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之思---修行

人生之思---修行

作者: 寂石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16:52 被阅读132次

    修行,两个字,修和行。修,本意是指对一些事物进行整理,使变得更好。行,往往指行动。修行,大体的意思是修整好自己思路然后行动。

    我一直喜欢读玄幻类的小说,凡修仙类的小说,都免不了闭关,静修。每次几小时,几天,几年,甚至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年。宗教,佛,道,都强调静修,参禅。那么静就是我们修行中必须采用的一种方式。最近比较流行的冥想,也就是这种方式中的一种。

    冥想的效果,人,静,心,静,借由静,才能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和思想状况。

    所以冥想是一切修行的基础。

    世界是由能量和信息构成,能量可以是物质实体,也可以是光,电,动能,势能等等。而信息,大多是杂乱无章。而大脑则是处理信息,整理信息的作用。所谓修行就是建立在大脑的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大脑这个硬件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按信息处理的结果行动。人类的大脑是由神经细胞构成,而这些神经细胞的连接,大多是松散的,连接的并不是特别的紧密。大脑信息的处理速度,往往和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相关。神经学上有一个理论,所谓的学习一项技能,是因为在不断练习中,神经元细胞建立联系,并最终在髓鞘质的包裹下形成了稳定的连接,因为稳定,所以高效。就如围棋高手,各类的顶级运动员等等,都是在不断的练习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的直觉映射。这个理论,也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核心,重复,重复,再重复。

    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大脑的硬件基本已经完成,逻辑架构也已然搭成。而想要重塑自己的大脑,意味着推倒重来。这人生的大厦,推倒重来,首先需要的是勇气,一种直面自己的勇气,静下来,再静下来,仔细的观照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如果不能客观的回答这几个问题,那么所谓的修行,都是没有根基的。也谈不上修行。人首先是生物,是基因的载体,我们的使命:1. 保持自己的基因的存续;2. 复制自己的基因。这可能是最底层的,最简单的回答。因为这个使命,基因上写了:凡有助于生存的,都是快乐的,好的,比如甜食。有助于基因复制的,也是快乐的,比如性。这两个东西,是我们的快乐的最底层。因为生存,人类有社会,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社会人与人的协作,提升了整体的效率,而效率的提升则意味着社会秩序的建立。作为生物,凡有利于生存的,就是快乐和愉悦的。凡不利于生存的,则是痛苦的。但因为秩序的加入,我们的人生就在底层的两种快乐,和社会秩序规则中产生激烈的冲突,这也就是所谓苦的来源。天然的性冲动和社会规则之间的矛盾。享乐的本能,和为社会做贡献获取物质财富的矛盾。

    因为人进化出了第三层大脑,理性。所以,也就有了所谓的修行,而修行的结果。就是静观自己,静观他人与世界,得到一个自认为关于人和社会的解。对社会的解释系统,我们可以归结为哲学的范畴。比如佛教,一切皆空。确实,如果忘掉自己作为基因载体的意义,我们的人生本来确实没有任何的意义。理性,修行的结果,就是去掉所有的情感,去掉所有的苦,最终开悟,而理性到极致,一切皆空。但从另一个维度讲,即使明悟了空,忘记了苦,那就是修行的终极么?人生的意义,是我们在生命中,不得不赋予的,而且完全由我们自己选择,这难道不是我们需要的么?从空的视角,回到生活,再融入到关系里,赋予关系以意义。忘掉自己,忘掉自己的情绪,并在关系中寻找意义。这也许就是真正的解脱了,也因此获得了人生的幸福。

    修行的结果也就是终极:在关系中,赋予关系以意义,让人生享有幸福。那么如何推倒自己的人生大厦,重新开始另一段不一样的人生呢?给自己洗脑,洗掉原来的构建自己的系统的支撑,也就是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财富,比如效率,比如秩序,比如情感,比如意义,关键的核心词汇的重新定义,重装。而这个过程,一定是缓慢的,和渐进的,也许有天才,也许你就是。但我不是,还记得第一次接触《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和《人类简史》,我内心的震撼,从心底,我认为他是对的,一定是对的。然后就是无数次的重复听,无数次的自己给自己洗脑。至少看了,听了,想了不下几百次,才慢慢的开始人生的转变,在那时,别人都认为我是疯子。我老婆最看不惯,无数次的讥讽和嘲弄,而其他人都在笑话,至少在背后笑,凡此种种,历历在目。之后开始了在得到上学习的路程,一路学习,一路思考,一路修行。走过这么多路,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行动,都懂了,唯一还差的,只有行动。

    改变是痛苦,尤其是底层逻辑的改变。把一个概念嵌入到大脑中,需要反复的重复,才能在大脑中建立稳定有效的连接,才能真正的调用,才能提高自己大脑的运行效率。沉浸,一个概念,反复想,反复琢磨两三个月或者半年,一点点,慢慢来。重构自己的大脑,不是今天看了书,明天就懂了,就能应用了。你接触到一个认为对的概念之后,需要用自己的眼,用这个概念去审视身边发生的一切。然后真正的认同,内化,形成自己人生大厦的一个支点,一根横梁。然后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堆砌,在概念里进行连接,然后形成网络,然后网络拓展,形成一座房屋,一座大厦,一个村子,一个城市,进而形成一个世界。

    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这是我的人生观的前置假设。而每个人构建的世界,大体分为这么几个部分:客观现实,逻辑推理,人生观点,情绪,情感。这几个方面人人都有,只是多少和重要性的不同。一个世界稳固程度,主要又两部分决定,一部分为客观现实,另一部分为逻辑推理。人生的观点,情绪以及情感越多,越丰富,则人生的大厦的基石越不牢靠。客观的面对现实,直面死亡,直面人生的意义,并用逻辑构建自己的人生大厦之基。观点因为角度不同,可以完全相反,情绪因为情景不同,千姿百态,情感更是一种主观存在,无法言明甚至度量。

    所谓修行,不过是内化一个个常识,从人做为生物的本质去理解,去思考。利用大脑的特点去学习,去完善自己的逻辑链条。并且补足大脑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效率。比如说经济学里面的沉默成本,本质上和打翻的牛奶没有区别,都是属于过去。凡属于过去的,都可以不去考虑。如果你的大脑里有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概念,明白过去已去,现在行动,未来可期三个意思。那么即使没有各种新奇的观念和观点,也能得到人生的洞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有智慧的人,往往都是从最简单的道理去推演,去生活。和其它的大学问家,其实是殊途同归。因为道理就那么简单,但真正的认可,却是非常难的,难在太简单,难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难在每次遇到问题时的调用,难在付诸行动。

    再比如教育的意义,如果看过动物世界,从动物的出生,在父母和群体的保护下,学习生存,捕猎,学习如何吸引异性,如何筑巢,然后小动物们成长,离开父母。从这里也可是看出,教育的意义,就是让孩子能够独自面对真实的世界。所以,从一开始,就要给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不要因为孩子小,给予孩子各种编造的谎言。从一开始接触虚假的信息,长大后,需要自己推倒自己的世界,重新和现实世界对接。这种代价和难度极高。所以成长,以现实为根基的成长,技能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天生就像其他动物一样,学习技能以生存。没有其他的选择,所谓的累,不过是一种感受。一个天生习惯于学习的孩子,脑子里是没有累的概念的。往往是大人的观点,植入到了孩子心中,让孩子因此而厌烦学习。

    从动物界,生物的行为开始,从人生底层,从大脑生理结构去认知,去了解,去内化,去行动,才是我们修行的起点。有了这个起点,凡做事从秩序和效率出发;凡关系,从抚慰别人情感,权利和利益的三个维度出发。不断的提高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就是修行,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什么样的世俗的成就,都是以这两个为根基的。当各种技能,沟通技巧不断的锻炼,不断的提高之后,也许就能实现人生的跃迁。

    指数增长,边界,结构化思维,系统性思维,杠杆,时间,各种概念以及思维工具的理解,应用。也是修行的另一个方向。应对情绪,自我情绪,当一个人能做到没有了自我,只有关系和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后,也就没有情绪。因为情绪不重要,真的一点不重要,唯一有情绪的理由,就是自我,因自我受到伤害,需要获得补偿,才会有情绪。他人情绪,情绪同时只可能有一种,那么尽可能创造一些事件,让他或她转换情绪就好。斯多葛心里学派认为:凡情绪都是有目的的。那么当你看到别人有情绪的时候,问问自己,他或她的目的是什么?从权利,利益,情感三个维度去思量,我能否满足,如果能,那就满足。如果不能,那就创造事件,让他或她转变情绪。

    从信息的角度来看,接收信息的能力:洞察别人情绪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处理信息,各种思维模型,黄金法则,系统思维,结构化思维,时间视角,杠杆原理等等,是信息的处理方式。信息的输出,对话,演讲,写作,编程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修行的内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修行的路太长,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但好似没有条理,不过希望对大家有助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之思---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hv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