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节的分析,在听完老师的课后,我有了很多感触,可以很好的发现细节的一些用处了,也能明白为什么别人的作品读起来就是那么好,原来就是好在细节描写上,虽然我还写不出这样的细节来,但也算是会浅显的解读作品了。
我来说说《如果大雪封门》里,我看到的几处细节。
第一处,宝来的木凳,被风从那头刮到了这头,再刮回去。这句话我觉得是在暗示他和几个朋友的人生,就像那个凳子一样身不由己,飘零无依,最后还是要回到原点。这里其实不是我最初的理解,我以为这个凳子是要描写宝来的人生,暗示他的坎坷人生,因为开头就提到了宝来。但是后面也就提了宝来一次,故事并不是围绕宝来来写,写的是作者和几个朋友的故事,这里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开头提了宝来,后来又跟他无关了呢?
第二处,形容鸽哨声时,作者写“那种陈旧的变成黄昏色的明晃晃的声音,一圈一圈地绕着我脑袋转,像紧箍咒。”这样的比喻真的太赞了,特别喜欢这句,作者并不是直接用具体某种相似的声音来表达鸽哨的声音,而是用陈旧的黄昏色,我觉得这就是老师说到的高级感了。就是用一种抽象的比喻来形容一个具体的声音,用视觉来呈现听觉,这个写法太妙了!
第三处,写他因为愧疚不反感鸽哨时。他说:“因为不安,反倒不那么反感鸽哨的声音了。”这里出现了一个很自然的转折,因为鸽子是怎么丢的他是知道的,慧聪那么信任他,他又不能告诉他实情,预示着他和看鸽子的慧聪之间可能会有事情发生。同时,这样的转折描写逻辑上非常合理,精准地表达出了人们做了亏心事以后的那种心理。
这篇读完以后疑问还是很多的,但是关注细节,我觉得在读几遍我就可以理解了。至少我现在会去抠细节,深挖一下细节描写里的含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