用简易担架和绳索把女孩拉了上去。当越聚越多的人群用掌声和喊叫欢呼女孩脱险的时候,救人的老外却悄然离去”。现场有人拍下了照片,后来发表在当年5月23日的《北京青年报》上,记者根据这张老外的照片开始追寻到了这位见义勇为的“雷锋”, 虽曾想到这位“雷锋”竟是挪威王国驻中国的大使叶德宏先生。事发时, 叶大使当日正与几位朋友第四次到长城拾垃圾。 当北京青年报的记者找到叶大使并想对他采访时,叶大使不愿讲他是如何不顾危险下到70多米深的悬崖去救女孩,他只是说了句大白话:“这很简单,你也可以做得到。” 据说,后来央视的“感动中国”节目再次联系到叶德宏先生,他却以回国度假为由谢绝了媒体的“表彰”,说的还是那句大白话:“这很简单,你也可以做得到。” 中国网上是这样评论的:“叶大使把事情描述的很轻松,话语很平淡,但这正是打动人心的所在。 感动出自平凡、感动出自人格,感动出自细节,这是挪威叶德宏大使给中国留下的印象”。
一晃28年过去了,在2017年的除夕之夜, 在这个平凡的家庭聚会里,有这样一位平凡的主人,他在自己平凡的每一天中,不知不觉让自己的平凡给他人留下了感动。
进圈
学习摄影
今日1文章、0话题
热门评论(12)
0
璐璐
谢谢伟哥打赏。
03-04
1
特哥
栩栩如生!果然是高手!
02-27
0
木易
平凡中闪耀的光芒令人敬仰赞叹!与这样的贵人成为朋友人生必定平凡而伟大!祝福璐璐!
02-27
0
璐璐
谢谢木易打赏,太多了。我都不好意思了。以后一块钱就足以表达您对我的鼓励。
02-27
0
璐璐
谢谢大傻打赏。
02-27
0
雪韵无声
如果有时间,我和大使交流一下民主的看法!
02-27
0
雪韵无声
大使是个与人为善的人,这样的人值得交往和珍视!
02-27
0
雪韵无声
声明:美女不是中国人
02-27
0
薛Cu
有种感动叫平凡,有种平凡很感动
02-27
0
璐璐
谢谢小铜打赏。
02-27
0
Selina??挪威产品~挪威旅游
平凡中彰显美德 ~
02-27
0
伟哥
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叶德宏大使,一个让大泉尊敬的人
02-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