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宝妈后台提问:
他家孩子总是无意识的打扰家长手上的事,怎么办?
事情是这样子
上个周末,豆妈和豆豆在家里休息
豆豆在桌子旁画画,妈妈在一边工作
豆豆画了一会后开始踢桌子
妈妈制止了他
不一会他又踢起来了
妈妈再次阻止了他这个行为
但没二分钟,豆豆又踢了桌子
妈妈生气了把笔放下,大声吼到:
”我说了不要踢了,你没听懂吗?
你为什么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闹?
你告诉我,你为什么总是踢桌子?“
豆豆一直没有回答出什么内容,豆妈挫败的问我,以她对自己孩子的了解,他好像不是故意的在做干扰的行为,但为什么还要一再的做,直到她发脾气?
插图:电影《地球上的星星》
01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行为都是有一定目的的,一定是朝着某个方向前进的。
有时候,我们清楚自己的行为动机,有时候不清楚。
基本上,每个人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这么做?"
在这个当下,我们对自己行为动机很疑惑,但我们又很清醒,自己的行为肯定有动机,但对这个动机没有主动意识,孩子就是这样。
看看上面妈妈的提问,豆豆踢桌子,没想到妈妈会停下手上的事情回应他(妈妈生气的批评他),但妈妈生气时就会停下手上的事情,转而将目光和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这时,豆豆觉得自己成功的得到了妈妈的关注。
他会停下这个行为吗?当然不会,他能用这个行为让妈妈从其他事情上转移注意力,但豆豆是有意识的驱动自己这样做吗?不是,他是无意识的被这样的动机驱使,一次一次,他打断妈妈——妈妈生气的回应——妈妈注意了他,符合他想被关注的隐藏需求——他再次打断。
假设,豆豆踢桌子,妈妈根本不搭理,他还会做同样的行为么?他早就放弃了。
02
看到这里,有读者会疑问,孩子怎么可能有这么复杂的动机/思想,你解读过度了吧?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豆豆日常安静的好好自己玩,妈妈报以正向的鼓励和支持,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他还会用捣蛋是方式与妈妈“对话”么?
妈妈通过批评让豆豆停下来,显示了妈妈此时的挫败,结果会让豆豆更加加强这个行为,他用脚告诉妈妈:“妈妈,和我讲话,和我聊天,不要只是专心你手头的事情。”
雯雯说
如果豆妈在当下读懂豆豆的“情绪语言”,就能明白孩子的意思,他想通过得到妈妈的过分关注来获得归属感。
不断责备会让孩子更乐于其中,因为他的需求得到了回应,哪怕这是不好的行为,哪怕这会让妈妈生气。
希望各位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泰戈尔这首诗描述的一样: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Tips:看后觉得内容有用,欢迎转发给你爱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