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Black Mirror) 是土哥比较喜欢的系列剧,科幻、黑色、悬疑、讽刺、反转,剧情毫不晦涩,甚至有时简单粗暴,但总能直指人心,每一集带给人的思考是那么直接而又复杂。当然,每集一个独立故事,不用追、不用等填坑也是土哥喜欢它的理由之一。
《黑镜》第四季(Black Mirror Season 4,2017)中,土哥最喜欢的是《黑色博物馆》(Black Museum)。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黑色博物馆》的剧情层层推进、悬念迭出。一个女孩独自驾车在美国西部荒无人烟的公路上行驶,因为要给车充电,从而误打误撞地进入到一个怪叔叔创办的、风格诡异的犯罪物品博物馆,怪叔叔在闷热的环境中先后给女孩讲了三个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97410/3b65f1c6790db241.png)
跟《黑镜》的大多数剧集一样,《黑色博物馆》带给观众对于科技进步的深层次思考,只不过这一次,思考的次数有点多,当你还没从上一个故事中回过神来,下一个又开始了。
凡事有利必有弊,就像女主角说的:“他过的很开心,但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97410/912908f8d8985a1a.png)
所以,每一个故事都能使观众的心情从“我去!还能这样?”发展到“哦,这样真的好吗?”再到“别这样,求你了!”
这是一集悲伤的故事。科技进步使很多之前仅能想象或者根本不敢想的事情变为现实,解决了之前无能为力的难题。但梦想成真之后,“幸福感到底可以停留多久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97410/dbda2c8a7cc7d1b4.png)
对自己、对爱人、对亲人、对他人,幸哉?悲哉?
在土哥的印象中,好像没有哪一集《黑镜》像《黑色博物馆》这样从多角度向观众展示痛苦和快乐的关系:
因为别人痛苦,所以自己痛苦;
因为别人痛苦,所以自己快乐;
因为自己痛苦,所以自己快乐;
因为别人快乐,所以自己痛苦;
因为别人快乐,所以自己快乐。
看似一个排列组合,但却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中逐一真实地呈现,并带给观众对生与死的深层思考:
痛苦的不灭的灵魂难道不是最残忍的吗?
结尾的反转让人松了一口气,甚至大快人心,因为观众的心情已经被之前的剧情折磨的够够的了。但“幸福感到底可以停留多久呢?”,真的是大快人心吗?经过短暂的放松之后,是不是马上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被深恶痛绝,那么女主角和观众的大快人心与之又有何不同呢?
女主角母女以后会愉快的共处吗?
每天面对那个车内挂件,女主角就会快乐吗?
史上最悲哀的毛绒玩具以后会怎样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97410/0ae172abfc5f8bdf.png)
《黑镜》第四季整体水平感觉不如前三季,尤其是本季的《鳄鱼》(Crocodile)和《金属头》(Metal head),土哥觉得有失水准。但《绞死DJ》(Hang the DJ)和《黑色博物馆》土哥觉得值得推荐,尤其是后者。
PS,《黑色博物馆》看似讲了三个故事,实则前两个故事都为第三个故事埋了暗线,如果你还没看过,那么请留意出现在两处的电视新闻。
网友评论