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巧识动物》听课笔记

《巧识动物》听课笔记

作者: 一朵小红花呀 | 来源:发表于2024-03-21 06:52 被阅读0次

    1.引入。师生起立后,教师播放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做韵律操。

    P.S.这个环节中,教师目的是活跃气氛,带动学生身体参与,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但是因为学生对动作不熟悉,加上公开课的缘故,学生在这一环节的融入并不高。这让我想起以前我在三年级有一次上课时,也是以韵律操的形式开始,并不是公开课,但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动作,所以也没有很好的活跃气氛)

    2.猜一猜

    课件出示一对触角,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学生一下猜出是蚂蚁,然后又出示其他特征后,学生更正说是蜜蜂。教师问学生根据什么猜出来的,总结是根据动物的特征。

    P.S.这个环节中,教师也选择了很好的案例,让学生根据特征来辨别动物,感受人对动物进行识别的过程。另外,这位教师的课件设计非常精美)

    3.认一认

    (1)这是什么动物?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辨别?

    教师出示一种动物图片,看上去像猫,又好像不是猫。学生说了多种答案,开始有了认知冲突,于是突出上述问题。

    教师提出使用ipad进行扫描识别,教师打开动物识别app,让学生演示后面的操作,然后扫描出这种动物叫兔狲。

    P.S.这个环节中,教师选择了一种不常见的动物,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觉得在用ipad演示这一环节,可以更慢一点,比如拿到ipad就能用吗?用什么扫一扫呢?把摄像机打开就能用吗?什么应用可以用来说扫描呢?去哪里搜索这些应用呢?有哪些应用可以用来识别动物?老师推荐和使用的是哪一种?当扫描出来兔狲这种动物的时候,我们需要驻足停留几分钟,对这种动物有一点更多的了解,比如我们深圳的动物园有没有这种动物?为什么没有?这是一种知识的拓展,这是我的个人设想,在实际上课时,当加入这些内容时,必然会影响其他内容的正常开展,所以还需要权衡。后面教研员评课时也提到,扫描出结果后,我们不能停留在只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我们可以适当了解更多一些这种动物的特征)

    (2)由上面活动引出AI识别过程,并进行板书。

    P.S.这个环节中,板书的时候以整张贴在黑板的形式,可以解决板书时间。我以前讲解这种原理的时候也是这样。不过该老师在讲解时,也用课件呈现了原理和过程。但我仍然会怀疑二年级的学生能否听得懂。后面教研员评课时说,原理不好讲,因为涉及到数学等高深知识,但是并不妨碍学生知道这四个步骤,这步骤就类似不透明度的盒子,类比数学学科)

    (3)生活中有哪些图像识别的案例。

    4.试一试。教师提供学习单,学习单上有六个动物图片,小组用平板进行扫描识别,填写识别结果。

    (1)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结束时,教师用拍手示意,学生跟着拍手,逐渐安静下来。

    (2)汇报结果。汇报时发现最后一种动物有争议。最后一张图提供的是一个动物的特写。有一次制造了认知冲突。

    教师问:为什么会识别不一样?

    因为提供的图像不完整,回到板书再次观看AI识别过程,在“特征提取”这一环节出了问题。

    (P.S.这个环节中,教师很好的制造了认知冲突,而且进行了识别过程的追溯。这个可以类比人的识别过程,回顾刚才兔狲动物的过程,大家对特征提取没有问题,但是是因为我们知识的经验积累不够。这个也可以换到其他环节来讲。我很欣赏这种回溯方式,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用心)

    (3)教师总结识别小妙招:拿稳、对准、清晰。

    (P.S.教研员评课时,提到我们这门课既要讲科学原理,又要讲技术技巧,两者都重要,不能忽略其中一个。只讲原理太枯燥深奥,只讲技术就太LOW了。按照这个说法,这节课这个老师的确讲了原理,又讲了技术,两者兼顾的很好)

    5.测一测。通过希沃白板的游戏设计,通过做题回顾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P.S.教师设计了两轮不同的游戏,每轮游戏都有三道题目,由两个学生抢答完成。题目不多,设计用时也合理,还在两轮游戏结束后,打开题目答案,和全班一起回溯知识点。不足之处是上课地点是投影,不能触屏,所以减少了很多趣味性。但是全班学生还是很专注的看题目,吸引了所有的学生。我也经常使用希沃白板的游戏,发现学生对于游戏非常感兴趣)

    6.说一说:人工智能比我们更聪明吗?

    学生进行发言,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P.S.我认为这个题目有观点导向性,不利于辩论。如果改成“人工智能和人类,谁更聪明?”,并且加上一些情境,比如,小明和小强学习了AI之后出现了争执,小明说:“AI能识别出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现在AI比我们人类还聪明。”小强说:不对,AI是我们人类发明出来的,我们人类才更聪明,你支持谁的说法呢?说一说你的观点。改为辩论赛的形式进行)

    7.总结课堂,并布置课后探究内容。

    (P.S.教师带学生又回顾了AI识别过程,并且布置了课后探究内容。我的个人感觉是这一环节教师是为了充实上课时间才设计出来的,也可能跟我当时的听课状态有关,不一定属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巧识动物》听课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jf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