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考大家三个问题吧,随着对这三个问题的了解,我们来理解元认知是怎么产生的。
第一个问题:请问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里?第二个问题:以下哪个国家橄榄油产量最高?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还是西班牙?第三个问题:哪座城市的位置更靠北,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还是意大利的罗马?各位,这三个问题我答错两个。
那这跟元认知有什么关系呢?
第一,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元认知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没有错,但是可能不全面。
比如,说起哪个国家橄榄油最多,我的答案就是意大利。为什么是意大利呢?因为我听说过意大利满山遍野都是橄榄树,而且橄榄油是古罗马人非常重要的产业,而且你去吃意大利餐,里面有大量的橄榄油。所以在我印象中,意大利是橄榄油之乡,阳光普照,适合橄榄生长,我认为答案是这个。
我的这些知识出错了吗?都没有错。我的这些知识其实是对的,但问题是它不全面,因为我没去过西班牙。你到西班牙去,一看就会发现西班牙的阳光更合适,种橄榄树的面积更大,所以世界上第一大橄榄油出产国是西班牙,而不是意大利。
所以这是第一个原因:我们的知识没有问题,但是不够全面,所以你很难判断。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知识只是大致无误,但是会有瑕疵。
比如你考一些小孩子,33减17等于多少?刚刚开始学加减法的孩子,他们最常犯的错误是等于24。为什么等于24?3-1=2,然后3减7他不会,就变成7-3=4。所以他会什么呢?他会一位数的加减法,但是把它变成两位数加减法的时候,他不会了,他不懂得借位,有瑕疵地一推算,觉得大概就这么回事,就算出来了。
很多人都知道澳大利亚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城市叫悉尼,一说到澳大利亚,很多人就会想到悉尼歌剧院,因为悉尼歌剧院总是出现。所以你问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儿,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悉尼”,但事实是堪培拉,这是一个我们很少去的城市。
第三个原因,就是很多知识是伪相关的,它们之间并没有关联,但是我们会拿它们随便类比。
比如你问一个人,我手里用一根线牵着一个小圆球,这么转圈,大家能看出来吧?这样的一个小圆球在转的过程中,我突然把这根线剪断,请问那个圆球会朝哪儿飞?小球应该是顺着这个转向的切线方向飞出去了,这是正确的答案。
但是有很多人会说:“小球会接着转,因为有惯性嘛。切断这根线以后,小球不就会接着依靠惯性再转两圈吗?”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接着转”的错误答案呢?
因为他用了一个错误的类比。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跟太阳中间也没有用绳牵着,但是地球不是一直在绕着太阳转圈吗?这就是惯性(和太阳吸引力合力的结果)。
这是两个完全无关的类比,这个叫作伪相关关系。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很多伪相关的类比,得出一些非常离谱的错误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